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春

作品数:13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肌电
  • 6篇电信号
  • 6篇信号
  • 6篇面肌
  • 6篇肌电信号
  • 6篇肌肉疲劳
  • 6篇表面肌电
  • 6篇表面肌电信号
  • 4篇信号特征
  • 4篇肌肉
  • 2篇电图
  • 2篇肌电图
  • 2篇SEMG信号
  • 1篇等速运动
  • 1篇血乳
  • 1篇血乳酸
  • 1篇运动后
  • 1篇运动性
  • 1篇运动性肌肉疲...
  • 1篇运动员

机构

  • 10篇浙江大学
  • 4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江苏省体育科...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作者

  • 13篇杨红春
  • 7篇王健
  • 3篇张海红
  • 2篇王明暄
  • 1篇袁鹏
  • 1篇戴慧寒
  • 1篇马继政
  • 1篇王笃明
  • 1篇方红光
  • 1篇刘加海
  • 1篇朱嘉瑞
  • 1篇楼中平

传媒

  • 3篇体育科学
  • 1篇体育与科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省第十四...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行车运动员髋、膝、踝关节肌肉力量及其相互协调性研究
<正>1前言自行车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已然十分广泛和深入,众多意见认为自行车运动是限于矢状面内的髋关节固定位坐姿骑行运动。在自行车竞技运动中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运动学主要研究姿态、坡度和踏蹬频率等技术最优化问...
袁鹏王明暄杨红春
文献传递
永磁旋转磁场加快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度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永磁旋转磁场对人体剧烈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消除速度以及肌肉抗疲劳和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完成3次Wingate无氧功率负荷试验,30min恢复期内分别在有磁(实验组)与无磁(对照组)干预条件下保持静态休息。检测恢复期血乳酸浓度、Wingate无氧功率和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率的恢复。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磁处理和恢复时间对恢复期血乳酸浓度变化的主效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磁处理因素F=8.34,P=0.005;恢复期时间因素F=16.05,P=0.000);t检验结果表明,恢复期实验组(0.40±0.10)和对照组(0.32±0.13)血乳酸消除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2.95,P=0.011);但两组受试者Wingate无氧功率测试的评价参数PP、MP和△P和恢复期30min后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过程中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永磁旋转磁场能够明显加快剧烈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度,但对于以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斜率表示的肌肉抗疲劳能力以及以PP、MP和△P表示的机体无氧运动能力的恢复却无显著作用。
王健杨红春楼中平朱嘉瑞
关键词:血乳酸无氧运动能力
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被引量:23
2004年
观察不同强度静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sEMG信号变化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活动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静态运动负荷诱发上肢肘关节屈肌和下肢膝关节伸肌收缩,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和上肢三角肌前部的AEMG和MPF均值明显小于健侧,运动负荷对各组观察肌肉MPF时间序列曲线斜率变化均无明显实验效应。结论:静态运动负荷条件下脑卒中患者患侧肌肉sEMG信号活动的振幅降低,频率下降。
戴慧寒王健杨红春张海红
关键词:脑卒中四肢肌肉表面肌电图
最大等长收缩过程中及恢复期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了解sEMG信号在运动诱发的疲劳恢复期内的规律,本研究以肱二头肌持续最大收缩至肌力下降到初始值的50%以及恢复期120秒内不同时刻获得的sEMG信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方法(FFT和RQA)计算出AEMG、MF和Determ%这些指标以及肌力(MVC)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等长收缩过程中,AEMG迅速增加然后呈线性递减,MF从收缩的一开始一直呈现出线性下降的变化模式,而Determ%除了第1个值显著大于第2个外,其余表现出线性递增的变化模式。在恢复期内,AEMG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MF随着和Determ%均表现出良好的恢复趋势。MF和Determ%为半时恢复期为12.9和5.2秒,显著低于MVC的19.2秒。在恢复期内没有出现在等长收缩过程中的第1段信号的Determ%大于第2段信号的情形。研究提示,sEMG信号可能更主要受CNS对肌肉控制策略的影响,Determ%的变化可能揭示包含肌肉功能状态的生物学信息。
