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玲

作品数:38 被引量:78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金融
  • 6篇空气质量
  • 6篇城市
  • 5篇金融支持
  • 5篇空气质量指数
  • 5篇长江
  • 4篇气候
  • 4篇面板数据
  • 4篇空间面板
  • 3篇地理加权回归
  • 3篇省域
  • 3篇面板模型
  • 3篇经济发展
  • 3篇径流
  • 3篇空间自相关
  • 3篇环境压力
  • 3篇长江中游
  • 3篇长江中游城市...
  • 3篇城市化
  • 3篇城市群

机构

  • 20篇华东师范大学
  • 15篇南昌大学
  • 13篇浙江财经大学
  • 8篇广西师范大学
  • 8篇格罗宁根大学
  • 7篇西华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毕节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8篇柏玲
  • 12篇姜磊
  • 11篇陈忠升
  • 4篇赵本福
  • 4篇徐建华
  • 4篇唐艳玲
  • 3篇吴玉鸣
  • 3篇季民河
  • 2篇徐艺文
  • 1篇王祖静
  • 1篇张祥
  • 1篇王铮
  • 1篇王铮
  • 1篇刘祖涵
  • 1篇何凌云
  • 1篇杜德斌
  • 1篇戈冬梅
  • 1篇张影
  • 1篇刘耀彬
  • 1篇赵昱

传媒

  • 5篇地理科学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产经评论
  • 3篇金融教育研究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山东工商学院...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市场论坛
  • 1篇贵州商业高等...
  • 1篇区域金融研究
  • 1篇西部论坛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被引量:135
2011年
基于城市化与环境的耦合协调互动特征构建了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1985~2007年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和互动关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耦合度的时序来看,1985年以来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基本处于交互耦合的颉颃阶段,1985~2001年城市化-环境耦合系统的耦合度从0.187上升到0.500,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个"S"型的周期性变化,跨越了低水平耦合、颉颃阶段,在2001年进入磨合阶段,但之后系统的耦合度又退回到颉颃阶段,并在2007年达到了极小值。从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看,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也较低,基本还处于中低水平。这说明广西逐年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与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尽快采取措施促使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向耦合协调方向发展。
吴玉鸣柏玲
关键词:城市化岩溶区
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被引量:272
2017年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资源、环境与经济水平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耦合度用来衡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协调发展程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证分析中,耦合度公式出现取值范围判断的错误。论文着重讨论并修正了耦合度公式出现的错误,并将之推广到n个系统。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度公式,建立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计算中国大陆31个省域单元2003—2014年三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最后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发现,在2003—2014年间,从总体来看,耦合度和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耦合度的时空演变来看,空间分布变化较小。31个省域单元耦合度具备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然而,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
姜磊柏玲吴玉鸣
关键词: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生态环境
国际创新资源流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中国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国际创新资源流动模式的分析发现,国际创新资源在省域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呈现以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为核心,中西部内陆省区为外围的核心边沿格局;国际创新资源对本土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其作用程度小于自主研发努力;省域自主创新活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
赵昱杜德斌柏玲张祥石奇
关键词:创新资源空间计量经济学
省域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运用面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1998-200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金融支撑体系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省域金融支撑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自主创新的Granger原因,并且落后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对金融的依赖性要大于发达地区。从短期来看,金融体系的不同方面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却大相径庭。其中金融规模对自主创新具有正的短期效应,但这种短期效应具有时滞性,一般在3年后才开始显现出来。而金融体系的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自主创新起抑制作用。
柏玲唐艳玲袁蕾
关键词:金融支撑自主创新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贝叶斯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被引量:26
2018年
基于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首先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采用贝叶斯空间滞后模型探讨了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年AQI在空间上整体具有东高西低,长江以北高长江以南低的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气污染严重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长三角城市群的江苏省、浙北地区、皖北大部分地区以及上海市。空气质量较好的冷点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四川的攀枝花以及贵州的大部分地区。②长江经济带AQI在季节上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趋势。总体而言,四季的高值集聚主要分布在鄂皖苏,低值集聚主要分布在云贵地区。③贝叶斯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模型结果证实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FDI回归系数为正,支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人口密度、公路客运量均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因素,而第三产业比重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加有利于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的改善。
柏玲姜磊周海峰陈忠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空间自相关
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7
2018年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灰霾天气持续增多,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基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长江中游城市群189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PM_(2.5)逐时监测数据,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从年、季、月尺度上分析了PM_(2.5)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年尺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浓度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明显的北部高南部低,局部地区略有突出的特征,该区PM_(2.5)浓度年均值为55.28μg/m^3,其中湖北省PM_(2.5)的年均值为三省市最高,为68.17μg/m^3;其次为湖南省,年均值为53.66μg/m^3;江西省PM_(2.5)的年均值较小,为44.01μg/m^3。(2)在季节尺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浓度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现势性,这与区域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3)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月浓度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1月份PM_(2.5)浓度最高,1~6月份,PM_(2.5)浓度呈逐步下降趋势,6~8月份,区域PM_(2.5)浓度处于"U"字的谷底。(4)NO2、CO是影响PM_(2.5)浓度的两项主控大气污染物,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则是影响PM_(2.5)浓度的两个重要气象因素。
柏玲姜磊陈忠升
关键词:PM2.5浓度气象因素长江中游城市群
空气质量指数(AQI)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指数衰减效应视角被引量:24
2018年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其中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基于中国2014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基于衰减效应的矩阵指数空间设定模型探讨了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AQI以京津冀为高值中心向周边地区呈衰减变化,污染核心区由京津冀逐渐向豫北地区和鲁西北地区扩散,年内AQI在1—9月呈现下降趋势,然后逐渐上升;(2)15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3)矩阵指数空间设定模型优于空间滞后模型,并且城市间空气污染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衰减效应;(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SO_2排放量和PM_(2.5)浓度增加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中国的空气质量.
姜磊周海峰柏玲陈忠升
关键词:空气质量指数
金融支撑与区域创新的竞争和溢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误差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区域创新需要金融体系支持,中国区域创新和金融体系呈现极大的空间差异性。本文将将金融支持体系划分为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纬度,借助空间杜宾误差模型考察了中国大陆31个省域金融支持体系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创新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研发经费投入促进了创新的提高,但地区之间存在竞争效应;研发人员投入有利于创新产出,且地区之间存在知识溢出效应。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存在差异,金融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区域创新提高,同时,由于溢出效应也带动邻近地区创新发展;金融效率较低,与创新呈现负相关关系,邻近地区金融效率变量也未能通过溢出效应推动创新发展;金融结构变量则不显著,可能反映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若干金融改革政策建议,进一步促进中国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
姜磊柏玲季民河
关键词:金融支持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作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技术创新不仅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更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创新是一个由研发、中间试用、商品化、产业化等多个阶段组成的动态复杂过程,该过程具有高投入、高凤险和高收益等特性。而技术创...
柏玲
关键词: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动态面板模型
文献传递
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文章运用面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1998-2010年我国30个省域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且以银行信贷余额、股票总市值和保费收入所表示的金融支持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从短期来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影响方向不同,银行体系规模和保险市场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作用,而股票市场规模却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负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
赵本福柏玲季民河
关键词:金融支持经济增长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