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珊珊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异位症
  • 7篇子宫
  • 7篇内膜
  • 7篇内膜异位症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子宫内膜异位
  • 5篇子宫内膜异位...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4篇基因
  • 3篇血管
  • 3篇基因治疗
  • 2篇新生血管
  • 2篇新生血管化
  • 2篇血管化
  • 2篇抑素
  • 2篇荧光
  • 2篇人子宫
  • 2篇绿色荧光
  • 2篇裸鼠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婴医...

作者

  • 7篇洪珊珊
  • 7篇王宁宁
  • 6篇刘斌
  • 5篇黄建昭
  • 5篇庄广伦
  • 4篇梅卓贤
  • 4篇丁慧娟
  • 4篇谭金凤
  • 3篇张红霞
  • 3篇王子莲
  • 2篇董愉
  • 2篇郑清泉
  • 2篇周灿权
  • 1篇谢洪哲
  • 1篇冯丽萍
  • 1篇潘秋辉
  • 1篇柯佩琪

传媒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0
  • 5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广东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趋势与特点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了解该病的流行趋势和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广东地区患者/人士,病例组选取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经腹腔镜和(或)病理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者188例,对照组为健康人群中随机抽样育龄妇女271例。对两组月经和生育情况、既往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劳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继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病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20kg/m2(OR=5.823,95%CI为1.834~18.491)、人工流产(OR=5.483,95%CI为1.056~28.472)、自然流产(OR=34.207,95%CI为1.480~790.783)、个人卫生情况较差(OR=14.784,95%CI为3.737~58.488)、怀孕次数2次及以上(OR=0.024,95%CI为0.004~0.161)与本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结论在广东地区BMI较小、人工流产、自然流产、个人卫生情况差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而怀孕次数多是本病的保护因素。
王宁宁刘斌谭金凤丁慧娟洪珊珊郑清泉柯佩琪黄建昭王子莲周灿权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流行病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裸鼠人绿色荧光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构建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索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荧光体外与在体模型的具体方法。【方法】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Ad-eGFP)分别转染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细胞转染注射法,即方法1)和子宫内膜组织块(组织转染注射法,即方法2),比较两种体外转染的差异;然后采用方法1将绿色荧光腺病毒转染后的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注入裸鼠皮下形成荧光病灶,并且与方法2相比较,观察直至建模后25d,计算病灶荧光成模率与病灶荧光存在时间,并给予组织鉴定。【结果】方法1与2建模后5d两种方法病灶荧光阳性率分别达88.9%和22.2%,P=0.015;病灶体外荧光存在时间分别为(12±8)d与(7±4)d。病理组织学HE染色和免疫荧光共同鉴定显示病灶来源于人子宫内膜。【结论】应用Ad-eGFP转染后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混悬液注射可成功建立裸鼠皮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活体荧光观察模型,同时方法成模率高,体外荧光存在时间较长。
刘斌王宁宁洪珊珊张红霞王子莲庄广伦潘秋辉董愉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
皮下移植和皮下注射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皮下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皮下移植和皮下注射两种方法建立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效果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的差异。方法雌性BALB/c裸鼠41只,随机分为皮下移植组(A组,n=22)和皮下注射组(B组,n=19),分别采用皮下移植人子宫内膜块和皮下注射人子宫内膜碎屑的方式建模。每组又分为2、4周两个亚组,即A1、A2组和B1、B2组。采用SP法检测异位病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比较组间的异位病灶的体积和重量。结果在相同时间点(2周或4周),两组异位病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异位病灶重量较B组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病灶腺体和间质中VEGF表达、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2周时病灶腺体中VEGF表达及MVD均明显高于4周时(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成功构建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并可观察血管新生情况,以皮下移植造模效果较好。
