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铭旌

作品数:1,035 被引量:3,740H指数:27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3篇期刊文章
  • 232篇专利
  • 99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3篇电气工程
  • 112篇化学工程
  • 71篇理学
  • 27篇冶金工程
  • 14篇机械工程
  • 14篇文化科学
  • 13篇电子电信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经济管理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生物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21篇合金
  • 195篇纳米
  • 104篇稀土
  • 99篇复合材料
  • 99篇复合材
  • 81篇永磁
  • 59篇金属
  • 56篇贮氢
  • 56篇贮氢合金
  • 49篇磁性能
  • 47篇磁体
  • 42篇荧光粉
  • 40篇涂料
  • 40篇磁材料
  • 38篇永磁材料
  • 38篇粉体
  • 36篇陶瓷
  • 31篇致冷
  • 31篇磁致冷
  • 26篇电池

机构

  • 767篇四川大学
  • 128篇重庆文理学院
  • 61篇四川联合大学
  • 47篇西安交通大学
  • 33篇成都科技大学
  • 32篇攀枝花钢铁集...
  • 2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9篇重庆理工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西南科技大学
  • 13篇中国工程物理...
  • 12篇石油管材研究...
  • 11篇遵义医药高等...
  • 10篇贵州大学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洛阳工学院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中国工程院
  • 7篇四川省稀土材...
  • 7篇国营建中化工...

作者

  • 1,035篇涂铭旌
  • 206篇刘颖
  • 155篇高升吉
  • 148篇陈云贵
  • 89篇朱达川
  • 81篇黄婉霞
  • 74篇陈家钊
  • 64篇叶金文
  • 53篇沈保罗
  • 49篇唐永柏
  • 46篇毛健
  • 33篇唐定骧
  • 32篇邓莹
  • 32篇盛勇
  • 31篇吴朝玲
  • 30篇姜中涛
  • 29篇张艳华
  • 29篇陶明大
  • 27篇李全安
  • 23篇张进

