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显春
- 作品数:14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地区9103例体检人群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68
- 2014年
-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9103例体检人群骨密度,探讨本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3月-7月在我院体检的9103例汉族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3岁,采用韩国osteosys公司生产的ExA-30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建立信息采集表,记录体检人群骨密度、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等情况,将检测结果以每10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分析每组骨密度、t、z评分、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地区男性、女性峰值骨量均发生在30~39岁年龄段,骨峰值分别为0.528±0.072、0.451±0.067,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男性、女性30岁以前骨密度分别为0.47±0.107、0.436±0.060,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21.88%、1.33%;30~39岁骨密度分别为0.528±0.072、0.451±0.067,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7.31%、1.71%;40~49岁骨密度分别为0.52±0.071、0.445±0.065,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9.88%、2.3%;50~59骨密度分别为0.49±0.076、0.396±0.082,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20.83%、18.94%;60~69岁骨密度分别为0.463±0.085、0.328±0.071,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35.49%、52.21%;70~79岁骨密度分别为0.416±0.086、0.268±0.072,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57.31%、77.59%;80岁以上骨密度分别为0.384±0.091、0.222±0.059,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71.37%、95.24%。低BMI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和高BMI人群,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峰值骨量过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女性绝经后骨量丢失明显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同龄男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关注的是,30岁以前的年轻男性骨密度状况也并不理想,可能跟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缺乏锻炼,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因此,将骨密度检测作为�
- 王亮马远征张妍陈立英白颖陈琼涂显春杨帆马伟凤胡江伟杨国花王文娇谢媛媛马彦巧付雪梅周凤春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骨峰值绝经后
-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总结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与军队医院"军卫1号"和医院PECE、HIS、RIS等各种信息系统相连接,分别建立了医院感染疾病监测、消毒灭菌及各项卫生学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细菌耐药监测、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等信息系统和医院感染管理网站。结果全面开展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前瞻性的监测,可实时和每月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上报、反馈,并做到管理信息公开和共享,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各部门齐抓共管,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实践证明,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是医院感染管理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 易滨王芳刘军涂显春程永波
- 关键词:医院感染信息化
- 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通过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医院内流行现状和影响结核分枝杆菌医院内传播流行的因素,提出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对策。结果预防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的医院感染,需要加强人员管理和环境的监控、控制医院内空气流动方向、加强医护人员呼吸道防护和结核患者的管理。结论预防控制医院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 王芳易滨刘军刘琳程永波涂显春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沙门菌多重耐药基因岛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多药耐药基因组岛是指细菌染色体上一段具有典型特征的基因簇,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决定细菌的多药耐药性;多药耐药基因组岛具有移动元件的特征,如G+C百分比和密码子使用与宿主菌不同,常含移动基因,可以在同种甚至于不同种菌株间水平转移,加速了临床上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目前已发现在沙门菌属和其他菌属的细菌中携带沙门菌多重耐药基因岛。由于沙门菌多重耐药基因岛1上的耐药基因具有可移动性,使其在细菌多重耐药获得与传播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王芳涂显春
- 关键词:多重耐药
-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为测试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含量的关系。方法进行三个实验:1、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的相关性实验;2、稳定性实验;3、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血液稀释度的相关性实验。
- 易滨刘军王芳涂显春赵晓晓赵江丽
- 文献传递
-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相关性基础研究被引量:28
- 2012年
- 目的测试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含量的关系。方法将大肠埃希菌ATCC8099菌液和健康人的血液分别稀释为10-1、10-2、10-3、10-4、10-5、10-6、10-7,加入裂解液、酶、ATP标准品,用荧光光度计测定2次相对发光值(RLU),按照公式(ATP含量=A1A2-A1×106)换算成ATP含量(amol);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值,以反映蛋白残留量。将各稀释度菌液、血红蛋白含量与ATP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标定,判定其相关性。结果菌数对数值与ATP含量对数值(y=1.07x-0.55,R2=0.99);菌数对数值和ATPRLU对数值(y=1.14x+0.33,R2=0.99),都呈线性关系。不同RLU值推算的菌数理论值与实际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稀释后血红蛋白对数值与ATP RLU对数值(y=1.03x-8.42,R2=0.99)亦呈线性关系。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可通过ATP值和RLU来判断细菌和蛋白含量,从而判断医疗器械和物体表面的污染程度以及清洁、清洗效果,是一种较好、较敏感的快速检测新方法。
- 易滨刘军王芳涂显春赵晓晓赵江丽
- 关键词:ATP
- 某医院2011-2012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某医院51例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监测。结果 51例职业暴露中,工作年限5年以下者占72.55%;暴露的高危人群为护士,其次为临床医师。职业暴露人群主要分布在病房和手术室,90%以上为锐器伤,其中针刺伤占65.22%。有55%锐器伤的锐器沾染有乙型肝炎病人血液。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以锐器伤为主要暴露方式,乙型肝炎为主要危险因子。
- 赵江丽刘军涂显春卞海丽王芳
- 关键词:护理人员锐器伤预防措施
- 鲍氏不动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鲍氏不动杆菌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为预防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鲍氏不动杆菌recA基因和16S-23SrRNA基因间区序列为目的基因,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该方法对1株鲍氏不动杆菌标准株和12株临床株进行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用该方法直接对临床环境采样标本进行检测,能够检出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建立鲍氏不动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为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提供有力工具。
- 王芳刘军易滨雷红涂显春孙敏霞刘琳赵晓晓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布、影响因素、病原菌和耐药性。方法前瞻性监测医院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发生的医院血流感染,分析医院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和影响因素。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35 708例,发生医院血流感染242例,医院血流感染率为0.7%,每千住院日的感染率为0.4‰;所有医院血流感染中,26.9%发生在ICU,68.6%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引起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58.4%为革兰阳性球菌,30.7%为革兰阴性杆菌,10.9%为真菌,有9.9%的血流感染由>2种病原菌引起。结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主要发生在ICU、血液科、肾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这些科室是开展目标性监测的重点部门。
- 王芳赵静雅涂显春刘军赵江丽赵晓晓王亮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某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问题的自查与解决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现场检查发现临床科室存在的医院感染防护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后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逐项落实,核查落实情况;最后对这一过程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结果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医院感染监控科的管理水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结论医院感染职能部门正规的现场检查,是一种加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 程永波易滨刘军王芳涂显春赵晓晓
-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