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肝炎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硬化
  • 2篇毒性
  • 2篇毒性肝炎
  • 2篇乙型病毒
  • 2篇乙型病毒性肝...
  • 2篇沙星
  • 2篇慢性乙型病毒...
  • 2篇慢性乙型病毒...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硬化患者
  • 2篇安妥沙星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1篇胸苷

机构

  • 7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毛志方
  • 6篇孙学强
  • 4篇张晨光
  • 3篇马丽
  • 2篇吴飚
  • 2篇丁秀丽
  • 1篇孙悝
  • 1篇方焕
  • 1篇刘梦汝

传媒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胸苷激酶1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中的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1,TK1)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人中监测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388例HBsAg阳性病人的血清TK1水平,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17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LC组)130例及原发性肝癌组(HCC组)79例,比较3组的TK1水平;将CHB组和LC组又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组)145例及肝功能异常组(B组)164例,B组中又分单纯转氨酶异常组(C组)47例及单纯胆红素异常组(D组)56例以及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组(E组)61例,比较各组与HCC组的TK1水平;HCC组又分肝功能正常组(F组)30例及肝功能异常组(G组)49例,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组(H组)27例,转氨酶异常组(I组)10例,胆红素异常组(J组)12例,均与HCC组的TK1水平比较。结果:TK1的表达水平为HCC组>LC组>CHB组(P<0.05);HCC组>B组>A组(P<0.05),C组、D组与HCC组血清TK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与HCC组血清TK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G组、H组的TK1水平与H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J组、H组的TK1水平与H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1有助于监测CHB、LC及HCC的疾病进程;在CHB和LC病人中,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的病人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在数年中有可能进程为原发性肝癌早期的风险。
丁秀丽孙学强吴飚毛志方马丽
关键词:胸苷激酶1肝功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汉方KMKKT加减对干扰素诱发外周血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2013年
目的:观察韩国方剂Ka-mi-kae-kyuk-tang(KMKKT)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过程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α1b-干扰素500万单位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1例,其中20例在α1b-干扰素(α-IFN)治疗同时依据WBC变化间断给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另21例给以冬瓜子10g,白及10g,山慈姑10g,人参10g等汉方KMKKT加减治疗;每周1次静脉取血,观察WBC、中性粒细胞变化,2周1次检测肝、肾功能,观察时间共8周。结果:2组患者WBC均在第1、2周明显下降,第3周后略有上升,2组8周后WBC和中性粒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口服中药8周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8周内KMKKT治疗干扰素所致WBC下降与间断使用GM-CSF疗效无差异,且安全无肝肾损害。
孙学强张晨光毛志方
关键词:汉方干扰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安妥沙星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安妥沙星对社区获得非复杂性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51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均为社区获得、非复杂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对照组静脉使用头孢噻肟每次2 g,每天2次,共10 d;观察组口服安妥沙星片,首日1次400 mg,以后9 d每天1次200 mg。结果:观察组口服安妥沙星片10 d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肌酐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QT间期无延长,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安妥沙星治疗非复杂性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安全有效。
孙学强张晨光毛志方
关键词:腹膜炎安妥沙星头孢噻肟
替诺福韦酯对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替诺福韦酯对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诺福韦酯口服治疗,比较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载量、肝脏生化各指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HBV-DNA测得值分别为(88.9±5.5)U/L、(139.1±42.7)μmol/L和(2.52±0.36)10^4U/mL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32.8±13.1)U/L、(212.5±46.5)μmol/L和(4.61±0.50)10^4U/mL(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胆固醇(TC)测得值分别为(24.5±2.8)g/L和(2.5±1.0)mmol/L稍高于对照组为(22.9±3.2)g/L和(2.1±0.8)mmol/L(P〉0.05);治疗组患者的INR值为2.6±0.6稍低于对照组为2.8±0.7(P〉0.05);治疗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为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为10.00%(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用于治疗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病毒学应答和肝脏功能的改善。
方焕张晨光孙学强马丽毛志方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耐药
疏肝健脾中药对肝硬化患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中药对肝硬化患者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甘草酸二胺,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口服疏肝健脾中药,每天2次。2组均治疗30 d。观察2组用药前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PRL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ALT、ALB、TBI、PRL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ALT和治疗组的ALT、ALB、TBI、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变化(P<0.05~P<0.01)。结论:疏肝健脾中药可以降低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RL的水平。
毛志方张晨光孙学强刘梦汝
关键词:肝硬化催乳素疏肝健脾
人际关系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护理改进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人际关系理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改进的策略,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改进组,各4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改进组对护理模式采用人际关系理论进行改进。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和深层认知结构变化,诊疗配合度,护理前后肝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和深层认知结构评分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护理前均降低,且改进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护理前均升高,且改进组以上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改进组完全配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采用人际关系理论进行改进效果良好。
高露露毛志方温治云
关键词:人际关系理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安妥沙星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安妥沙星体外抗结核活性,并与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X)比较,明确是否存在抗结核优势。方法: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uberculosis)标准菌株为H37Ra,30例对利福平(rifampicin,RFP)敏感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和16例对RFP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来自于某市传染病医院细菌室的临床分离株。采用7H9+OADC/ADC液体培养基,使用不同浓度的试验药物进行抑菌试验,判读MIC结果,H37Ra孔板行酶标仪监测96孔板OD600值。结果:H37Ra试验药物孔板对应的OD600值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下降,安妥沙星和MXF的MIC均为0.5μg/mL,LVFX的MIC是1μg/mL。对RFP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株组的MIC90,同H37Ra试验结果。三种化合物对RFP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株组的MIC90分别是4μg/mL,1μg/mL和>8μg/mL。结论:安妥沙星体外存在抗结核活性,对RFP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抗结核疗效与MXF相同,而对RFP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抗结核疗效不及莫西沙星,但优于LVFX。
丁秀丽孙学强吴飚毛志方涂远航马丽孙悝
关键词:安妥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结核分枝杆菌MI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