王宁宁张红霞丁慧娟洪珊珊谭金凤刘斌黄建昭梅卓贤周灿权庄广伦董愉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由腺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子宫内膜细胞,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模型。方法取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离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鉴定。用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细胞,比较转染后12、18、36、42h细胞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率的差异。结果分离培养获得高纯度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90%)和基质细胞(接近100%)。两种细胞均表达绿色荧光;与腺上皮细胞比较,基质细胞转染率明显增高(F=8.362,P=0.020),凋亡率明显降低(F=46.119,P<0.001);转染对细胞的凋亡率无明显影响(F=4.208,P=0.057)。结论利用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载体转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可获得相对稳定的体外荧光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刘斌王宁宁洪珊珊冯丽萍谢洪哲黄建昭王子莲梅卓贤庄广伦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绿色荧光蛋白质类腺病毒科
PAMAM介导内皮抑素基因治疗对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PAMAM)介导内皮抑素(ES)基因抗血管生成对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治疗作用及时机。方法120只BALB/c雌性裸鼠经皮下移植法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后,分为以下4组:ES转染组(n=33),病灶局部注射20μg pcDNA3.1(+)-hES+65μg PAMAM混合液85μl;PAMAM组(n=30),病灶局部注射65μg PAMAM+无菌蒸馏水混合液85μl;生理盐水组(n=27),病灶局部注射生理盐水85μl;空白组(n=30),病灶局部未做任何处理。每组又分为建模后第1天和第14天给药两个亚组。给药1周后处死动物,对裸鼠卵巢、子宫及EMs病灶进行称重,并测量病灶大小,计数卵泡数目、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病灶中E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建模后第1天给药裸鼠中,ES转染组腺体中ES表达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但异位病灶重量和体积、VEGF表达水平及MVD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模后第14天给药裸鼠中,与其余3组比较,ES转染组腺体中ES表达增高、VEGF表达降低,异位病灶体积缩小、重量减轻,MVD降低(P<0.05)。在ES转染组中,与建模后第1天给药亚组比较,建模后第14天给药裸鼠VEGF表达水平及MVD明显降低(P<0.05)。在建模后第1天和第14天给药裸鼠中,与其余3组比较,ES转染组心、肝、肾、卵巢及子宫未见明显组织形态学改变,且卵巢、子宫重量及卵巢卵泡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模后14d采用PAMAM介导20μg ES基因病灶局部注射对裸鼠人EMs模型具有治疗作用,且对心、肝、肾及内生殖器无明显不良反应。
张红霞王宁宁谭金凤洪珊珊丁慧娟刘斌黄建昭梅卓贤庄广伦
关键词:内皮抑素类
脂质体介导内皮抑素基因治疗对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内皮抑素(ES)基因治疗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BALB/c雌性裸鼠40只,建立皮下EMs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均分为4组(n=10):A组,病灶局部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hES 20μg;B组,肌内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hES 20μg;C组,病灶局部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空质粒20μg;D组,病灶局部注射等量培养液。观察治疗21d后裸鼠皮下异位病灶生长情况,检测病灶内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治疗后第3、7天时VEGF mRNA的表达情况,并计算治疗21d后内生殖器(子宫、卵巢)重量及与体重的比值。结果A、B、C、D组病灶生长倍增时间分别是7.49、7.02、6.67、6.15d;A、B组注射ES基因后病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0.51%、43.05%。治疗21d后,A组MVD值(32±10/mm2)较B组(56±14/mm2)、C组(82±19/mm2)、D组(82±19/mm2)明显减少(P<0.05),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间VEGF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组比较,A组在治疗第3天VEGF mRNA明显下降,第7天显著回升,而B组变化不明显。A、B组的内生殖器与体重比值(分别为0.008 6±0.002 5、0.008 0±0.003 4)较C、D组(分别为0.011 6±0.014 0、0.012 0±0.023 0)明显下降(P<0.05)。结论20μg脂质体介导pcDNA3.1(+)-hES治疗裸鼠人EMs有效,但须注意其对子宫、卵巢的影响。
王宁宁谭金凤丁慧娟洪珊珊刘斌郑清泉黄建昭梅卓贤庄广伦
关键词:血管抑制素类内皮抑素类脂质体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新生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洪珊珊王宁宁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新生血管化病理性基因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