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

作品数:54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矿物
  • 10篇地震
  • 10篇古气候
  • 10篇表生
  • 7篇吐哈盆地
  • 7篇盆地
  • 7篇极低频
  • 6篇定年
  • 6篇人工源
  • 6篇40AR/3...
  • 5篇地电
  • 5篇地震台
  • 5篇盐矿
  • 5篇盐矿物
  • 5篇裂变径迹
  • 5篇测年
  • 4篇低频
  • 4篇同位素
  • 4篇年代学
  • 4篇锆石

机构

  • 30篇中国地震局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17篇山西省地震局
  • 15篇太原大陆裂谷...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河北理工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应急管理部国...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4篇杨静
  • 15篇杨静
  • 14篇郑德文
  • 8篇陈小斌
  • 8篇陈文
  • 7篇荆红亮
  • 6篇杨莉
  • 6篇常姣
  • 5篇李大明
  • 5篇李洁
  • 5篇孙敬博
  • 5篇赵国泽
  • 5篇张斌
  • 4篇武颖
  • 4篇张拴宏
  • 4篇喻顺
  • 4篇施炜
  • 4篇韩磊
  • 4篇张聪聪
  • 3篇尹继元

传媒

  • 9篇山西地震
  • 5篇地震地质
  • 3篇地质通报
  • 2篇矿床地质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科学技术创新
  • 2篇2012年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山西科技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第十届全国同...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关于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球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定范围采集矿石样品,对矿石样品表面进行分析,并对矿石样品中的裂变径迹区域进行评估;对该矿石样品中裂变径迹区域的评估,对其进行清洗预...
杨静施炜王森张拴宏娄玉行马立成
新疆额尔宾山花岗岩侵位年龄和成因及其对南天山洋闭合时代的限定被引量:4
2016年
额尔宾山花岗岩岩体位于南天山晚古生代侵入岩带,对该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296.1±1.8Ma的年龄,为早二叠世。岩石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Si O2含量为66.96%~67.3%,富碱(Na2O+K2O=7.53%~7.97%),K2O/Na2O〉1(1.15~1.27),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Al2O3为15.56%~15.62%,Al2O3〉K2O+Na2O+Ca O,属于过铝型。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La/Yb)N=27.03~30.62)、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LREE/HREE)=18.2~20.1)、具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δEu=0.64~0.68)。微量元素判别结果显示,其具有I-A型花岗岩过渡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初步认定该岩体可能形成于南天山同碰撞向后碰撞构造体制转换时期,据此可以推测南天山洋盆闭合时限至少应该在早二叠世以前。
杨莉陈文张斌尹继元孙敬博李洁喻顺杨静袁霞
关键词:锆石U-PB测年
山西省4口井(泉)水化学特征与水氡映震效能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对山西4口水化学观测井(泉)及周边地表水进行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分析,利用Piper图、durov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研究其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得出井(泉)水岩平衡程度、热储温度、地下水循环深度及地下水补给来源详情;分析了井(泉)水氡测项映震特征,应用水氡映震效果与水岩平衡程度、地下水循环深度表现出的特征,评价了地震监测效能。评价结果显示夏县井、奇村井优于临猗井,适于开展地震水化学观测;定襄泉应用该水化学方法评价尚存不足之处,需要探索适用于该类观测泉点的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穆慧敏穆慧敏黄春玲常姣杨静杨静李民
关键词:水化学水氡地震监测
风化矿物斜钾铁矾^40Ar/^39Ar定年与Ar封闭温度被引量:1
2013年
新疆吐哈地区有色金属矿山上部氧化带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含K硫酸盐矿物-斜钾铁矾(KFe(SO4)2),含K量较高.若能应用40Ar/39Ar法测定该矿物年龄,可以研究该地区干旱化的时间、过程,从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或两极冰盖的形成演化对于该地区气候的影响.但是,吐哈地区温度可达60℃,长时间的高温是否会引起矿物中的Ar的丢失?矿物颗粒细小是否会引起矿物中的Ar的丢失?这对于矿物年龄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扩散理论,应用阶段加热的方法进行Ar的扩散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单的内生长-扩散模型模拟了可能的高地表温度和矿物颗粒大小对样品年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斜钾铁矾中Ar的扩散频率因子logD0/a2=13.71/s,活化能Ea=71.30kcal/mol,封闭温度Tc为294℃(假设冷却速率为10℃/Ma),活化能和封闭温度较高.而且,模拟结果表明斜钾铁矾形成后,在外界环境下温度和矿物颗粒大小对年龄几乎没有影响.在误差范围内重复性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斜钾铁矾适用于40Ar/39Ar定年.
杨静郑德文李大明许英霞于淑艳
关键词:封闭温度环境温度
