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梅

作品数:26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星点设计
  • 6篇效应面法
  • 6篇挥发油
  • 5篇丹参
  • 5篇星点设计-效...
  • 4篇丹酚酸
  • 4篇丹酚酸B
  • 4篇水提
  • 4篇酚酸
  • 3篇饮片
  • 3篇提取物
  • 3篇凝胶
  • 3篇凝胶膏剂
  • 3篇基线
  • 3篇膏剂
  • 3篇峰形
  • 2篇丹参提取
  • 2篇丹参提取物
  • 2篇丹参饮
  • 2篇丹参饮片

机构

  • 26篇成都中医药大...
  • 6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杨秀梅
  • 15篇欧小群
  • 13篇韩丽
  • 12篇黄勤挽
  • 9篇杨明
  • 8篇谭茂兰
  • 7篇张定堃
  • 7篇黄娟
  • 6篇张超
  • 4篇罗晓红
  • 4篇伍振峰
  • 4篇王瑾
  • 3篇汤朝晖
  • 3篇李炜弘
  • 3篇陈晓东
  • 3篇张芳
  • 1篇张玉莉
  • 1篇秦春凤
  • 1篇李鹏
  • 1篇李剑

传媒

  • 6篇中成药
  • 5篇中药与临床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7
  • 9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苦参方的醇提工艺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化苦参方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K(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和)提取率及干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选择合适的拟合方程模型,采用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65%乙醇,提取2次,每次2.5 h,总评"归一值"实测值与预测性偏差为-2.26%,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2=0.949 9。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良好。
张超韩丽张芳张定堃杨秀梅张喻娟
关键词:苦参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醇提工艺
广陈皮及其近缘品种挥发油成分的比较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比较分析广陈皮及其近缘品种鲜果皮挥发油成分并寻找其特征成分。方法收集包括广陈皮(茶枝柑)、陈皮(红橘)和金橘等11种品种鲜果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挥发油的成分,对所有样品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测鲜果皮挥发油均以柠檬烯为主要成分,同时含萜品烯、异松油烯和芳樟醇萜烯烃类化合物。聚类分析结果与鲜果皮品种分类结果一致。结论与其他陈皮近缘品种果皮比较,广陈皮(茶枝柑)挥发油中含有特有成分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柠檬烯的相对含有量最低,而萜品烯相对含有量最高,可作为广东新会陈皮的鉴定依据。
欧小群王瑾李鹏黄勤挽杨秀梅谭茂兰
关键词:金橘挥发油
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参方中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参方(苦参和荆芥)中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对提取的影响,筛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实验数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输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12倍量水,浸泡1 h,水蒸汽蒸馏提取6 h,检验样本的网络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结论 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不需要增加试验次数,就能分析苦参方中荆芥挥发油提取因素变化规律和寻找最佳参数。
张超韩丽杨秀梅张喻娟张芳杨明
关键词:荆芥挥发油正交试验
一种栀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栀子的提取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取栀子,加水,减压条件下,于50℃沸腾提取,合并提取液,即可。本发明还提供了栀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栀子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栀子提取物能在低温沸腾动态条件...
韩丽杨明黄娟张定堃杨秀梅陈晓东
文献传递
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验证及稳定性考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考察其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优选包合工艺。使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1 m L姜黄挥发油与8 gβ-环糊精进行包合,包合时间1.5 h,包合物温度50℃。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结果表明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并具有一定的抗光照、热、湿稳定性。结论:试验优选的包合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且包合过程对挥发油成分无影响。
张超韩丽欧小群张芳杨秀梅郝月莆
关键词: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稳定性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加味圣愈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加味圣愈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方法:以聚丙烯酸钠、甘油、甘羟铝、提取物为考察因素,以初黏力、持黏力、感官评分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拟合二次项方程,绘制三维效应面图,选取最佳基质处方。结果:最佳基质处方为聚丙烯酸钠甘油-甘羟铝-中药浸膏-CMC-Na-微粉硅胶(0.52:2.75:0.02:2.26:0.3:0.2)。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加味圣愈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杨秀梅黄勤挽欧小群谭茂兰汤朝晖李炜弘
关键词:星点设计
分散片常用辅料粉体学参数的测定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药分散片辅料微晶纤维素(MCC)、交联聚维酮(PVPP)、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羧甲基淀粉钠(CMS-Na)、微粉硅胶的性质以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微观形态、休止角、密度及溶胀性等粉体学参数掌握辅料的个性特征;通过微粉硅胶配伍前后辅料崩解性能的变化以及微粉硅胶不同加入方式对4种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证明微粉硅胶研磨改性缩短分散片崩解时间的普适性。结果:CMS-Na为表面光滑的规则球状颗粒,粒径与比表面积小,流动性与填充性较好,可压性较差;PVPP为多孔不规则团块状,比表面积与微孔面积大,吸附性与可压性好,流动性与填充性差。L-HPC与MCC形状不规则,可压性好,流动性与填充性一般。微粉硅胶呈多孔球状结构,粒径很小,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极大。配伍低剂量微粉硅胶后,各种辅料的崩解时间明显缩短;当微粉硅胶作为填充剂加入时,分散片崩解时间变化规律不一致,当微粉硅胶作为改性剂加入时,4种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均缩短,且明显小于原处方及作为填充剂加入。结论:通过微粉硅胶研磨改性,能使提取物的比表面积增大、润湿性及吸水性增强,形成利于崩解的微环境,显著降低崩解时间;且这种效应不是通过调整辅料用量来实现的。
韩丽张定堃秦春凤李剑杨秀梅杨明
关键词:中药分散片
藏药藏菖蒲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藏药藏菖蒲挥发油的成分,为藏菖蒲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含量,联用MS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化学成分。结果:藏菖蒲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1种化合物,鉴定出31种,其中细辛脑(即β-细辛醚)含量最大。结论:藏菖蒲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欧小群罗晓红江吉村黄勤挽杨秀梅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加味圣愈汤的水提工艺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加味圣愈汤的水提工艺。方法:以经醇提后的药渣为原料,并以溶剂倍数、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多糖含量及干膏收率的总评"OD"值为评价指标,拟合二次项方程,绘制三维效应面图,选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倍数为10倍,提取2次,每次2h。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加味圣愈汤的水提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杨秀梅黄勤挽欧小群谭茂兰汤朝晖李炜弘
关键词:星点设计
祛斑凝胶膏剂的药学研究
祛斑凝胶膏剂由人参、白芷、黄芪、三棱、白及、珍珠六味中药制备而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的功效,用于黄褐斑的治疗。本课题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将医院临床验方制成凝胶膏剂,并对该制剂进行临床前药学部分研究。...
杨秀梅
关键词:黄褐斑中药制备临床验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