传媒

  • 79篇功能材料
  • 71篇稀有金属材料...
  • 30篇四川大学学报...
  • 26篇中国稀土学报
  • 23篇材料导报
  • 18篇中国有色金属...
  • 17篇电子元件与材...
  • 16篇稀土
  • 15篇兵器材料科学...
  • 12篇特种铸造及有...
  • 12篇成都科技大学...
  • 1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1篇稀有金属
  • 1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1篇磁性材料及器...
  • 11篇四川稀土
  • 10篇理化检验(物...
  • 10篇金属功能材料
  • 10篇重庆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6篇2017
  • 10篇2016
  • 34篇2015
  • 29篇2014
  • 20篇2013
  • 37篇2012
  • 11篇2011
  • 27篇2010
  • 59篇2009
  • 54篇2008
  • 70篇2007
  • 71篇2006
  • 99篇2005
  • 110篇2004
  • 80篇2003
  • 47篇2002
  • 32篇2001
1,0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大磁熵变的Gd基四元合金
研究了以纯度为99.94%的Gd为原料配制的Gd5Si1.9Ge2Sn0.1四元合金的磁热性能.磁性测量表明,该四元合金在260-300K温度区间内,出现了两个居里温度;合金的最大磁熵变为-15.2J·kg-1·K-1(...
付浩陈云贵涂铭旌
关键词:磁致冷材料磁热效应磁熵变
文献传递
微纳米碳化钨/钼/钽固溶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碳化钨/钼/钽固溶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纳米碳化钨/钼/钽固溶复合粉末是以钨、钼和钽与碳化合并固溶形成的(W,Mo,Ta)C固溶体;所述微纳米碳化钨/钼/钽固溶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高能...
邓莹邓玲张艳华姜中涛姜山于泓涂铭旌
文献传递
智能控温功能型云母钒珠光颜料及其制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实现智能控温功能的云母钒珠光颜料。该颜料由片状云母粉和沉积在其表面的钒的氧化物薄膜V<Sub>1-x</Sub>M<Sub>x</Sub>O<Sub>2</Sub>复合而成。该颜料中的V<Sub>1-x<...
黄婉霞颜家振张月施奇武许艳刘小杰涂铭旌
文献传递
长循环寿命的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循环寿命的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该合金解决了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贮氢量衰减较快的问题。该贮氢合金属钒基BCC型,化学式为V<Sub>a</Sub>Ti<Sub>b</Sub>Cr<Sub>...
陈云贵梁浩严义刚吴朝玲陶明大涂铭旌
文献传递
V-4Cr-4Ti合金的氧化特性及氧化物的形成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了V-4Cr-4Ti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采用XRD分析了在不同温度下,合金表层氧化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V-4Cr-4Ti合金在300℃~400℃范围内,氧化速率很慢,氧化增重随时间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在500℃~600℃化速率显著加快,其中600℃时的氧化增重是500℃时的10倍。表层氧化产物在400℃后逐渐形成,主要产物是V2O5。
黄维刚涂铭旌谌继明
关键词:钒合金动力学
CO对LaNi_(4.7)Al_(0.3)合金吸氢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2000年
研究了氢中含有不同浓度CO杂质对LaNi4.7Al0.3合金的吸氢动力学曲线及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Ni4.7Al0.3被CO毒化后动力学性能退化,同一CO浓度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吸氢量降低;随着CO浓度增加,合金的循环性能进一步降低,动力学特性衰退越严重。探讨了被CO毒化造成合金动力学特性衰退的原因。
桑革李全安陈云贵闫康平涂铭旌李宁唐定骧
关键词:贮氢合金吸氢动力学一氧化碳
镧镨铈混合稀土在冶金和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涂铭旌唐定骧
从四川混合稀土中分离了铈后剩余大量的混合稀土(其中镧含量升高到80-90%,铈则降低到5%左右)。这种混合稀土(以下简称LPC)的应用在目前仅限于很小的范围。试验研究及生产考核表明:LPC可使ZG230-450铸钢的含氧...
关键词:
关键词:综合利用
时效时间对Fe-Mn-Si-Cr-Ni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00年
研究了时效时间对Fe 1 4Mn 5Si 8Cr 4Ni 0 2C记忆合金显微组织、形状记忆效应和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 1 2 3K时效时 ,合金的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在 30 0min时达到最大值 ,比固溶态提高了 96% ;随后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的进一步增加而缓慢下降。当时效时间小于 30min时 ,将降低合金的电阻率。当时效时间大于 30min后 ,合金的电阻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在 1 80min时达到最大。当时效时间大于 1 80min后 ,时间的进一步增加将降低合金的电阻率。电阻率的变化反映了第二相粒子析出的情况。能谱和波谱分析表明时效析出的第二相是富铬、富锰和富硅的 (Fe,Mn ,Si,Cr) 3C合金渗碳体 ,其数量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且粒子长大。通过时效强化奥氏体基体 ,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
文玉华李宁席华萍涂铭旌李平全刘迎来马颖丽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时效时间形状记忆效应
不同淬火态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循环训练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研究了热机械循环训练对Fe-18Mn-5Si-8Cr-4Ni记忆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变形后加热时产生的最大回复应力σh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循环次数达到2时达到最大值156MPa,比不循环训练时的75MPa提高了108%;随后σh将随次数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合金加热后冷却到室温时的回复应力σc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循环次数增加到3时达到最大值255MPa,比不循环训练时的150MPa提高了70%;随后循环次数的增加对σc几乎没有影响。
李宁文玉华席华萍涂铭旌李平全刘迎来马颖丽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回复应力
一种含球形面心立方结构钴粉的纳米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球形面心立方结构钴粉的纳米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硬质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步骤:采用平均粒径200~300nm球形面心立方结构钴粉,其含量为12wt%~14wt%,平均粒200~300nm的碳化...
邓莹张艳华邓玲姜中涛陈慧彭玲玲涂铭旌
文献传递
共1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