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履鸣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美国迈阿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修辞
  • 2篇修辞学
  • 2篇比较修辞学
  • 1篇多德
  • 1篇修辞实践
  • 1篇亚里士多德
  • 1篇用事
  • 1篇寓言
  • 1篇苏格拉底
  • 1篇中式
  • 1篇美籍华人
  • 1篇借用
  • 1篇华人
  • 1篇共鸣
  • 1篇和谐性
  • 1篇方法性
  • 1篇HOW
  • 1篇表演
  • 1篇表演性

机构

  • 3篇美国迈阿密大...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 3篇毛履鸣
  • 1篇赵微
  • 1篇汪建峰

传媒

  • 3篇当代修辞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借用苏格拉底式的寓言来阐释比较修辞学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旨在借用一个苏格拉底式的寓言为比较修辞学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论。作为一项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比较修辞学面临一个定位的问题:是把它定为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西方多数学者倾向于前者,并提出某些颇有影响的研究方法。本文借鉴流传在西方人类学科里的这个寓言,在批评这些研究方法后,建议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为一整体,并提出"三元法"来重现修辞相辅相成的表演性和方法性,推进比较修辞学的研究。
毛履鸣
关键词:修辞表演性方法性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摘选于《中美混合修辞的崛起——兼读中式签语饼》(Reading Chinese Fortune Cookie:The Making of Chinese American Rhetoric,Utah UP,2006)的第一章。此章提出并运用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阐述当今全球化中的混合修辞的形成。每当不同的、相互之间充满着权力不平衡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历史的修辞传统在修辞边境互相接触、互相碰撞、互相争夺话语权时,混合修辞就会脱颖而出。本文以中式签语饼为隐喻,以作者个人经历为案例,阐释重点落在中美混合修辞即中国和美国修辞行为的形成上。当中国和美国修辞行为在不同场景下经历各种形式的碰撞后,就会产生新的话语行为和经历,并且这些话语行为和经历不显示统一性或和谐性,它们永远处于一种变动状况,或像文化理论家洪美恩所说的"异中之合"。本文进一步指出,中美混合修辞,源于共存和互相交织,这种过程本身必然嵌入冲突和矛盾,结果是孕育出一种间性修辞人格,形成所谓的"异质性共鸣",从而挑战偏见、颠覆二分法、模糊或溶解界限。像任何其他边界修辞一样,中美混合修辞很可能面临形形色色的潜在危险,包括对它抱有盲目的崇拜、恐惧、不解、误解或沉默不语。然而,在这些潜在危险相遇的过程之中,必然会崛起一种新的人格、新的知识和新的话语。
毛履鸣汪建峰(译)
关键词:和谐性
亚里士多德之外的想象:比较修辞学中的“适用(How)”转向被引量:1
2016年
何处寻找修辞实践?是到已经被我们已有的基准框架(frame of reference)所筛选、所影响的事实与固有表征中寻找,还是到演进过程所必需的经验、场域(空间)、甚至是空白中寻找?我们又如何发展探求方法以研究修辞实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开篇的一段批评为起点,用Edward Schiappa的要质事实"(facts of essence)和"可用事实"(facts of usage)这两个定义概念为基础,并以辞道(the rhetoric of Dao)为例,提出放弃追求要质事实,加强研究可用事实和本文所称的"非用事实"(facts of nonusage)。也就是说,对于比较修辞学者而言,该询问的中心议题不再是"在(对于)其他文化中(而言)什么是修辞?",而是"其他文化使用(借助)修辞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做的和如何不做的?"本文并强调把我们的注意力投向"非用事实"以有助于打破将使用事实与非用事实对立起来的界限。
毛履鸣赵微
关键词:比较修辞学修辞实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