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4篇药物疗法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荨麻
  • 4篇荨麻疹
  • 4篇疗法
  • 3篇皮肤病
  • 3篇荨麻疹患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荨麻疹
  • 2篇蛋白酶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软膏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疗法
  • 2篇疱疹

机构

  • 19篇上海第二医科...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皮肤病...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皮肤病...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19篇毛维翰
  • 8篇沈志鸿
  • 6篇方丽
  • 5篇吴伊旋
  • 5篇郑茂荣
  • 5篇陈美娟
  • 3篇张定国
  • 3篇许以平
  • 3篇廖万清
  • 2篇王侠生
  • 2篇陆平
  • 2篇余碧娥
  • 2篇施虹敏
  • 2篇毛玲娥
  • 2篇秦万章
  • 2篇朱光斗
  • 1篇傅雯雯
  • 1篇朱学骏
  • 1篇沈威敏
  • 1篇钱骋风

传媒

  • 6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医药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新药与临床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类胰蛋白酶测定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研究类胰蛋白酶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PharmaciaUnicap - 10 0系统酶免疫荧光检测仪 ,分别对 2 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 2 9例正常人作类胰蛋白酶检测。 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组类胰蛋白酶阳性率为 72 .0 % ,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 10 .3%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类胰蛋白酶可作为慢性荨麻疹发病过程中肥大细胞激活的一个标示物 。
沈志鸿吴伊旋陆平毛维翰许以平
关键词:类胰蛋白酶慢性荨麻疹肥大细胞
慢性荨麻疹的真菌病因及治疗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探索慢性荨麻疹中的真菌病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应用混合真菌(点青霉、蜡叶支孢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细链格胞)抗原测定了128例慢性荨麻疹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抗体[S_IgE(MP1)],其中50例阳性随机平分2组,A组以常规抗组胺药物治疗,B组加用氟康唑150mg/wk,po,×8wk,治疗停止及停止后6~8wk评定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差异不显著,疗程结束后6~8wkA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积分下降率分别为4%,20%及33%;B组分别为40%,32%及65%,(P<0.01);复查S_IgE(MP1),A组复查13例无一例阴转,B组复查19例中17例阴转(89%)。结论:S_IgE(MP1)阳性的荨麻疹病人中体内真菌致敏可能为其重要的病因,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孙国英毛维翰
关键词:荨麻疹真菌抗原氟康唑病因
特比萘芬软膏与疗霉舒软膏随机对照治疗浅部真菌病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比较研究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1 % 特比萘芬软膏和诺华公司生产的1 % 疗霉舒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两种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疗程相同,外涂患处,每日2 次,体股癣、花斑癣疗程1 周,手足癣和皮肤念珠菌病疗程2 周。结果 1 %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治愈率为70 .8 % ,总有效率96 .2 % ,真菌清除率为90 .6 % ,不良反应发生率0 .9 % ;对照组疗霉舒临床治愈率为74 .5 % ,总有效率97 .1 % ,真菌清除率为93 .1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0 % 。两种药物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1 %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好、安全性高,与1 % 疗霉舒软膏比较疗效相似。
顾菊林廖万清秦万章毛玲娥方丽郑茂荣张定国毛维翰乐嘉豫朱光斗
关键词:特比萘芬浅部真菌病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各型湿疹被引量:50
2000年
