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枫

作品数:45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糖尿病
  • 32篇糖尿
  • 27篇胰岛
  • 27篇胰岛素
  • 23篇胰岛素抵抗
  • 15篇脂联素
  • 15篇2型糖尿
  • 15篇2型糖尿病
  • 14篇糖尿病患者
  • 14篇病患
  • 10篇妊娠
  • 9篇妊娠糖尿病
  • 9篇妊娠糖尿病患...
  • 9篇细胞
  • 8篇血清
  • 8篇胰岛素受体
  • 8篇细胞膜
  • 8篇红细胞膜
  • 7篇血管
  • 7篇红细胞膜胰岛...

机构

  • 45篇桂林医学院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桂林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解放军181...

作者

  • 45篇林枫
  • 37篇苏珂
  • 30篇龙艳
  • 22篇于健
  • 22篇彭鹰
  • 21篇周燕
  • 14篇胡永玲
  • 10篇周素娴
  • 8篇胡璟
  • 8篇刘凌霞
  • 7篇顾颖萍
  • 6篇荀靖琼
  • 5篇石青峰
  • 4篇唐灵
  • 4篇王炎
  • 3篇马金秀
  • 3篇卢艺红
  • 3篇冼苏
  • 3篇李雄
  • 3篇刘健翔

传媒

  • 4篇华夏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临床新医...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藤碱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in低剂量治疗组和Sin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in低(30mg/kg),高剂量(60mg/kg)治疗组于术前30min分别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90min再灌注24h大鼠额顶部皮质P-选择素和ICAM-1表达,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①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h,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in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均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②Sin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③Sin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Sin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结论Sin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阶段P-选择素和ICAM-1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周素娴苏珂于健彭鹰周燕林枫李浩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青藤碱
妊娠糖尿病患者子代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子代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28例GDM患者新生儿脐静脉血清、1岁儿童空腹静脉血清和20例正常糖耐量妊娠(NGT)者新生儿脐静脉血清、1岁儿童空腹静脉血清APN、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和体重、体重指数(BMI)。结果:①GDM组新生儿脐血清APN、胰岛素水平、体重、BMI比NGT组新生儿显著增高(P<0.05),血糖比NGT组新生儿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GDM组新生儿APN与IRI、体重、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②GDM组1岁儿童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NGT组(P<0.05),GDM组1岁儿童血清胰岛素、体重、BMI较NGT组高(P<0.05);TG、LDL-c水平较NGT组高,HDL-c水平较NGT组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GDM组APN与IRI、体重、BMI呈负相关(P<0.05),与血糖无关,与血脂无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脂联素(t=2.749,P<0.05)、BMI(t=3.624,P<0.05)。结论:GDM患者子代血清脂联素水平与IR、体重、BMI有密切关系,GDM患者子代可能是代谢紊乱的高危人群,应受关注。
苏珂龙艳林枫李雄卢艺红姚军张华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
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糖尿病患者按尿蛋白水平分为两组,定量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Cys C、β2-MG、肌酐(Cr)、尿素氮(BUN)的浓度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早期组、单纯糖尿病组中Cys C、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组患者中,Cys C和β2-MG的阳性率可达50%以上,而且在单纯糖尿病组中,Cys C和β2-MG的阳性率较Cr和BUN高,水平变化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延长,病情的加重,Cys C和β2-MG的异常改变更显著(P<0.05)。结论血清Cys C联合血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较高的检出率,它们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值。
翟红艳苏珂龙艳林枫胡璟顾颖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28例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NGT)的研究显示,GDM组瘦素、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比NGT组显著升高;瘦素和孕前BMI是影响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子。
于健王炎马金秀苏珂周燕林枫胡永玲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GDMNGT
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CRP)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所选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B组)和T2DM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C组),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组),对各组脂联素、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B、C组脂联素水平均低于A组(P<0.05),C组最低(P<0.01);B、C组CRP水平高于A组(P<0.01),C组最高(P<0.01)。(2)脂联素与CIMT呈负相关(P<0.01),CRP与C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检测CRP及脂联素水平对及早发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荀靖琼苏珂龙艳彭鹰林枫顾颖萍王丙国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脂联素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个体中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研究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合并冠心病患者、无冠心病患者、正常人进行血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瘦素(Leptin)及脂联素的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合并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合并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无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与血压、TG、Leptin、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脂联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苏珂龙艳周燕林枫于健彭鹰
关键词:糖尿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冠状动脉疾病
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63例,按CIMT将其分两组:CIMT≥1mm组;CIMT<1mm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身高、体重、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计算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m组及<1mm组血清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1mm组血清APN水平低于<1mm组(P<0.01);两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1mm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于<1mm组(P<0.05)。CIMT与APN、HDL呈显著负相关,与HOMA-IR、TNF-α呈显著正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TNF-α、APN、FBG、HDL、HOMA-IR。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主要危险因子,参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关系密切。
苏珂龙艳荀靖琼宁改君石青峰彭鹰林枫顾颖萍刘凌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胰岛素抵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项目驱动教学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6
2011年
应用项目驱动教学的科研项目,开展以教师为核心,学生为主体,项目研发为主线的系统教学活动。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苏珂龙艳林枫彭鹰荀靖琼覃燕青覃小芳滕顺文韦燕
关键词:教学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关系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 (IR)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40例 2型糖尿病 (2型 DM)患者、30例正常人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 (IRT)及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血尿酸(UA)测定 ,并检测高、低亲和力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 (R1 、R2 )和高、低亲和力常数 (K1 、K2 ) ,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AI) ,应用 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型 DM较对照组 TG、CH、LDL明显升高 ,IAI显著下降 ,且 R1 、R2 、K1 、K2 明显减少 ,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 :IAI与 FINS、年龄、BMI、TG、UA呈负相关 ,与 R2 、K1 呈正相关 ,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在α=0 .0 5水平 ,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 FINS、BMI、R2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 DM患者存在明显 IR,且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密切相关。
于健苏珂龙艳唐灵胡永玲林枫刘健翔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葡萄糖耐量试验发病机制
糖耐量减退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退患者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变化,研究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抵抗(IR) 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糖耐量减退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及血脂的测定, 并检测高、低亲和力红细胞...
于健林枫苏珂周燕胡永玲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