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中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ACE基因I/D多态性与高血压血瘀证首次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高血压病血瘀证(EH-BSS)首次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EH-BSS患者532例(EH-BSS组),高血压病非血瘀证298例(EH-non-BSS组),血压正常对照者512例(Control组),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类型。结果卡方分割显示EH-BSS组的DD频率(18.05%)高于EH-non-BSS组(11.74%)、Control组(10.74%),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危险因素后,ACE-DD型患EH-BSS的OR值为1.877(95%CI:1.140~3.088,P=0.013)。Kaplan-Meier回顾性分析,携带ACE-DD型患者在高血压病史前15年发生血瘀证首次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明显高于携带II/ID型患者(χ2=10.056,P=0.002)。结论携带ACE-DD基因型是患EH-BSS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EH病史前15年发生BSS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高。
- 魏世超骆杰伟陈慧吴小盈林慧中陈燕李德育庄文锦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高血压血瘀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PtfV1动态变化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 1)变化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预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NSTE-ACS患者905例,根据入院和出院2次PtfV 1值分为PtfV 1(-)(-)、PtfV 1(-)(+)、PtfV 1(+)(-)和PtfV 1(+)(+)4组,出院后进行24个月的随访,随访终点为出现终点事件或随访时间已满。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4组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fV 1(-)(+)和PtfV 1(+)(+)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4.7%和10.1%,PtfV 1(-)(-)组发生率最低(4.9%)。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后进行log-rank检验,4组患者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PtfV 1(-)(-)组比较,PtfV 1(-)(+)和PtfV 1(+)(+)仍是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3.548(95%CI:2.024~6.219)和2.133(95%CI:1.141~3.986),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PtfV 1持续阳性和出院时PtfV 1转为阳性,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以作为NST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 林慧中林涛胡廷英陈良龙
- 关键词:V1导联P波终末电势预后心血管事件
- 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干部医疗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308例。根据PtfV1值分为3组:PtfV1<20 mm·ms组(n=106),20 mm·ms≤PtfV1≤40 mm·ms组(n=100)和PtfV1>40 mm·ms组(n=102)。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比较3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无MACEs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30(12.5±7.2)个月。截止随访结束,PtfV1<20 mm·ms组发生MACEs 2例(占1.89%),20 mm·ms≤PtfV1≤40 mm·ms组发生MACEs 7例(占7.00%),PtfV1>40 mm·ms组发生MACEs 12例(占11.76%)。Kaplan-Meier分析表明,3组患者的MACEs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52,P=0.017),其中PtfV1<20 mm·ms组患者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PtfV1>40 mm·ms组(χ^2=8.079,P=0.004)。结论PtfV1水平与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关,可以作为ACS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 孙萌高永红李长运林慧中
- 关键词:心电图描记术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事件
- ACE和CYP11B2基因多态性联合分析与高血压病中风先兆证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高血压病中风先兆证(EH-PAS)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EH-PAS患者和与之1∶1相匹配(按性别、年龄±3岁、居住地)的无中风先兆的高血压组(EH-non-PAS组)、对照组(Control)各116例的CYP11B2-344T/C基因型,用PCR法检测ACE(I/D)基因型。结果:χ2分割后EH-PAS组ACE-DD型频率(25.00%)显著高于EH-non-PAS组(13.79%)和Control组(12.93%)(χ2=7.341,P=0.007),基因联合分析DD+TC/CC型频率分布(13.79%)高于EH-non-PAS组(3.45%)和Control组(3.45%)(χ2=12.8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以EH-non-PAS组为参照系,DD型患EH-PAS的OR值为2.303(95%CI,1.130~4.694,P=0.022),以II/ID+TT型为参比基线,DD+TC/CC型OR值为4.519(95%CI,1.368~14.928,P=0.013),OR值最大。结论:携带ACE-DD型与ACE-DD+CYP-TC/CC基因型与EH-PAS有关联,两种基因在EH-PAS发病中有协同作用。
- 骆杰伟陈慧李德育林慧中陈燕吴小盈庄文锦邓玉莲伍严安阮诗玮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高血压中风先兆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醛固酮合成酶
- 高血压血瘀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或缺失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的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EH)血瘀证组100例、非血瘀证组120例和正常对照组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高血压血瘀证组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10和0.590)高于高血压非血瘀证组(分别为0.250和0.467)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20和0.455)(P<0.05或P<0.01),高血压非血瘀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与血瘀证具有相关性,D等位基因可能是血瘀证的易感基因之一。