剖面长度对大地电磁二维TM模式反演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对于大地电磁有效探测深度的研究,以往主要从频率的角度进行讨论。通过大量二维直立断层模型的反演对比研究表明,剖面长度对有效探测深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设计了一组不同断距的直立断层模型,对TM极化模式下反演剖面长度对有效探测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频带足够宽、测点足够密集的情况下,对一定深度的目标区,剖面长度的选取直接影响着反演结果。当反演剖面长度较短时,反演结果不可靠,不能正确地反映目标层深度,而当反演剖面长度增加到一定长度后,反演结果就很好且几乎不再随长度的增加而变化。对直立断层而言,若要得到同样好的反演结果,随着断距的增加,反演剖面长度也需增长。通过对模型的大量反演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一组量化的数据,对于文中所设定的模型,通过数据拟合,发现断距与所需反演剖面长度满足线性关系。该研究可在野外观测的剖面长度设计、反演结果的有效深度评价等方面有参考意义。
杨静陈小斌
关键词:大地电磁二维反演
表生明矾石族矿物40Ar/39Ar年代学及其古气候意义
表生明矾石族矿物(明矾石和黄钾铁矾)是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一类常见矿物,对其进行年代学研究能够反映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出现及向极端干旱气候转变的时间.应用激光加热40Ar/39Ar技术进行定年,一方面样品用量少,另一方面利用...
杨静郑德文李大明
文献传递
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场空间分布的计算
2022年
文中对人工源极低频(CSELF)电磁波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CSELF电磁波的空间传播区域可划分为近区、远区和波导区。在近区和远区,CSELF电磁波的传播理论与CSAMT相似,文中整理、验证了已有文献中的场强计算公式;在波导区,借鉴无线电通信技术成果,给出了地球-大气层-电离层球形谐振腔模型的CSELF电磁波近似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视化软件,实现了3种坐标系下CSELF电磁波场的计算;此外,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了CSELF在近区、远区、波导区的空间传播特征。研究表明:CSELF电磁场在近区和远区衰减很快,而在波导区衰减较慢;电场比磁场更早进入波导区;在地球模型下,在场源对极点波导区场强存在局部极大值,显示了与水平层状模型完全不同的电磁波传播特征。同时,在基于水平电偶极子源的频率域电磁测深中,远区测深主要依赖于磁场而非电场。文中研究为CSELF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计算方面的支持。
杨静杨静赵国泽
关键词:辐射场电磁测深
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化学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采集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及周边水点样品进行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利用矩形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初步分析温泉水的水质类型、水—岩平衡状态、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等,并结合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分析温泉水补给来源。研究表明,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Cl·sO4型,水—岩反应属于部分成熟水,热储温度为148.8℃,循环深度为3.91 km,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温泉为断裂型温泉。以上结果可为该台流体异常分析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为夏县地区水化研究奠定基础。
杨静杨静常姣李冬梅常姣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
吐哈盆地硫磺山铜多金属矿床表生黄钾铁矾^(40)Ar/^(39)Ar定年及对风化、地貌演化及古气候的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黄钾铁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一种常见表生含钾硫酸盐矿物,对其进行^(40)Ar/^(39)Ar年代学研究,不仅可以直接限定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时间,还可以为区域地貌形成演化和古气候演变等重大地质事件提供关键的年代学信息。本文对中国新疆吐哈盆地硫磺山铜多金属矿床氧化带中三个表生黄钾铁矾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第一次获得了始新世的风化矿物的年龄。结合已发表的年龄数据显示:在吐哈盆地,海拔较高的矿床氧化带剖面(如硫磺山矿床)记录了基岩的持续和较完整的区域风化事件,这些老的风化年龄的存在证明了剥蚀并不是均匀的,即其地貌演化遵循的是斜坡后退模型。对于吐哈盆地的古气候,这些表生硫酸盐的年龄表明:始新世以来吐哈盆地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化学风化和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干旱—半干旱气候,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时期:27.7~23.3 Ma、16.4~14.7 Ma、11~7.8 Ma,之后气候开始向极端干旱气候转变,4.1~3.3 Ma之后吐哈盆地可能已经流行大规模的极端干旱气候。
杨静郑德文陈文武颖许英霞杨莉
关键词:黄钾铁矾风化地貌演化古气候
剖面长度对大地电磁二维TM模式反演的影响
1.引言野外采集的MT资料一般是三维响应,而目前的三维反演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仍选择二维反演方法来近似解释三维数据。有关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响应的数据和反演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对于三维模型响应,TE、TE+TM模式的二维反...
杨静陈小斌赵国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