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析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纵隔
  • 2篇牙源性
  • 2篇源性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转归
  • 2篇纵隔感染
  • 2篇下行
  • 2篇下行性
  • 2篇消融
  • 2篇精准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
  • 2篇基质
  • 2篇腹壁
  • 1篇多间隙
  • 1篇多间隙感染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炎
  • 1篇胸壁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梁析
  • 6篇管欣
  • 5篇梁翔
  • 5篇王峰
  • 3篇周耀东
  • 2篇郭翔
  • 1篇方立德
  • 1篇冯学艺
  • 1篇周宜勇
  • 1篇蔡协艺
  • 1篇金佳敏
  • 1篇张伟杰
  • 1篇章一新
  • 1篇姜滨
  • 1篇冯少清
  • 1篇巫金龙
  • 1篇邹济华
  • 1篇梁翔
  • 1篇管欣
  • 1篇王新

传媒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6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感染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感染(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26例牙源性DNM患者进行颈部和胸部扫描,描述感染的部位、范围、扩散途径等影像学特征。结果:DNM的CT影像表现为脓肿、非包裹性积液和积气。26例患者均出现颈部多间隙感染。其中,18例咽喉部肿胀、移位。颈部均为皮下组织蜂窝织炎和(或)深筋膜间隙感染。气管间隙、颈动脉间隙、椎前间隙是炎症向下扩散的通道。胸部前上纵隔感染11例,前纵隔感染4例,后纵隔脓肿4例,全纵隔感染7例。依据CT影像,采取不同清创引流方法,全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3.8%。结论:头颈、胸部增强CT扫描对DN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还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管欣梁析梁翔王峰郭翔周耀东
关键词:CT影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传统教学对学生长期记忆效果及临床实习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与传统教学(tradi-tional learning, TL)对学生长期记忆效果及临床实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2006、2007、2008级五年制本科学生共79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胸外科疾病食管癌教学改革,PBL组38人,TL组41人。通过两次考试评价,以及带教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来评估教学效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学生临床实习的主观印象评价结果采取等级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6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中,PBL组学生平均成绩为(76.66±5.94)分,TL组平均成绩为(73.59±5.74)分,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P=0.068)。而在临床实习阶段教师对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观评价上,PBL组要稍好于TL组,其中获得优、良的两组学生人次和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5、0.277。结论 PBL教学的优势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学生的知识长期记忆效果影响有限。
管欣梁析王峰梁翔巫金龙祝巧良
关键词:传统教学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化脓性心包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化脓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2005-2010年共收治4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化脓性心包炎病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7-52岁,病因均为牙源性感染。自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至确诊纵隔感染0.12d,平均6d;纵隔感染至确诊心包炎0~7d.平均2.5d;治疗时间9~63d,平均42.5d。病原菌包括唾液链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及嗜麦芽寡氧单孢菌等。经头颈、纵隔、心包脓肿切开引流,静脉注射抗生素,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全身支持治疗后,3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15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导致化脓性心包炎病情凶险.而下行扩散的过程隐匿,须重视患者的胸部症状。早期诊断.及时、充分的引流是治疗关键:细菌培养对抗生素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金佳敏蔡协艺张伟杰姜滨管欣梁析梁翔
关键词:化脓性心包炎纵隔感染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比较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放置在腹壁不同层次的转归
目的:观察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porcine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PSIS)放置在SD大鼠腹壁不同层次的转归。  方法:大小1cm×2cm PSIS膜片被放置在SD大鼠腹壁的不同层次(皮...
