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院前急救
  • 3篇急救
  • 2篇死亡病例
  • 2篇病例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器
  • 1篇饮食
  • 1篇饮食结构
  • 1篇引流
  • 1篇院前死亡
  • 1篇院前死亡病例
  • 1篇术中诊断
  • 1篇徒手心肺复苏
  • 1篇骤停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机构

  • 5篇河北省保定市...

作者

  • 5篇杨金兰
  • 4篇郭兴
  • 3篇王红卫
  • 2篇卫常安
  • 1篇张昭原
  • 1篇酒春惠
  • 1篇李晓虹
  • 1篇杨惠玲
  • 1篇田丽君
  • 1篇王会宾
  • 1篇张召原
  • 1篇马良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0~2010年保定市120院前急救疾病谱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2000~2010年保定市120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对2000、2005、2010年保定市区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诊时间、急诊诊断及主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3个年度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对比,发现2000~2010年十年间保定市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疾病构成、高发月份及时间段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论:院前急救工作应根据疾病谱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郭兴杨金兰卫常安王会宾马良
关键词:院前急救疾病谱
2000至2010年保定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变化规律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的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院前急救的疾病谱亦随之发生改变,而院前死亡的病例特点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为了解本地区院前死亡病例的变化及规律,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降低院前急救病死率。作者整理了2000至2010年保定市急救中心院前死亡病例资料,并选取了2000、2005、2010年3年院前死亡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酒春惠杨金兰郭兴王红卫张昭原
关键词:院前死亡病例院前急救饮食结构病例特点急救水平
2010年保定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保定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降低院前急救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保定市区2010年1~12月拨打"120"电话进行院前急救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率为5.27%,男女比例为2.02∶1.00,死亡率最高年龄组为70~79岁组;导致院前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猝死及原因不明、创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每天6∶00~10∶00为院前死亡高发时段,第一、四季度院前死亡病例明显多于二、三季度。结论:医务人员可根据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合理配置急救资源,并对易感人群进行宣教,以减少院前死亡发生率。
郭兴杨金兰张召原王红卫杨惠玲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行病学
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在颅脑损伤术中诊断腹部损伤14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在颅脑损伤术中诊断腹腔脏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2月,对1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需要急诊行开颅手术的患者,采用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根据引流液的外观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腹部损伤的诊断和术中病情观察。结果灌洗结果阴性3例,阳性11例;行剖腹探查术9例,无阴性探查。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需要急诊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在诊断遇到困难时,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是可靠的检查方法。
郭兴杨金兰
关键词:腹腔灌洗颅脑损伤
萨勃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加强复苏461例效果比较被引量:33
2011年
心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而CPR患者生存率和自主循环恢复(R()SC)与冠状动脉(冠脉)再灌注有关,其中胸外按压是再灌注压改善的重要决定因素.传统的CPR因医务人员的技术、体力等因素可影响按压的效果,而萨勃复苏器、复苏床、复苏背心等多种机械CPR装置的使用能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及通气量,提高脑灌注.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显示,机械CPR装置能提高CPR的成功率.
卫常安杨金兰王红卫田丽君李晓虹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器徒手心肺复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