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雪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教育
  • 2篇患儿
  • 2篇疾病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病人
  • 1篇心理活动
  • 1篇心理障碍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医疗服务质量
  • 1篇医院服务
  • 1篇异丙酚
  • 1篇镇痛
  • 1篇镇痛镇静
  • 1篇整体护理
  • 1篇上呼吸道
  • 1篇上呼吸道感染
  • 1篇身心
  • 1篇身心发育

机构

  • 5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作者

  • 5篇杨雪
  • 1篇张莉
  • 1篇张绍花
  • 1篇褚海辰
  • 1篇王芹
  • 1篇张慧新
  • 1篇亓秀梅

传媒

  • 2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儿科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2005年
儿科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特的学科,一个世纪以前才从内科中分离出来,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本身绝非成人的缩影,年龄愈小与成人的差距愈大,到年长儿才与成人比较接进.儿童病人由于年龄不同、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心理活动与学习能力不同,对其采取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
杨翠娜杨雪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科学儿童病人心理活动教育内容
艾司氯胺酮对上呼吸道感染病儿骨科手术麻醉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神经阻滞对行骨科短小手术上呼吸道感染病儿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行骨科短小手术治疗儿童12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丙泊酚诱导对照组(C组)、0.5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诱导观察组(E_(1)组)、1.0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诱导观察组(E_(2)组)。3组病儿麻醉诱导后进行神经阻滞,观察进神经阻滞刺激针(T_(2))时病儿体动反应及呛咳、喉痉挛、屏气、低氧血症、低血压、苏醒期躁动等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3组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T_(2)、手术开始时(T_(3))、手术结束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3组病儿T_(2)时体动反应、围术期吸痰次数>2次及喉痉挛发生率E_(2)组低于C组和E_(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1~14.892,P<0.05);T_(1)时3组MAP比较,C组低于E_(1)、E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61,P<0.05);T_(2)时3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79,P<0.05),C组明显高于E_(1)、E_(2)组,E_(1)组明显高于E_(2)组;苏醒时间C组明显长于E_(1)、E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00,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1.0 mg/kg复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能更好提供镇静镇痛效果,保持循环稳定,并能减少呼吸道不良事件的发生。
胥娜杨雪王海彬张秀英褚海辰
关键词:氯胺酮二异丙酚呼吸道感染
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障碍与干预被引量:1
2006年
杨翠娜李娟杨雪
关键词:脑性瘫痪患儿心理障碍康复治疗主要疾病身心发育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在医院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杨雪张绍花杨翠娜
关键词:健康教育工作医院服务医疗服务质量病人教育卫生保健知识疾病知识
机械通气患儿镇痛镇静管理方案的制订及实施效果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制订机械通气患儿镇痛镇静管理方案,并检验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是干预前后对比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抽取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77例机械通气时间>24h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方案实施前,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执行镇痛镇静医嘱,定时进行舒适量表监测并记录。方案实施后,对所有患儿强化最大化人文关怀,医护人员共同制订每日镇静目标,护理人员根据舒适量表评分及戒断症状量表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药物用量。结果方案实施前,患儿镇痛药物应用总量(吗啡当量)(18.51-4-13.34)mg/kg、咪达唑仑使用总量(26.29±13.58)mg/kg及时间(137-31±104.78)h、机械通气时间(174.00±90.17)h、住PICU时间(12.28±8.86)d,方案实施后,上述指标分别为(11.46±15.97)mg/kg、(12.01±10.06)mg/kg、(99.44±47.29)h、(111.15±58.82)h、(10.88±7.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743—2.595,P<0.05);方案实施后患儿戒断症状的发生率为4.88%(2,41),比方案实施前的19.44%(7/3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940,P<0.05);方案实施后护理人员镇静评估符合率93.33%(126/135),比方案实施前的83.67%(82,98)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2,P<0.05)。结论方案以“早期镇痛,最小化镇静,最大化人陛关怀”为指导思想,力图达到镇静目标个体化、医护职责的明确化、医护沟通的连续化、药物选择及调节规范化、撤药流程程序化、评估记录常规化,并且将镇痛镇静管理列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重点项目之中,做到方案实施过程管理制度化。方案的实施提高了患儿的舒适程度,从而降低患儿应激状态、降低戒断症状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最终减少药物用量和机械通气时间。
亓秀梅王芹杨雪张莉张慧新
关键词:机械通气小儿镇痛镇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