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2篇手术
  • 2篇髓内
  • 2篇微创
  • 2篇内固定
  • 2篇股骨
  • 1篇大转子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培养
  • 1篇血肿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有效率
  • 1篇愈合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治疗
  • 1篇治疗有效率
  • 1篇伤骨科

机构

  • 10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枣庄科技职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杨锡明
  • 6篇刘志
  • 2篇王明明
  • 2篇杨猛
  • 1篇刘允
  • 1篇林峰
  • 1篇伍凯
  • 1篇王秋根
  • 1篇于蕾
  • 1篇张率功
  • 1篇马晓晋
  • 1篇于晓川
  • 1篇杜春雨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0年
目的观察和探究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将该院在2016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接诊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研究,共49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的是常规组,接受微创技术治疗的是微创组,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102.65±12.34)mL、手术时间(103.46±8.72)min、创口愈合时间(21.67±5.74)d、换药次数(10.28±4.77)次明显优于常规组(208.72±17.68)mL、(138.67±10.24)min、(30.91±8.75)d、(25.68±6.94)次(t=24.430,12.970、4.380、9.080 P<0.05);微创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0%)与常规组(91.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0,P=0.140>0.05);微创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相比于常规组(29.71%),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0,P=0.010 <0.05)。结论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较好,术中出血量少,减少了患者伤口换药的次数,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和推广价值高。
杨锡明刘志
关键词:创伤骨科微创技术传统手术创口愈合治疗有效率
二猫解毒消斑汤治疗结节性红斑50例被引量:2
2010年
王志良杨锡明马晓晋刘书珍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
经皮空心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35例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4例行经皮空心钉固定,21例行髂腹股沟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经皮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经皮组早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Majeed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第1 d、1个月经皮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经皮组Majeed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间骨折复位Matta评级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并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
杨锡明于蕾刘志
关键词:骨盆骨折骶髂关节脱位耻骨骨折经皮内固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四妙勇安汤。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收到较好疗效,症状及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魏艳杨锡明王慎娥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美洛昔康加味四妙勇安汤
加减虎潜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加减虎潜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加减虎潜丸煎剂;对照组口服三痹汤煎剂。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脊柱运动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虎潜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刘广西杨锡明项淑英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中医药疗法
初始样本转移技术在老年骨折患者血培养采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没有指定设备或程序的情况下,初始样本转移技术降低老年骨折患者血培养污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因疑似或确诊血流感染而需要采集血培养标本的400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4例,男86例,女118例,年龄61~99(81.74±7.96)岁,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90例,脊柱骨折30例,骨盆髋臼骨折12例。观察组196例,男90例,女106例,年龄为60~94(80.36±8.23)岁,上肢骨折64例,下肢骨折88例,脊柱骨折34例,骨盆髋臼骨折1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初始样本转移技术采血。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培养真阳性率和污染率,分析血培养物阳性的微生物学特征及各菌株的占比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血培养的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9,P>0.05)。观察组血培养污染率低于对照组[0.51%(1/196)比4.90%(10/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9,P<0.05)。两组污染血培养物中所分离的菌株中大部分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正菌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肠杆菌科种属,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污染患者比血培养阴性患者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物污染患者额外抽取血培养物比率[63.64%(7/11)]比血培养阴性患者[23.77%(82/345)]高39.87%,差异统计学意义(χ^(2)=7.036,P<0.05)。血培养受污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血培养阴性患者长2.97 d(95%CI 1.5~3.0 d)。结论在不影响血培养真阳性的情况下,使用初始样本转移技术可以显著减少血培养污染,而且没有相关成本。这种新颖的方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实用、安全,并且不会损害血培养的灵敏度,而无需使用昂贵的设备。