- 骆杰伟陈慧吴小盈林慧中陈燕李德育沈晓丽伍严安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
- 中青年美国人血清尿酸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之间关联的基于社区的横断面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美国人群中血清尿酸(SUA)与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的数据,收集1999-2004年完成心肺运动测试患者资料,采用心肺运动测试中的心率恢复(HRR)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HRR1或HRR2为受试者在心肺运动中达到峰值或症状限制时的最大心率与心肺运动测试后恢复1或2 min时的心率差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SUA与HRR1或HRR2之间的关系。结果共2968例受试者最终纳入研究,年龄18~49岁,平均(29.02±9.73)岁,平均HRR1为(11.19±7.15),平均HRR2为(29.61±11.55),平均SUA水平为(5.14±1.35)mg/dl。本研究发现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SUA与HRR1或HRR2呈负相关。多变量调整平滑曲线表明HRR1和HRR2随着SUA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上述关联在根据协变量分层的分层分析中仍存在。结论中青年美国人群尿酸和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明确相关,应重视高尿酸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估。
- 卢丽萍吴锡林钟嘉鑫陈琴林慧中罗育坤
- 关键词:血清尿酸心率恢复自主神经功能心肺运动
- ACE、CYP11B2和α-ADDUCIN基因多态性与福建汉族高血压相关性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α-内收蛋白(α-ADDUCIN)基因460G/T多态性的联合作用与福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入选福建汉族1 380例高血压患者及888例正常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3个基因的基因型,分析3个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ACE-DD+ADDUCIN-TT基因型和ACE-DD+CYP11B2-TC/CC基因型在高血压组分布频率较高(P<0.05),OR(95%CI)值分别为1.81(1.09,3.01),P<0.05;1.61(1.15,2.27),P<0.01。ACE-DD+CYP11B2-TC/CC+ADDUCIN-TT基因型在高血压组分布频率较高(P<0.05),OR(95%CI)值为2.82(1.41-5.65),P<0.01。结论 ACE-DD、ADDUCIN-TT、CYP11B2-TC/CC联合基因型与高血压发病有关。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是多个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 林慧中陈慧吴小盈陈燕李德育陈喜军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醛固酮合成酶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
- 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高血压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高血压病血瘀证(EH-BSS)的关系。方法:收集高血压病血瘀证(EH-BSS)患者532例,高血压病非血瘀证298组(EH-non-BSS),血压正常对照者512例(Control),抽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类型。结果:卡方分割后重度EH-BSS组的TC+CC频率(55.23%)高于轻度EH-BSS组(46.83%)、EH-non-BSS组(45.30%)、Control组(43.16%),有统计学意义(χ2=7.489,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以EH-non-BSS组为参照系,CYP11B2-TC/CC型患重度EH-BSS的的相对危险度(OR值)为1.589(95%CI:1.035-2.440,P=0.034)。结论:携带有CYP11B2-TC/CC基因型可能是重度EH-BSS易患因素之一。
- 魏世超骆杰伟陈慧吴小盈林慧中陈燕李德育庄文锦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高血压血瘀证醛固酮合成酶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醛固酮合酶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肾损害的关系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T/C和α-内收蛋白(α—adducin)基因460G/T多态性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604例血压正常者及1080例血肌酐(Cr)〈2mg/L高血压患者的ACE、CYP11B2、α-adducin基因多态性。用Cockcroft—Gauh(CG)公式计算的内牛肌酐清除牢(Ccr)评价肾功能,分别将血压正常和高血压组分为肾功能正常组(Ccr≥60ml/min)及肾损害组(Ccr〈60ml/min)。结果经方差分析、列联χ^2和χ^2分割检验表明,ACE、CYP11B2和基因各自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血压肾功能正常、血压正常肾损害、离血压肾功能正常与高血压肾损古4组比较:血压正常肾损害损和高血压肾损害组年龄大于血压肾功能正常组和高血压肾功能正常组,分别为(72.7±11.4)岁、(70.5±10.1)岁与(57.4±11.1)岁和(58.0±10.1)岁(均为P〈0.01),而血压正常肾损害组和高血压肾损害组、血压肾功能正常组与高血压肾功能正常组间比较,芳肆尤统计学意义(P〉0.05)。ACE—DD基因型分布频率在高血压肾损害组最高为22.6%(57/252),α-adducin TT基闪型分布频率在血压肾功能正常组最低为13.3%(68/512),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差件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其他3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YP11B2各基因型的分布印频率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随增龄.肾功能芹常增加.ACE-DD基因型与高血压肾损害相关,α—adducin—TT基因型与高血压和肾损害均相关,但未发现CYP11B2基闪多态件与肾损害的关系。
- 陈慧林慧中陈燕骆杰伟吴小盈李德育伍延安沈晓丽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醛固酮合酶肾功能不全
- 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A ngⅡ在动脉粥祥硬化形成的病理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样,它在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A ngⅡ1型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炎症、保护内皮、减少血流剪切力等作用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 林慧中陈慧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