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一宁

作品数:23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越南战争
  • 3篇华侨
  • 3篇华人
  • 2篇政治
  • 2篇中立
  • 2篇外交
  • 2篇经贸
  • 1篇东亚新秩序
  • 1篇董事
  • 1篇董事会
  • 1篇都市
  • 1篇新经济
  • 1篇新政
  • 1篇新政府
  • 1篇选举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颜料
  • 1篇氧化铁颜料
  • 1篇药品

机构

  • 22篇中山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新加坡东南亚...

作者

  • 23篇潘一宁
  • 1篇刘迪辉
  • 1篇罗雪雁
  • 1篇陈乔之
  • 1篇郑天祥
  • 1篇刘晓东

传媒

  • 10篇东南亚研究
  • 2篇东南亚纵横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南洋问题研究
  • 2篇华侨华人历史...
  • 1篇开放时代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当代亚太
  • 1篇东南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越南战争后期中越关系的演变(1968-1972)被引量:10
2008年
本文重点探讨1968-1972年间的中越关系。这段时期正是东亚国际冷战格局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阶段,在这复杂的大背景下,中越关系不能不深受影响。由于中越两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不对称性及关注点的差异,中越"同志加兄弟"关系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至1972年初,当中美关系实现突破性改善时,中越关系便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两国对立已基本上不可避免。
潘一宁
关键词:越南战争中越关系隔阂
海关洋员包腊与晚清中国外交被引量:4
2014年
海关介入晚清中国对外关系在世界外交史上实属独特现象。除了总税务司大搞"业余外交"外,海关其他中高层洋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外交。英国人包腊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近代海关任职的洋员,深受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重用,1872年出任粤海关税务司。在赫德的安排和指导下,他参与了两次重要的中国外交活动——1866年斌椿使团出访欧洲和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中国展。包腊参与中国外交的动机和目的对中国是友好的,在参与过程中尽心尽责,不遗余力,最终达到了促进中西相互了解、改善关系的效果,由此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在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下海关介入晚清中国对外关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潘一宁
我国南方东南亚研究的局限与突破被引量:1
1991年
这两年,笔者有幸出访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并与印尼、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的学者进行过交谈,对这些国家的东南亚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若与国外东南亚研究相比,笔者深感我国南方的东南亚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落后,封闭的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囿于以下几点因素。笔者认为,唯有突破这些局限,我们的东南亚研究才会出现新局面。
潘一宁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的文化政策及其对菲律宾和印尼的影响
1990年
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提出了一项在东方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计划——“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根据这计划,日本将建立以日本为中心,“满”、华为基础,包括东南亚地区在内的大东亚新秩序,以促进以上国家的“共存共荣”。为实现这个野心勃勃的侵略计划,日本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政策。
潘一宁
关键词:文化政策大东亚共荣圈东亚新秩序
广州大都市:方向明确了,该如何操作——借鉴香港、新加坡城市现代化的经验
1995年
作者在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广州的城区拓展、市镇体系、功能设施架构、交通系统、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认为.广州的现代化之路前景良好.有待改革之处也很多.
杜启铭郑天祥潘一宁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系统新城镇花园城市
广东企业“走进东南亚”的主要挑战与华侨华人的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论文分析了广东中小企业"走进东南亚"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阐述了华侨华人在广东企业"走进东南亚"中的作用。自2007年全球经济日渐衰退以及广东珠三角的土地和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以来,边际产业的广东中小企业急需撤退性转移,"走出去"不失为一个选择方向。东南亚应该成为广东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重点目的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包括政府间的政治关系和民间的社会宗教文化关系,对于中国(广东)企业"走进东南亚"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华侨华人除了发挥经济上的中介作用外,在维系和促进中国和东南亚政府与民间和谐关系中扮演友好使者的角色也十分必要,其作用不可小觑。值得注意的是,华侨华人作用的发挥,需要政府部门特别是侨务部门搭台、铺路。
潘一宁
关键词:中小企业
海外华人参政研究的历史视角:“政治冷漠”?被引量:1
2019年
论文从历史学长时段的视角,探讨华侨华人的政治参与行为,认为"政治冷漠"不是海外华人固有的特性。自15世纪有华侨社会以来,就有华侨政治活动,他们并不回避政治,而是积极参与政治以维护自身利益。华侨社会备有自身特点的政治组织,政治活动相当活跃,利益斗争也颇为复杂、激烈,但华侨社会是通过"个别接触"的方式来向官府表达其诉求或影响官府政策的。近代华侨社会本身的发展变化及其所在国政治体系的发展变化,造就了近代华侨社会"政治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华侨社会在侨居国形成独特而鲜明的大团体政治。20世纪上半叶,华侨政治发展到高潮,在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作用下,近代华侨政治活跃的表现是普遍性和整体性的,它超越社会阶层、经济能力和教育程度的一般规律,而且政治诉求、议题和目标也趋于多元化。华侨政治活动的多层次并不局限于华侨社会之中,而是跨越了民族和国界。
潘一宁
关键词:海外华人华人参政政治冷漠民族主义国际主义
马六甲海峡安全与国际合作被引量:10
2005年
潘一宁
关键词:马六甲海峡国际安全合作经贸交往资源依赖
世界东南亚研究的中心—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被引量:2
1990年
学者出国访问深造,倘能有目的地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在学习借鉴人家的经验,认识我们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差距,探索我们自己的研究新路子方面有所发现有所获益,这也是重要的成果。而且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学术界广为传播,俾同仁开阔视野,启迪思路,以益瞄准世界水平,开拓繁荣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在深远的意义上,这也许是更有价值的工作。 这里刊登潘一宁同志根据她去年六月至九月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工作期间对该所的了解和亲身体验而写成的文章,值得一读。希望有机会出国访问深造的学者,都能象她,为我们写些见闻观感以及探讨如何开创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新局面的文章,以飧读者。
潘一宁
关键词:出国访问比较优势亲身体验
印度对东南亚:潜在的威胁?
1991年
在研究现代东南亚国际政治中,印度与东南亚的关系常被我们所忽视,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一直颇为有限。然而,近年来印度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加强已引起了东盟国家的关注。印度也是东南亚地区邻近的一个区域大国。研究东南亚的国际关系,不应忽略印度。
潘一宁
关键词:军事力量军事实力海军国际政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