目的 :探索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各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各型湿疹病人 10 4人 ,分为苦参素组 62例和葡萄糖酸钙对照组 4 2例 ,分别用苦参素注射液 2 0 0mg ,im ,bid和 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 ,维生素C 1.0 g ,2 5%葡萄糖注射液 2 0mL ,iv ,qd ;2组均以 10d为一个疗程 (各 1~3疗程 )。结果 :经 1~ 3个疗程治疗显示苦参素组的总有效率为 87% ,葡萄糖酸钙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1% (P >0 .0 5) ,2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但以 2组显效率 (痊愈 +显效 )比较 ,则分别为 66%和 4 3% ,2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苦参素注射液对急性、亚急性湿疹的总有效率为 94 % ,慢性湿疹的总有效率为 79%。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1) ,从显效率比较 ,急性、亚急性组明显高于慢性。 (P <0 .0 1)。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对各型湿疹均有较好的疗效 ,对急性、亚急性湿疹的疗效尤为明显。
沈志鸿吴伊旋毛维翰
关键词:苦参素注射液湿疹中医药疗法疗效
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152例的比较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比较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伐昔洛韦开放组92 例( 男性49 例,女性43 例,年龄42 a ±s 14 a) , 用伐昔洛韦300 mg , po , bid 。对照试验60 例,其中用伐昔洛韦治疗的试验组30 例( 男性17 例,女性13例,年龄46 a ±12 a) , 用阿昔洛韦的对照组30 例( 男性14 例, 女性16 例, 年龄46 a ±16 a) , 200mg , po ,q 4 h( 总量为1000 mg/d) 。疗程均为9 d 。 结果:伐昔洛韦治疗后d 3 及d 9 ,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及阿昔洛韦组有显著和非常显著差异( P<0 .05 , P< 0 .01) , 总显效率达90 % ,不良反应轻。结论: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安全。
余碧娥方丽乐嘉豫朱光斗秦万章毛维翰张定国郑茂荣廖万清
关键词:伐昔洛韦带状疱疹
银屑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血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抗sICAM-1的单克隆抗体的ELISA测试法,对40例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血清SICAM-1测定,并按银屑病患者的病程分为静止期组和进行期组及按患者的PASI评分大于及小于15分分别进行比较。结界银屑病患者组SICAM-1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进行期组明显高于静止期组;PASI>15组明显高于PASI<15组。以上二组中的静止期组和PASI<比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均有明显差异。结论sICAM-1和银屑病的炎症及其活动性和严重度有密切关系。
沈志鸿毛维翰许以平
关键词:银屑病PASI评分SICAM-1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
1994年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皮肤科(200001)徐亚伟,沈志鸿,施虹敏,毛维翰核医学科向祖琼,陈颖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一般以变态反应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大多数患者很难找到确切的致病原,给临床治疗...
徐亚伟沈志鸿施虹敏毛维翰向祖琼陈颖
关键词:荨麻疹患者特异性皮肤划痕症皮内试验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痤疮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痤疮154例随机分成3组,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104例,其中试验组50例(男性13例,女性 37例;年龄 23 a+ s 6 a),开放组 54例(男性 13例,女性 41例;年龄 24 a+ 7 a)。磷酸克林霉素洗液50例为对照组(男性 18例,女性 32例;年龄26 a±7 a)。上述药物每日早晚各 1次涂于患部,疗程均 4 wk。结果: 3组治疗后炎性丘疹、脓疱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痤疮疗效佳。
余碧娥方丽毛维翰陈美娟乐嘉豫张敏
关键词:克林霉素痤疮药物疗法
喷昔洛韦乳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傅雯雯方丽毛维翰陈美娟毛玲娥廖万清朱光斗郑茂荣张定国乐嘉豫徐昌泰何芳德
关键词:喷昔洛韦乳膏单纯疱疹颜面部
银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被引量:4
1994年
对3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5名正常健康者,进行了系统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银屑病组全血粘度在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时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粘度的增高尤为显著。银屑病组中尚有9例(29.0%)体外血栓试验Q值增高,及4例(12.9%)血小板聚集增强。其它如红细胞压积、TK值、血沉及血沉方程式K值、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别。结果提示红细胞聚集能力的增强和血清内大分子物质的增加可能是使血粘度增高的因素,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形成及红细胞内粘度的变化也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的治则来治疗本病。
沈志鸿毛维翰施虹敏陈铭生
关键词:银屑病全血粘度血液流变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