梁析
关键词:免疫排斥反应组织学变化
文献传递
经皮肺转移瘤热消融31例单中心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影响肺转移瘤精准穿刺热消融的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行肺转移瘤热消融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0~81(62.8±10.3)岁。共热消融33个转移瘤,射频消融12例,微波消融19例。结果 5例患者发生穿刺偏移,其中4例经过调整后完成了消融治疗,1个消融失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实质内穿行距离(P=0.043)和肿瘤最大直径(P=0.025)是精准穿刺消融的独立危险因素。精准穿刺消融与肺实质内穿行距离之间呈正相关(P=0.033),与转移瘤最大直径(P=0.004)和咯血(P=0.015)之间呈负相关。术后6个月完全消融率为87.8%(29/33)。结论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热消融治疗时,对于直径小、肺实质内走行距离长的转移瘤以及穿刺时出现咯血时,要充分做好偏移预案,通过充分辨识瘤体及其周边结构的解剖特征,调整穿刺路径尽可能缩短肺实质内穿行距离、消融时增加消融范围以完全消融。
梁析管欣王峰纪广玉王明松
关键词:肺转移瘤热消融精准介入治疗
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6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右下冠周炎2例,根尖炎3例,义齿修复感染1例。患者行X线、CT、B超以及引流脓液细菌培养等检查。治疗均采用手术引流联合抗生素应用。结果患者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颌、颈部肿胀,其中有胸闷、气急5例,胸痛2例,皮下可扪及捻发音3例;影像学阳性表现多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表现为上纵隔增宽,可有胸腔及心包积液、皮下及纵隔气肿等。本组病例从起病到发现有明显下颌、颈部肿胀的中位病程11.3d;而从明显肿胀到发现纵隔感染的中位时间4.3d。治疗后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病死率33.3%。结论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彻底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梁析倪锋陈昭明杜建伟
关键词: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切开引流
第一届肺肿瘤精准诊疗论坛暨肺结节微创手术与精准消融学习班学术亮点
2023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胸外科主办的第一届肺肿瘤精准诊疗论坛暨肺结节微创手术与精准消融学习班于2023年6月2—6日在上海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全国各医院100余位专家教授莅临会议,分别在手术演示、肺结节微创手术、肺结节精准消融3个环节上分享经验并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次大会的特色是围绕肺部肿瘤精准诊疗进行了跨领域、跨科室的交流,除了在胸外科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精准切除等领域进行主旨报告外,肿瘤科、影像科、介入科、呼吸科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和方法围绕肺肿瘤精准诊疗展开多学科讨论。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肺部肿瘤消融技术,虽然认可度越来越高,但也亟待规范和标准化,很多专家给出了多年来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诚恳建议。
梁析
关键词:肺结节消融微创手术
慢性胸壁放射性溃疡的分期修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慢性胸部放射性溃疡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自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对10例胸部慢性溃疡患者实行分期治疗。Ⅰ期清创,大网膜填塞;Ⅱ期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包括背阔肌带蒂移植及胸大肌肌皮瓣转移。术后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6-37个月,平均随访25个月。所有患者无手术死亡,转移皮瓣无一例发生坏死。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经抽液后加压包扎痊愈。其余患者无术后感染情况发生。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良好,无反常呼吸运动。结论 对于慢性溃疡的修复,分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大网膜瓣适用于软组织缺损的充填,尤其是感染性软组织缺损。
周耀东管欣章一新冯少清王峰梁析梁翔
关键词:胸壁缺损胸壁重建
比较小肠黏膜下层基质放置在腹壁不同层次的转归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猪小肠黏膜下层基质(PSIS)放置在SD大鼠腹壁不同层次的转归。方法大小1 cm×2 cm PSIS膜片被放置在SD大鼠腹壁的不同层次(皮下、腹膜前、腹膜后),分别于术后1、2、4、9周取材,观察动物大体情况和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动物均存活,均无伤口感染及血肿形成,3例浆液肿均出现在腹膜前组。三组均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但在1、2及4周时间点上,腹膜后组巨噬细胞计数强于其他两组(P<0.05),9周时间点上无明显差异(P>0.05)。1周时腹膜前组的血管化优于其他两组(P<0.05),余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重塑情况,4周时腹膜后组新生胶原排列相对其他两组较紊乱、疏松。9周时腹膜前组新生胶原量相对较多,皮下组胶原排列连续性、致密性相对较好,余时间点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SIS是一种可降解、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组织再生能力的生物材料,植入腹壁各层次后各有优缺点。
梁析汤睿冯学艺王新刘正尼朱晓强王兵
关键词:腹壁肠黏膜基质
原发性肺淋巴瘤2例的临床诊治被引量:1
2008年
陈昭明方立德梁析
关键词:肺肿瘤临床诊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