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丈
-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汉魏六朝“郡记”考论——从“郡守问士”说起被引量:3
- 2018年
- 汉魏六朝"郡记"是记载郡内众事的官方典籍。"郡守问士"涉及的仪式性内容与"郡记"密切相关,显示出"郡记"犹如地方长官治民的行政"手册"。不仅如此,上计文书和"郡记"间记载内容的相似性,表明"郡记"的有关记载是以郡县编制的系列上计文书作为资料来源。重要的是,上计文书和"郡记"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行政系统。上计文书是上计制度的产物;"郡记"是适应于地方郡县行政层级的运作而进行编纂的,实质是郡廷控制下辖属县的各种资源,从而达致政务的正常运转。
- 林昌丈
- 关键词:汉魏六朝
- 水利、神祗与村落——以福建诏安客家陂头村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诏安县官陂镇所在地是闽南客家地区的一处山间小盆地。陂头村位于东溪的西岸,是明末钟姓迁入该地而形成的一处聚落。该村南星楼关帝庙内的三方碑刻清晰表明了水利、神祗与陂头村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客家村落钟姓陂头村的例子展现出处于特定地域中的某一村落,在形成过程中不仅是自身人户繁衍的结果,同时在与其他人群的资源争夺、公私利益的交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与他人的界限与归属。
- 林昌丈
- 关键词:水利村落
- 六朝入闽陆路交通考补
- 2022年
- 六朝闽地的区域开发,从空间上来说,和入闽的交通路线密切相关。根据诗文、地记和墓葬材料,勾勒、考释六朝时期入闽的陆路交通线。它们分别是:泉峤、柘岭道,鄱阳、建安道,临川旴水、东兴岭道,南丰、绥城道。这些道路所构建的陆上交通网络对于移民进入闽地具有重要意义。
- 林昌丈韩轲轲
- 关键词:交通路线六朝
- 明清东南沿海卫所军户的地方化——以温州金乡卫为中心被引量:10
- 2009年
- 金乡卫设立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辖蒲门、壮士、沙园三所。清初废卫为镇,改称金乡镇(金镇)。由明至清,卫所军户由单列"卫籍"的特殊群体渐次演变为普通的编户齐民,并逐步融入当地社会,这一过程,可谓为"军户的地方化"。军户的地方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明中后期,军户家庭逐步形成,军户地方化初现端倪;(2)清前期,裁并卫所,军户转为民户,屯田改为民地,军户地方化进程加速进行;(3)清中后期,军户家族形成并趋于稳定,军户与非军户融合,军户地方化最终完成。军户的地方化是东南沿海沿海卫所军户群体演变的普遍趋势,也是沿海地方社会构建的组成部分。
- 林昌丈
- 关键词:卫所军户地方社会
- 试论汉六朝闽地人群的编户化进程——以墓砖铭文为中心被引量:4
- 2019年
- 利用墓葬砖文等资料,可以将汉六朝闽地人群的编户化进程大致勾勒如下:(1)透过对闽越国工匠群体的考察,反映出当时一些越人很有可能是拥有汉名而无汉姓,更多的普通民众应只有越人的名、号。(2)作为闽地沿海地区行政据点的冶县,"遁逃山谷者"应是其设县初期的主要编户民。随着闽地确立了相对稳定的郡县行政体系,更多的闽地人群被编户入籍。同时,闽地土著人群逐步获得了具有华夏化特征的姓氏。(3)东晋南朝时期,稍成规模的移民入闽。他们定居并落籍闽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土著人群的姓氏结构,形成侨旧混杂的社会面貌。从汉唐的长时段视角观察,六朝时期则是闽地人群长期缓慢编户化、华夏化进程的开端。
- 林昌丈
- 关键词:六朝姓氏
- 宋代农田水利规章的结构及其成立--以处州《通济堰规》为中心
- 本文以《通济堰规》为例,试图对宋代农田水利规章的内容、结构及其形定过程略作分析,探究其根源,以期进一步明晰传统中国农田水利规章的实质:它究竟是官法,还是民约?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其有效性与权威性或合法性究竟源于何处?
- 鲁西奇林昌丈
- 关键词:农田水利
- “水利灌区”的形成及其演变——以处州通济堰为中心被引量:3
- 2011年
- 通济堰位于浙江丽水市莲都区碧湖盆地的堰头村,是引松荫溪灌溉的中型水利设施。通济堰灌区的形成与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1)南宋时期,建立了堰坝—干渠—石函—叶穴—斗门—槩的主要设施,奠定了通济堰"灌区"成立的基础,逐步形成"三源四十八派"的系统。(2)元明清,三源的范围不断调整,进一步的开挖添设湖塘堰等设施,通济堰灌区发生较小系列的变化,"灌区"进入缓慢演变的过程。诸多"水利灌区",可能与通济堰"灌区"相类,走过其成立及扩展、联合或者萎缩的过程。
- 林昌丈
- 试论汉六朝闽地人群的编户化进程--以墓葬砖文为中心
- 本文利用墓葬砖文等资料,试图勾勒汉六朝闽地人群的编户化进程:(1)透过对闽越国工匠群体的考察,反映出当时一些越人很有可能是拥有汉名而无汉姓,更多的普通民众应只有越人的名、号;(2)作为闽地沿海地区行政据点的冶县,'遁逃山...
- 林昌丈
- 关键词:六朝姓氏
- “通济堰图”考被引量:3
- 2013年
- "通济堰图"碑现立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詹南二司马庙内,是关于通济堰灌区的渠系示意图。此碑镌刻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重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碑面清晰,内容丰赡,反映出南宋时期通济堰灌区的整体面貌。
- 林昌丈
- 水利灌区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演变--以浙南丽水通济堰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通济堰灌区位于今浙江丽水市境内的碧湖盆地。由于灌溉用水分配、堰坝及其支渠维修、水利事务管理及运作等需要,灌区形成了系统的管理体制:(1)至迟至南宋初期,灌区依据户等高下和田亩多寡形成堰首—上田户—甲头—(?)头—叶穴头等以地主阶层为首的管理形态,其中赤历、堰簿的使用,可能借用了官府户籍赋役系统的某些渠道,但并未与赋役体系融汇,而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2)明代,灌区的管理体制表现为堰长—总正—公正制,其基础则是官府的里甲赋役系统。此种体制之形成,与地主、田户离土城居而导致灌区领导权的空缺密不可分。灌区管理体制受赋役体系影响的趋势明显加强。(3)清代以降,随着赋役制度的变革和"乡绅群体"的形成,灌区确立以"乡绅"为主体的总理、董事制。"乡绅"凭藉自身地位及官府之授权,介入"水利"事务,并通过水利秩序之建立与维系,重构地方秩序,突显自身在地方社会中的权威。通济堰灌区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演变,受到王朝国家的地方控制方式特别是赋役制度、当地土地占有方式、地方社会的内在脉络等诸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是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林昌丈
- 关键词:水利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