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宗锁

作品数:745 被引量:9,101H指数:48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3篇期刊文章
  • 129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8篇农业科学
  • 141篇生物学
  • 120篇医药卫生
  • 33篇文化科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1篇丹参
  • 80篇水分
  • 79篇土壤
  • 67篇干旱
  • 59篇胁迫
  • 50篇植物
  • 38篇黄土高原
  • 35篇旱胁迫
  • 35篇干旱胁迫
  • 34篇活性
  • 32篇抗旱
  • 31篇玉米
  • 30篇基因
  • 29篇根系
  • 25篇水分利用
  • 24篇抗氧化
  • 22篇多糖
  • 21篇指纹
  • 21篇指纹图
  • 21篇指纹图谱

机构

  • 48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44篇浙江理工大学
  • 144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天津天士力现...
  • 14篇陕西理工大学
  • 13篇西北农业大学
  • 10篇陕西省杂交油...
  • 9篇辽宁工程技术...
  • 9篇南阳师范学院
  • 9篇河南科技学院
  • 6篇香港浸会大学
  • 6篇渭南师范学院
  • 6篇石河子大学
  • 5篇重庆邮电大学
  • 5篇塔里木大学
  • 5篇浙江万寿康生...
  • 4篇东北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黄河上中游管...
  • 4篇云南天士力三...

作者

  • 741篇梁宗锁
  • 89篇杨东风
  • 75篇韩蕊莲
  • 46篇董娟娥
  • 29篇王渭玲
  • 28篇吕洪飞
  • 28篇夏鹏国
  • 28篇孙群
  • 28篇张晓丹
  • 26篇胡秀芳
  • 26篇郭万里
  • 25篇舒志明
  • 25篇康绍忠
  • 25篇刘景玲
  • 24篇郝文芳
  • 21篇杨宗岐
  • 21篇杜峰
  • 20篇张辰露
  • 18篇张跃进
  • 15篇山仑

