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皎英

作品数:1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社会
  • 5篇社会规律
  • 3篇社会历史
  • 3篇受动性
  • 3篇能动
  • 3篇能动性
  • 3篇历史客体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文明
  • 2篇人类社会
  • 2篇思维
  • 2篇自然规律
  • 2篇自然历史过程
  • 2篇自然主义
  • 2篇历史过程
  • 2篇历史主体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文科

机构

  • 18篇湖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9篇汪皎英
  • 3篇黎映桃
  • 1篇刘化
  • 1篇崔宏轶

传媒

  • 2篇求索
  • 2篇前沿
  • 2篇湖南省社会主...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机械工业高教...
  • 1篇株洲工学院学...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商学院学...
  • 1篇大学教育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06
  • 4篇2004
  • 3篇2003
  • 8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引咎辞职—看得见的政治文明被引量:7
2006年
引咎辞职作为一种政治文明新象,是责任政府模式下看得见的政治文明。在执政党提出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主张、引咎辞职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且尚未引起理论界与学术界足够重视的现时条件下,理性思辨地考析引咎辞职的现实缘起,廓清其与官员问责制之关系,厘定理论纷争,描绘中国官员引咎辞职的常态图景,对当前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责任政府的真切确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崔宏轶汪皎英
关键词:引咎辞职政治文明问责制官员政府
论中国家庭道德的法律强制被引量:3
2002年
2 0 0 1年新制定的《婚姻法》的最大特色是将社会责任和道义融入法律条文之中 ,在婚姻自由和道德自律之间更推崇以德入法、以法固德 ,体现出家庭道德的法律强制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 ,从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道德必须以法律为坚强后盾和保障的辩证关系 ,中国以伦理为本位的历史、文化及其家庭成员关系也是主要靠道德来维系的传统 ,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的相对无序、家庭生活危机的这一现实客观要求 。
汪皎英黎映桃
关键词:道德法律家庭道德法律强制《婚姻法》历史根源
历史客体的内涵和特性诠释
2003年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过程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唯物史观的创始人正是从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这两个视角来考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因而要正确理解唯物史观的内容和实质 ,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视角。但这些年来人们对历史主体研究得较多 ,对历史客体则很少研究。本文是在对历史客体和认识客体的比较后 ,来尝试揭示历史客体的内涵。
汪皎英
关键词:历史客体认识客体历史主体历史活动
论历史主体的受动性
2003年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历史主体受动性的涵义及其生其受动性的根源,以及历史主体受动性的特征和制约历史主体的因素。对这个问题的梳理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理论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了解历史主体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受动性,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实践上可以警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做到统筹兼顾,要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做到人和自然和睦相处。
汪皎英
关键词:受动性历史主体历史客体社会规律主体能动性
大学文科课堂教学思维路径探索
2018年
大学文科教师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着种种挑战。作为文科教师必须思考自己在这样一个时代比学生高明之处是什么。明确作为一个新时代合格的文科教师既需要有学养的基础,又需要在思维的四个维度即高度、广度、深度和密度上提升、拓展、深化和严谨。本文主要从思维密度的一个方面——课堂讲授的思维路径来探讨三条不同的思维路径及其哲学理论依据、具体使用方法和作用。这些授课思维路径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颇有效果的。
汪皎英邓凡艳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思维路径
考试不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被引量:1
2002年
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 ,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但是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我国的素质教育一时还难以全面的实施。导致这一状况的关键性因素不是考试 。
汪皎英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考试教育供给教育需求
司法公正的向度被引量:2
2002年
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讲,司法公正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正义的法律和司法制度。良法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的司法制度是司法公正的有力保证。二是司法主体的利益分配公平。合理解决司法人员经济利益的社会分配问题以及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司法群体的政治利益,以解除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后顾之忧,可以增强司法人员在司法实务中的抗干扰能力。三是司法人员公正、正直、正义、公平的德性。加强司法人员德性的培养,可以使深刻影响和支配着其司法行为的内在道德自律力量得到强化,从而使他们远离司法腐败,逐步走向司法公正。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灵魂。
黎映桃汪皎英
关键词:司法公正立法公正公平利益分配
论宪政之于政治文明——发生、语境与功能视角
2006年
民主的政治催生使近现代宪政得以发生。宪政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宪政与政治文明交相辉映:价值层面,宪政思想是政治理念文明的鲜活表象;规范层面,宪政体制是政治制度文明的显赫精义;实践层面,宪政功能是政治行为文明的牢靠藩篱。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宪政的实现,宪政的实现之日即是政治文明的彰显之时。在宪政与政治文明成为政治学、法学研究热点和社会关注焦点的现实条件下,思辨地考察当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宪政维度,无疑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黎映桃汪皎英
关键词:政治宪法民主宪政政治文明
历史客体是人直观自身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2004年
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和类存在物决定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对象性的关系。在这种对象性的关系中 ,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之成为历史客体 ,而历史客体又是人直观自身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 ,人可以直观自身的物质本质力量、思维能力。
汪皎英
关键词:历史客体对象性
社会规律是预成的吗?
2002年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 ,不少社会历史理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在社会规律是否是预成规律这个问题上又存在着分歧。以往的一些社会历史理论中都内涵着预成规律的思想。而唯物史观则坚持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的观点 ,从而否定了社会规律是外在于和先在于人和人的活动的规律的思想。
汪皎英
关键词: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唯物史观社会历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