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河林

作品数:46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理学
  • 14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散射
  • 11篇雷达
  • 10篇电磁
  • 9篇雷达散射
  • 9篇雷达散射截面
  • 7篇超材料
  • 6篇电磁散射
  • 6篇吸波
  • 5篇矩量
  • 5篇矩量法
  • 4篇物理光学
  • 4篇RCS
  • 3篇电场
  • 3篇电磁参数
  • 3篇电磁散射分析
  • 3篇折射率
  • 3篇天线
  • 3篇左手材料
  • 3篇吸波材料
  • 2篇电场积分方程

机构

  • 44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武汉大学
  • 4篇喀什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喀什师范学院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电磁兼容性国...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河西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45篇杨河林
  • 7篇温定娥
  • 7篇夏应清
  • 5篇刘武
  • 4篇鲁述
  • 4篇肖婷
  • 4篇唐妍梅
  • 4篇黄晓俊
  • 3篇余泽太
  • 3篇徐鹏根
  • 3篇程用志
  • 3篇贺昌辉
  • 2篇田原
  • 2篇曹芙蓉
  • 1篇李志扬
  • 1篇刘晓东
  • 1篇唐成春
  • 1篇田化梅
  • 1篇董光兴
  • 1篇马宁

传媒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微波学报
  • 4篇物理学报
  • 4篇高等函授学报...
  • 3篇大学物理
  • 3篇2007年全...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全国电磁兼容...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电子技术(上...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现代雷达
  • 1篇舰船电子工程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雷达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纳米管的多光谱兼容衰减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重点研究碳纳米管的紫外-可见-红外多光谱兼容衰减特性。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激光散射、电子显微镜(SEM)等现代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碳纳米管的添加剂、质量浓度、结构与多光谱兼容衰减特性的密切联系,并探讨了调控多光谱衰减的新原理和新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和浓度的碳纳米管流体的紫外-可见光谱差别很大。质量浓度为0.04g·L^-1时,粒径为30-50nm的碳纳米管样品在265nm紫外衰减的消光系数为7.825m2·g,透光度为4.4%,紫外吸收光谱衰减为90%以上。验证了样品吸光度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浓度是线性相关的。该碳纳米管在红外光谱范围的兼容衰减特性良好,碳纳米管薄膜厚度为0.1imm时,测量光路中碳纳米管的质量为0.349mg,粒径为30~50nm碳纳米管与液体石蜡复合样品在4.0~6.25μm和7.0~16.7μm红外吸收光谱衰减在90%以上。
肖婷杨河林张国平雷丽文曾繁清
关键词:碳纳米管消光系数
基于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的可调谐慢光器件
2023年
提出并设计了一款能够调控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超材料,其单元结构由矩形开缝谐振环和加载变容二极管的开缝金属线组成。当调节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时,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中谐振峰频率会随着电容值的减少往低频方向移动,且对应的幅度值逐渐降低;当电容值降至0.79 pF时,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消失。通过表面电流分布、双谐振子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对其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超材料可调谐功能的有效性。通过计算该超材料在不同电容值下的群时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慢光效应,因此在设计可调谐的慢光器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沈钊阳张清河杨河林向天宇
关键词:超材料电磁诱导透明可调谐等效电路
圆环结构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提出了两种圆环型微波电谐振结构,这两种谐振结构分别与金属线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电磁耦合单元,对正入射的电磁波产生谐振响应并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通过对两种耦合单元的电磁仿真和优化计算使其各自获得最佳的吸波性能.在微波段8—12GHz利用自由空间法对这两种耦合结构的电磁特性(即反射系数S11和透射系数S21)进行实验测量,在10.7GHz和10.07GHz吸收率分别达到95%和98%以上.
程用志肖婷杨河林肖柏勋
关键词:吸收率阻抗匹配
谐振区三维金属体的电磁散射分析
电场积分方程(EFIE)结合矩量法可用于处理任意形状金属导电体的电磁散射。本文用三角形面元对物休的表面进行剖分,面元上的电流分布用子域基函数表示, 用伽略金法求解电流系数,计算了在平面波照射下导电金属球、立方体、船模型在...
温定娥杨河林鲁述
关键词:电场积分方程矩量法雷达散射截面
文献传递
有限长导体棒的电荷分布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有限长导体棒电荷面密度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说明,有限长带电导体棒面电荷分布不仅与导体表面的曲率半径有关,还与导体的总体形状以及导体周围环境中其他导体的分布有关.
唐妍梅杨河林
关键词:电荷面密度
超电大复杂目标RCS缩比模型预估方法被引量:13
2003年
本文提出用缩比模型计算超电大目标雷达散射截面 (RCS)的理论。通过对复杂目标近远场电磁散射理论模型的分析得到 ,目标的雷达截面和目标的几何尺寸及工作波长有关系。当电尺寸相同时 ,目标雷达散射截面和其几何尺寸的平方成正比。缩比模型计算既适用于近场 ,也适用于远场。
夏应清杨河林鲁述刘武
关键词:预估方法雷达散射截面缩比模型雷达目标RCS
含有偏心球形微粒介质球的有效介电常量被引量:1
2009年
对于处在均匀外电场中含有偏心球形微粒的介质球,利用分离变量法求出球内外的电场,给出了球外电偶极矩和电四极矩的近似表达式.首次引入含有偏心球形微粒介质球的有效介电常量,它不同于同心多层介质球的等效介电常量,不仅与介质球内的介质有关,而且与球外介质有关.数值结果显示了有效介电量数随偏心距和球外介质介电常量的变化情况.
杨河林肖婷
关键词:偏心距
复杂目标近场散射特性的预估计算被引量:5
2003年
建立了用物理光学计算复杂目标近区散射特性的理论模型,利用像素法及面片法计算了典型形体及几种复杂目标近区RCS.结果表明复杂目标近区RCS特性与其远区相比有很大不同,近区RCS特性要复杂得多.这项研究在现代战争中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夏应清杨河林徐鹏根刘武
关键词:近场
基于动态RCS的舰船雷达回波仿真与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研究电大复杂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及雷达回波模拟仿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物理光学法(PO)和弹跳射线法(SBR)设计了一款仿真软件,综合考虑海杂波和噪声的作用,计算舰船动态RCS及雷达回波。针对3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船模计算RCS值并仿真分析这些船模在不同场景下的雷达回波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设定RCS均值的方法,动态RCS计算方法更适合在复杂的海面情况中识别目标特性并提取有效信息。研究结果可为雷达系统仿真中的目标识别及电磁隐身技术提供可靠计算方法。
朱雪慧余泽太覃潇潇杨河林
关键词:雷达散射截面雷达回波物理光学法
海况对海面目标雷达回波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海面自身随机多变的特性会对海面目标的雷达回波信号检测产生重要影响。文中利用分形方法对海面建模仿真,模拟了五种不同的海况,基于雷达工作原理设计了一款雷达视频回波信号仿真软件,提高了仿真的逼真度和实时性。针对雷达散射截面(RCS)不同的舰船目标模拟仿真雷达回波,研究了海况对海面目标雷达回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况等级的增加,海杂波噪声信号增强,RCS 相对较小目标的雷达回波会逐渐被海杂波淹没。海面目标雷达回波仿真软件既能用于分析海面及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同时,在目标检测与识别中会有重要应用价值。
覃潇潇朱雪慧余泽太杨河林
关键词:雷达回波海杂波海面目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