传媒

  • 53篇西北植物学报
  • 52篇西北农业学报
  • 4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8篇西北林学院学...
  • 30篇中国中药杂志
  • 17篇生态学报
  • 15篇浙江理工大学...
  • 14篇干旱地区农业...
  • 12篇中草药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草业学报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林业科学
  • 7篇北方园艺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中成药
  • 7篇植物生理学通...
  • 7篇沙棘
  • 7篇草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20篇2022
  • 25篇2021
  • 23篇2020
  • 29篇2019
  • 28篇2018
  • 44篇2017
  • 45篇2016
  • 39篇2015
  • 32篇2014
  • 21篇2013
  • 36篇2012
  • 37篇2011
  • 28篇2010
  • 31篇2009
  • 38篇2008
  • 45篇2007
  • 41篇2006
  • 47篇2005
7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夏内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探讨半夏内生菌类群的多样性。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半夏的内生真菌、细菌、放线菌,同时采用点植法、插片法和印片法对分离真菌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多年生和一年生的半夏根茎叶样品中共获得内生菌84株,其中内生真菌48株、细菌31株、放线菌5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4科、15属。结论:半夏内生菌多样性丰富,同时不同部位内生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存在差异。
刘建玲陈宝宝刘永红郑姜彬梁宗锁
关键词:半夏内生菌
微杆菌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株微杆菌及其在丹参毛状根培养体系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杆菌,为Microbacterium arborescens LG2,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083。该微杆菌的用途是:...
李欧尤红梁宗锁杨东风胡秀芳杨瑞环杨随娟班善贇沈书立张露苏尚健
酸枣仁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模型的研究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酸枣仁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根据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并进行验证。结...
李游梁宗锁
关键词:酸枣仁总黄酮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文献传递
水分对杜仲截干萌条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确定杜仲截干萌条林的适宜供水量,为杜仲人工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6年生杜仲进行截干处理,研究了生长季单株供水量分别为0.14(Ⅰ级)、0.28(Ⅱ级)、0.42(Ⅲ级)、0.56(Ⅳ级)m3条件下杜仲萌条的生理及生长指标。【结果】不同水分处理时,杜仲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不同,自然条件及供水不足(处理Ⅰ、Ⅱ)条件下,杜仲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充足供水(处理Ⅲ、Ⅳ)时,杜仲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午休”现象消失,且净光合速率提高,6月份是杜仲净光合速率最大的时期。人工供水能增加杜仲萌条的生长,6-9月份,处理Ⅰ、Ⅱ、Ⅲ、Ⅳ的杜仲萌条枝长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6%,33.9%,70.7%和41.6%,新枝基径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加5.7%,51.4%,114.2%和108.6%。人工供水可以显著增加杜仲二次分枝的数量,处理Ⅲ二次单株分枝数、平均枝条长度、叶干重分别达到21个,18.3 cm,8.4 g/株。【结论】单株供水量为0.42 m3最有利于杜仲萌条生长,二次分枝数最多,平均枝条长度最长,单株叶干重最大。
刘淑明梁宗锁董娟娥
关键词:生理效应
苦练内功 做好氨基酸分析仪的对外服务工作
2009年
介绍笔者作为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在28年的分析仪器管理使用实践中对外服务的一些体会: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国家计量认证的各项法规和政策,严格按照国家计量认证要求,规范分析测试工作,在确保全校科研教学服务的前提下,本着科学、公正、准确、满意的宗旨,面向社会开展大量分析测试工作。
曹让张林生梁宗锁兰晓继
关键词: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土壤干旱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树种生长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树种幼苗生长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干旱(50%~55%θf)下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和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n Hance)的生物量比适宜水分下(70%~75%θf)增加20.23%和3.93%,而大叶细裂槭(Acer stenolobum Rehd.var.megalophyllum Fang et Wu)和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生物量分别降低13.59%和35.25%;重度干旱(40%~45%θf)对幼苗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白刺花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较其他树种具有更强的耐旱性;干旱对辽东栎地上部生长的影响较地下部大,重度干旱下其生长明显受抑制.随干旱程度加剧幼苗的根冠比增大,在重度干旱下大叶细裂槭根冠比达2以上.虎榛子整体生长速度较慢,对干旱的适应可能更多表现在生理上的耐旱.
王海珍梁宗锁韩蕊莲韩路
关键词:乡土树种土壤水分幼苗生长干物质分配黄土高原干旱
一种丹参种质资源鉴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基于丹参转录组序列开发SSR引物标记丹参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野外采集野生丹参样品,提取待测所有丹参群体基因组DNA,并检测提取质量;(2)以步骤(1)提取的DNA为模板,用基...
梁宗锁祁哲晨张晓丹王瑞红杨东风郭万里许玲沈超
石楠不同部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
2017年
为考察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抗氧化活性与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取溶剂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溶剂对石楠不同部位进行了超声提取;测定了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铜离子还原能力综合评价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石楠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枝-韧皮部和果序-轴抗氧化活性最强,这与高质量分数的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有关;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枝-韧皮部的总原花青素质量分数为(10.77±0.08)%^(29.31±0.69)%;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60±0.02)%^(7.02±0.01)%;总酚质量分数为(3.15±0.02)%^(6.42±0.07)%,其中85%甲醇提取总原花青素效果最好,70%丙酮提取总酚和总黄酮效果最好。相关性分析表明,石楠不同部位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石楠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可能作为石楠抗氧化成分协同发挥抗氧化活性。
李彦张治海邓凯航张欢梁宗锁
关键词:总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玉米根系形态性状和空间分布对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被引量:89
2005年
玉米根系形态性状(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系干物质重)与植物整体水分利用效率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曲线趋势基本相同,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只是相关系数不同。说明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说,根系需要维持适宜的大小。其中根长对水分利用效率的贡献是第一位的,而根系干物质重的贡献最小,根系表面积介于二者之间。从空间分布来说,玉米每层节根数、节根长度和直径在父母本和杂交种间也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与中下层根量相比,母本与不抗旱的父本处于上层干土中的根系数量明显较多,且根系直径大,吸水困难。而杂交种在干旱条件下上层根重和数量维持不变,或略高于不抗旱品种,但中层和下层根系数量和长度明显高于不抗旱品种,且根系直径小于不抗旱品种,这样从多的有效根系数量和低的吸水阻力两方面保证了水分的吸收,从而使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说明通过根系形态特性和空间分布的优化能够调节作物整体的水分利用效率。
慕自新张岁岐郝文芳梁爱华梁宗锁
关键词:玉米根系形态特征水分利用效率
黄土区-土-作物关系及其最优调控机制研究
康绍忠梁银丽蔡焕杰郑粉莉张富仓黄明斌刘贤赵胡笑涛张建华宋孝玉潘英华梁宗锁孙景生张书函马清林
研究了SPAC水分运转的微观机理,建立了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SPAC各部分水量转化效率和作物产量为目标的水-土-作物关系最优调控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把作物根信号传递与气孔调节机制、根区土壤湿润方式、根系水分传导变化...
关键词:
关键词:黄土区
共7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