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莹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银行
  • 2篇中国农业
  • 2篇中国农业银行
  • 2篇农业
  • 2篇农业银行
  • 2篇产权
  • 1篇信贷
  • 1篇信任
  • 1篇员工持股
  • 1篇知识
  • 1篇职务发明
  • 1篇制度信任
  • 1篇人际信任
  • 1篇软信息
  • 1篇数据网
  • 1篇情境
  • 1篇权变
  • 1篇组织信任
  • 1篇网络信贷
  • 1篇默会知识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林莹
  • 3篇秦志华
  • 2篇王冬冬
  • 1篇蒋韶华

传媒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管理评论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央企业职务发明产权重组的制度创新合法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制度创新视角,以4家中央企业典型项目为案例研究对象,考察了职务发明产权重组获得合法性的机制。研究发现:(1)自上而下的职务发明产权重组需要从"形式绩效"转化为"实质绩效",这一转化面临认知障碍、操作障碍和适应障碍;(2)克服障碍的主要措施有意义建构、灵活选择和关系重塑,以此获取职务发明产权重组的认知、规范和规制合法性;(3)3种合法性的获取具有内在联系,通过序贯正向循环保障职务发明产权重组的实质绩效实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职务发明产权重组中的合法性获取模型,揭示了自上而下制度创新合法性获取的特殊机理。
秦志华王冬冬林莹
关键词:合法性机制
制度剩余情境下组织成员人际信任如何形成——基于中国农业银行制度实施的案例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的制度实施事件为例,通过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发现,组织成员之间信任的本质特征是愿意在业务协作中为特定对象承担制度风险。这是一种人际信任,与角色认同直接相关,来自交往信息真实性与交往态度真诚性,其中真诚性具有更为基础的地位,交往中的真实首先是态度的真实。研究还发现,在组织成员制度信任向人际信任转化的过程中,制度合法性的力量是转化依托,制度有效性的不足是诱发因素。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构建了以交往真诚性为关键环节的组织成员之间信任形成机理模型。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首次比较系统地说明了制度信任如何向人际信任转化,揭示了这种转化的基础不是理性博弈而是情感认同,为进一步分析认知信任、情感信任、规范信任之间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践意义在于,有助于从建立人际信任的角度解决制度剩余问题,提高组织效率。
林莹吴畏程媛
关键词:组织信任人际信任制度信任角色认同
软信息对于网络信贷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中国农业银行数据网贷的探索性案例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能够取代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的作用吗?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数据网贷为样本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从信贷软信息作用机理的角度得到了否定结论。研究发现:(1)数据网贷面临软信息处理困难,只能通过人际沟通来解决。(2)人际沟通不仅传递信息而且生产信息,可以促进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产生。(3)非标准化公认信息是一种共享默会知识,直接促进并通过理性分析促进信贷合作。(4)由于理性分析建立在非标准化公认信息基础之上,因此以理性分析为基本方法的信息技术系统不能取代承载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人际沟通系统。在上述发现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网络信贷的软信息作用机理模型,刻画了从个体经验差异性出发到合作意愿真实性的不同路径。研究指出,人际沟通中形成的非标准化公认信息只能存在于一定人际关系结构中,难以完全硬化和通过公开渠道传递,是信贷软信息的本质特征。本文深化了对信贷软信息的认识,从知识分散性的理论视角做出了进一步探讨。给出的实践提示是:商业银行内部和银企之间的人际沟通系统,作为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载体,是促进银行信贷发展的组织资源,不能被网络信贷技术取代。与此相应,商业银行发展网络信贷的优势,是利用网络技术改进非标准化信息即软信息的获取、利用与开发,从而提高而不是取消客户关系与组织人事系统的作用。
秦志华林莹吴畏王冬冬
关键词:网络信贷
产权变革与企业效益——一个内部人平均持股企业的制度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在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改造中,员工持股是一种普遍的形式,由此造成内部人平均持股的状况。本文认为,这是一种没有效率的产权安排形式,妨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改进,其结果无法以计划机制取代价格机制,达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本文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说明。指出:企业效率与经营机制直接相关,经营机制要求对于分工协作的统一指挥,统一指挥不能通过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而内部人平均持股的产权形式,容易造成分工协作与产权交易的混淆,使统一指挥难以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企业剩余权益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从剩余权益与固定权益获得者的角度对企业成员进行区分是必要的,但这种区分不能仅从产权交易中的物力资本优越性出发,同时必须考虑团队生产中人力资本的特殊地位。进而提出建议:在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中,不能仅把明晰产权关系作为目的,更要强调如何通过加强分工协作改进经营机制,并针对内部人平均持股企业的制度困难提出了解决设想。
秦志华蒋韶华林莹
关键词:员工持股产权关系股份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