王明暄杨红春
关键词:表面肌电信号快速傅立叶变换
等长运动负荷诱发肌肉疲劳后恢复期sEMG信号变化规律研究
了解等长收缩诱发疲劳后恢复期sEMG信号的变化的规律以及最大肌力的恢复情况.方法:采用线性和非线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方法,对肱二头肌40%、60%、80%和100%MVC四个不同强度组持续等长收缩的过程中及恢复期的sEMG信...
杨红春
关键词:表面肌电
文献传递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非线性信号特征被引量:61
2005年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强度等长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 EMG非线性信号变化特征及其与肌肉运动耐力的关系。10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本次实验。采用4 0 %、6 0 %和80 %MVC强度的等长运动试验诱发肱二头肌疲劳,同步采集该肌肉s EMG信号并进行非线性C(n)和% DET和线性MPF分析。研究发现1)肌肉疲劳过程中s EMG信号的MPF和C(n)呈单调递减型变化,而% DET呈单调递增型变化;2 )不同强度运动负荷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MPF、C(n)和% DET变化率具有明显的运动强度依赖性并与肌肉耐力运动成绩高度相关;3)以% DET变化率反映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PF和C(n)。
王健方红光杨红春
关键词:肌肉疲劳表面肌电信号
基于准稳态信号的动态肌肉疲劳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改进非稳态sEMG信号的分析方法,探讨动态肌肉疲劳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方法:12名男性被试进行40次180°/sec肘关节等速屈伸运动,记录肱二头肌sEMG信号,将主动收缩期和拮抗收缩期信号进行分离和重组处理,计算并观察未处理前原始信号、处理后主动收缩期及拮抗收缩期信号的线性指标AEMG、MPF和非线性指标C(n)、DET%变化。结果:处理后的sEMG信号基本符合稳态信号的特征;处理后主动收缩期sEMG信号指标MPF、C(n)和DET%与屈肘峰力矩之间的相关性较之处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DET%与屈肘峰力矩相关的增加非常显著;主动收缩期和拮抗收缩期MPF、C(n)与DET%变化趋势一致,肱二头肌作为主动肌收缩时sEMG信号的C(n)较低,而作为拮抗肌收缩时C(n)则较高。结论:传统对静态sEMG信号进行连续分析的方法不适于动态sEMG信号。对动态sEMG信号进行适当的分离组合处理,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杨红春王健王笃明
关键词:SEMG信号等速运动肌肉
肱二头肌离心和向心收缩的肌电信号特征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线性分析指标平均振幅、平均功率频率和非线性分析指标Lempel-Ziv复杂度、确定性线段百分比,分别对在5、10和15 kg 3种负荷水平下肱二头肌离心和向心收缩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表面肌电信号的线性和非线性指标的均值在离心和向心2种收缩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振幅和确定性线段百分比的均值在3种负荷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平均功率频率和Lempel-Ziv复杂度的均值在3种负荷水平间无显著差异.线性和非线性指标的斜率在3种负荷水平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离心和向心2种收缩类型间仅有平均振幅存在显著差异(P<0.001).实验结果为在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的疲劳相关性指标的变化具有非疲劳特异性的观点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张海红王健杨红春
关键词:表面肌电信号肌肉疲劳肱二头肌
突发性强声刺激诱发神经肌肉下意识反应优先效应
杨红春
关键词:表面肌电神经肌肉
等长收缩诱发肌肉疲劳及恢复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变化规律被引量:14
2005年
运用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强度等长收缩诱发局部肌肉疲劳及恢复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electromyogram,sEMG)特征的变化规律,探讨影响sEMG信号变化的可能原因和机制。结果显示,在肱二头肌疲劳收缩过程中,sEMG的特征指标平均肌电值(averageEMG,AEMG)、平均功率频率(meanpowerfrequency,MPF)、Lempel-Ziv复杂度(Lempel-Zivcomplexity,C(n))和确定性线段百分数(Determinism%,%DET)的变化具有良好的规律性。恢复期AEMG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MPF、C(n)和%DET在恢复期2秒即开始显著恢复,在前10秒恢复很快,随后恢复速度变慢。恢复初期sEMG信号特征的快速变化提示中枢控制因素可能发挥更大作用。
杨红春王健张海红
关键词:表面肌电复杂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