刘允邵长生宋远征刘志杨锡明
关键词:血流感染老年骨折患者
小切口微创治疗皮下血肿的方法和疗效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小切口治疗四肢皮下血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15例四肢皮下血肿患者,碰撞所致8例,摔伤所致2例,挤压所致5例,血肿最大15Ccm×17cm,最小2cm×3cm。全部患者均行小切口微创治疗,彻底冲洗后腔内注射稀释的地塞米松,加压包扎7~10d。结果随访3~12个月,最后随诊时除1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有僵硬感外,其余患者均无疼痛、肿胀、感染、关节活动受限等表现,无复发病例。结论小切口微创治疗四肢皮下血肿可取得与关节镜下手术相似的效果,避免了开放手术的弊端和并发症,并且可以早期功能恢复。
张率功刘志于晓川杨猛杨锡明
关键词:血肿小切口微创
应用打压植骨与大块植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大块植骨与打压植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将72例Schatzker分型为Ⅱ型及Ⅲ型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采用植骨时先填入少量松质骨颗粒后再用大块植骨(全层自体髂骨块)支撑,对照组打压植骨。对比两组间关节面塌陷≥2mm、≥3mm、轴向对位不良>5°的患者例数,R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骨延迟愈合、不愈合、二次植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面塌陷≥2mm的研究组患者有3例,对照组患者10例,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42);塌陷≥3mm的研究组患者1例,对照组患者4例;轴向对位不良>5°的研究组患者(n=0)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n=3)。R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中疗效优的研究组患者(n=24)明显较对照组患者(n=17)多,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42);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94.3%)高于对照组患者(86.5%)。两组间各有一例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骨延迟愈合,无骨不愈合,均无二次植骨的情况发生。结论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为Ⅱ型及Ⅲ型的患者采用植骨时先填入少量松质骨颗粒后再用大块植骨(全层自体髂骨块)支撑与打压植骨相比,有更低的高度丢失率及更好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是可行的有效办法。
刘志王明明杨锡明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手术SCHATZKER植骨
大转子再结合装置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合并冠状面骨折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估大转子再结合装置(GTR)辅助第二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合并冠状面骨折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合并冠状面骨折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接受GTR辅助PFNA-Ⅱ固定17例(GTR组),女10例,男7例,平均76.3岁;接受单纯PFNA-Ⅱ固定15例(PFNA-Ⅱ组),女6例,男9例,平均81.4岁。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GTR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Ⅱ组。32例患者术后获得平均10.3个月的随访。GTR组平均随访10.7个月(8~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6.5%,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PFNA-Ⅱ组平均随访11.8个月(9~1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40.0%,有1例患者未获得骨性愈合。GTR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轻于PFNA-Ⅱ组,两组在髋关节功能、畸形、活动范围方面评分结果相近。GTR组有1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PFNA-Ⅱ组有1例术后发生肠梗阻。结论合并冠状面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不稳定性骨折,GTR辅助PFNA-Ⅱ固定较单纯PFNA-Ⅱ固定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可能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杜春雨林峰王秋根杨锡明伍凯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冠状面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逆行髓内针治疗伴有股骨干骨折的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逆行髓内针治疗伴有股骨干骨折的股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伴有股骨干骨折的股骨髁间骨折患者分别应用Austofix股骨髁上钉32例(髓内钉组)和应用接骨板治疗33例(接骨板组)。随访8~48个月,对比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瘢痕长度;下肢力线〉5°的内外翻畸形和〉5°的轴向成角患者例数,正常下地活动后膝关节的平均活动范围(°);出现感染,内固定无松动、断裂,骨延迟愈合、不愈合、二次植骨等并发症;改良HSS评分标准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统计总体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出血量髓内钉组均少于接骨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瘢痕长度髓内钉组明显短于接骨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髓内钉组及接骨板组均无下肢力线〉5。的内外翻畸形和〉5°的轴向成角的患者。正常下地活动后膝关节的平均活动范围(°):髓内钉组为105°±8°;接骨板组为99°±11°。接骨板组有1例切口感染,两组均无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无骨不愈合,均无二次植骨的情况发生。两组均出现1例延迟愈合,接骨板组l例发生接骨板断裂。髓内钉组及接骨板组改良HSS评分标准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髓内钉组膝关节功能改良HSS评分优良率(93.7%)明显高于接骨板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髓内钉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中很满意及满意率为(93.7%)明显高于接骨板组(72.7%)。结论逆行髓内针治疗伴有股骨干骨折的股骨髁间骨折同接骨板治疗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小手术瘢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有更高的总体满意度。
刘志杨猛王明明杨锡明
关键词:股骨髁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髁上钉髓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