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立群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瘢痕
  • 2篇瘢痕疙瘩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治疗疗效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内注射
  • 1篇皮损
  • 1篇皮损内
  • 1篇皮损内注射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治疗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评估
  • 1篇高压液相

机构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篇杨立群
  • 2篇陈晓栋
  • 2篇姚晓东

传媒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非标记定量技术研究瘢痕疙瘩的蛋白质组学特点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联合应用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技术,寻找瘢痕疙瘩组织表达的差异蛋白,探索其蛋白质组学特点。方法选取非家族性瘢痕疙瘩患者病变组织为实验组,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分别提取两组蛋白质,经溶液内酶解获得肽段,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和DeCyderMSTM软件进行非标记定量和蛋白质差异统计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共鉴定到570个有显著性差异的肽段(P〈0.05),对应12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差异表达超过1.5倍的蛋白质293个,124个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上调,169个表达下调。结论非家族性瘢痕疙瘩患者病变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存在蛋白质表达差异。
杨立群陈晓栋姚晓东
关键词:瘢痕疙瘩蛋白质组学串联质谱法
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治疗疗效评估方法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索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的评估方法,以便于临床准确有效地评估瘢痕疙瘩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09年12月确诊为瘢痕疙瘩患者223例,对患者进行复方倍他米松皮损内注射治疗。以体积、硬度、痛痒觉、外观自我评价4项因素为研究指标,制定出瘢痕疙瘩注射疗效评估方法。然后采用该评估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新收集的145例瘢痕疙瘩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验证评估方法的合理性。结果:对145例瘢痕疙瘩患者数据应用该疗效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各组例数分布均呈正态性分布趋势。各组间体积、硬度、痛痒觉、自我评价4项指标比较P值分别为0.001、0.030、0.01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以上指标为评价瘢痕疙瘩疗效的重要因素;而各组间年龄、性别、家族史、病程因素比较P值分别为0.975、0.225、0.489、0.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治疗疗效的评估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客观准确,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瘢痕疙瘩患者的注射治疗疗效进行评估。
姚晓东陈晓栋杨立群
关键词:瘢痕疙瘩注射治疗疗效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