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亮

作品数:113 被引量:52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污染
  • 15篇水处理
  • 13篇湿地
  • 13篇废水
  • 12篇污水
  • 12篇反应器
  • 10篇生物反应
  • 10篇生物反应器
  • 10篇膜生物
  • 10篇膜生物反应器
  • 9篇污泥
  • 8篇河流
  • 6篇制药废水
  • 6篇水体
  • 6篇人工湿地
  • 6篇黄连
  • 6篇黄连素
  • 5篇电池
  • 5篇生物燃料电池
  • 5篇燃料电池

机构

  • 106篇中国环境科学...
  • 10篇同济大学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沈阳化工大学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辽宁大学
  • 3篇辽宁水利职业...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加州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113篇段亮
  • 62篇宋永会
  • 17篇魏健
  • 17篇曾萍
  • 14篇刘雪瑜
  • 13篇邢飞
  • 12篇肖书虎
  • 12篇韩璐
  • 10篇邱光磊
  • 9篇刘晓玲
  • 9篇田智勇
  • 9篇郅二铨
  • 8篇夏四清
  • 7篇向连城
  • 7篇彭剑峰
  • 7篇高红杰
  • 6篇李丹
  • 5篇钱锋
  • 5篇刘风华
  • 5篇王思宇

传媒

  • 37篇环境工程技术...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第六届亚太地...
  • 1篇世界环境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市政技术
  • 1篇Agricu...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2010年污...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7
  • 2篇2006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原因及对策被引量:35
2007年
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不仅造成化肥的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还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综合评述了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的原因及其控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氮、磷肥的过量施用和施用比例不合理是导致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的主要原因;氮、磷向水体迁移量受土壤质地、施肥种类、降雨条件等因素影响;相应措施如优化土地利用、合理施肥和处理农田径流等均可有效地降低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风险。在当前的非点源污染治理中,应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农田养分流失。
段亮段增强夏四清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土地利用管理
一种碘氧化铋/碳化硼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碘氧化铋/碳化硼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包括碘氧化铋与碳化硼的复合结构,控制碘氧化铋与碳化硼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855~85.5),以使二者结合形成较多的半导...
魏健吕一凡徐东耀刘雪瑜段亮李明月李丹
文献传递
太湖流域典型旱地氮磷向水体迁移特征研究
太湖水体污染已经进入富营养化阶段,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严重。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流域内点源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湖泊水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面源污染,暴雨径流是农业面源污染...
段亮
关键词:太湖流域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旱地
文献传递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动力学模型被引量:3
2009年
为研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提取过程中各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及优化EPS提取过程,建立了EPS提取过程中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前人研究数据和本次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一些经典文献中的数据拟合效果较好,拟合系数(R2)均大于0.94.对MLSS为(1064.47±298.70)mg/L,MLVSS为(822±147)mg/L的活性污泥进行EPS提取,TOC和蛋白质的拟合效果较好,但多糖和DNA的拟合效果不理想.该模型可以大致估算试验中EPS的最大提取量及任一时间的EPS产量.
段亮夏四清宋永会Slawomir W Hermanowicz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辽河保护区多尺度监测系统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辽宁省划定了辽河保护区,成立了保护区管理局,强化监测监管能力是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辽河干流监测断面、数据管理、监测平台以及响应能力的现状,围绕辽河保护区监测能力建设的目标,开展多尺度监测监控系统设计研究,包括水质监测系统、生态监测站和低空航测系统建设。设计建立水质污染自动监测系统,包括中心站、支流汇入口子站;选取生态监测站点,确定监测内容和监测设备;设计低空航测系统,遴选航测设备和设置监测航线。
于会彬宋永会段亮彭剑峰高红杰
关键词:水质生态站
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磷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为明确七星湿地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分析了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磷的浓度及分布,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正磷酸盐(PO43--p)的扩散通量,并对水体及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体和沉积物中总磷(TP)空间分布特征为在西小河和万泉河汇人口处二者浓度均较高;在羊肠河处二者浓度均较低;在湿地出口处,干流中TP浓度有所降低.沉积物中的TP以无机磷(IP)为主,所占比例为68.27%~87.41%.IP中各形态磷所占比例为金属(水合)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rP)>钙结合态磷(HCl-P)>残渣态磷(Res-P)>有机质和腐殖质中的磷(NaOH-nrP)>氧化还原敏感态磷(BD-P).沉积物-水界面PO43--P扩散通量为正值,表明沉积物是上覆水中磷元素的重要来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BD-P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来源之一,NaOH-rP是沉积物中TP和IP的重要控制因子.
赵伟伟段亮宋永会李辉郅二铨李文文
关键词:沉积物水体
衡水湖沉积物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被引量:15
2020年
在衡水湖布设11个点位,于2018年8月和2019年3月开展两次采样,对衡水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溴联苯醚(PBDEs)这3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8月和3月衡水湖沉积物中∑PAHs平均值分别为875.49 ng·g^-1和1 010.17 ng·g^-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污染水平,∑PAHs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但是季节变化差异不明显;PAHs污染来源复杂,最主要为木材和煤燃烧,其次为石油污染;PAHs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建议加强对芴的防控.②8月和3月衡水湖沉积物中∑OCPs平均值分别为35.57 ng·g^-1和38.39 ng·g^-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污染水平,∑OCPs空间差异较小,季节差异变化显著;沉积物中DDTs含量主要受土壤中长期分化残留的DDTs和新DDTs源输入的影响,HCHs含量同时受工业历史使用和农业林丹的输入的影响;OCPs总体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需加强对DDTs防控.③8月和3月衡水湖沉积物中∑PBDEs平均值分别为1.77 ng·g^-1和1.45 ng·g^-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污染水平,各点位∑PBDEs空间差异较小,季节变化差异不明显;沉积物中PBDEs主要为低溴代PBDEs,其污染可能来源于纺织、泡沫品产生的五溴联苯醚,也可能是通过远距离的大气、水体沉降迁移或岸边土壤冲刷入湖;PBDEs暂时没有生态风险.
张嘉雯魏健吕一凡段亮刘利王俭孟淑锦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沉积物源解析生态风险
一种坑塘人工湿地及其建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河流等水体流域内的污染物控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坑塘人工湿地及其的建造方法。本发明规划建设坑塘湿地主要以河流两岸的现有沙坑为基础,整体布局,结合河流水系流向,通过坑与坑、坑与河水系连通技术,形成河流干流连水面。坑...
段亮付少杰宋永会张承铭刘晓玲肖书虎田智勇
文献传递
地表管理与施肥方式对太湖流域旱地磷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35
2007年
农业面源磷输出是导致太湖流域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探明该地区农田土壤磷随地表径流向水体迁移的形态与通量对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设置野外径流小区,观测了不同地表管理及施肥方式下旱地土壤磷径流年输出负荷。结果表明,常规管理下典型旱地磷向水体迁移的年负荷为4.05kg·hm-2左右,约占年施肥量的4.1%,其中颗粒态磷是径流损失的主要形式,占总流失量的76%。地表管理和施肥方式能有效地降低磷流失量,其中地表覆膜、秸秆覆盖、肥料条施及穴施分别可降低90.5%、86.5%、80.2%、80.5%的磷流失。
段亮常江段增强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污染旱地地表径流磷流失
一种砂石连续去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砂石连续去除装置,用于去除基于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料液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其包括筒体、顶盖和至少一个网栅,所述筒体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顶盖用来封盖所述开口,所述网栅连接在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上,并沿...
刘晓玲马瑾宋晨刘瑞霞宋永会段亮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