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双头螺栓
  • 2篇汽车
  • 2篇螺栓
  • 1篇底板
  • 1篇底座
  • 1篇悬架
  • 1篇整改
  • 1篇双连杆
  • 1篇特性参数
  • 1篇推力杆
  • 1篇扭振
  • 1篇扭振减振器
  • 1篇汽车部件
  • 1篇前束
  • 1篇强度分析
  • 1篇主观评价
  • 1篇转轴
  • 1篇阻尼
  • 1篇阻尼力
  • 1篇网络

机构

  • 7篇安徽交通职业...
  • 3篇安徽江淮汽车...

作者

  • 8篇杨丽群
  • 3篇戴声良
  • 2篇程章
  • 1篇潘希姣
  • 1篇杨子平
  • 1篇丁舒平
  • 1篇胡春波
  • 1篇梁媛媛
  • 1篇赵勇
  • 1篇龙道江
  • 1篇杨浩
  • 1篇王高磊
  • 1篇吴明华

传媒

  • 3篇宿州学院学报
  • 2篇汽车工程师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PSA车型的FULL-CAN车载网络电气架构技术演变分析与研究
2016年
介绍FULL-CAN网络从AEE2004-2007电气架构到AEE2010电气架构的技术演变,指出电气架构演变的主要特征和原因,并对当前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做出展望,分析结果对于理解汽车局域网络技术、更快地分析判断汽车网络故障有较好指导作用。
程章杨丽群
关键词:特性参数
乘用车底盘调校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底盘调校开发流程,掌握关键的调校方法和工具,以某商务车为例,研究了底盘调校的过程与方法。将目标设定、分析计算和主观评价三大方面结合起来运用到某商务车底盘调校过程中,从仿真分析和理论计算开始,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对整车进行调校,取得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座舒适感。试验结果应用于弹簧稳定杆及减振器阻尼力的调试工作,能高效地达到所设定的目标,为自主汽车厂开展底盘调校工作提供参考。另外,MPV调校经验也可为其他类型乘用车的底盘调校提供参考。
杨丽群程章
关键词:侧倾阻尼力主观评价
汽车加速扭转共振问题的整改
2014年
为解决汽车加速扭转共振问题,探讨了某款柴油车在1700 r/min左右产生的扭振和共鸣声的机理,可通过改变相关件的扭振频率及增加扭振阻尼来解决此问题。在没有双质量飞轮的情况下,最终通过调整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刚度和阻尼,以及与传动轴挠性联轴器的组合运用,消除了该车型的扭振问题。结果表明,扭振是由系统共振引起,在扭振的源头采取对策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戴声良杨丽群
关键词:扭振扭振减振器离合器挠性联轴器
后横向推力杆失效分析与改进被引量:1
2014年
五连杆非独立悬架的后横向推力杆在弯道和坑洼多的off-road路面上试验时出现弯曲现象。从结构力学计算截面系数,进而进行CAE屈曲强度和复合工况下的应力值分析以及固有频率分析,找到后横向推力杆失效的原因。最终提出将横截面由原来U型的冲压件改成圆钢的优化设计方案。台架疲劳试验及整车振动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横向推力杆强度更高,疲劳性度大幅提升,杆子固有频率的变化也未放大后悬架的共振。结果显示,提升悬架连杆强度最重要的方法是增大连杆的截面系数,这对解决类似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丽群
关键词:强度分析固有频率
扭转梁的刚度和疲劳实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设计了一种新的扭梁扭转刚度测试台架和装夹方式,提出了带衬套和不带衬套两种测试方法测定刚度扭转梁,测试结果表明,不带衬套的焊接总成扭转刚度比带衬套的总成扭转刚度高22%左右。开发和建立整车受力计算模型,解析出扭转梁悬架四大工况的轮心处各向力,并用于扭梁的疲劳实验。提出扭梁后悬架总成的反向轮跳疲劳、同向跳动疲劳、侧向力、纵向力四大常用的疲劳实验工装设计和实验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判断标准。
杨丽群戴声良
关键词:刚度
一种汽车及其副车架衬套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副车架衬套安装结构,包括连接于车架的三角加强板和连接于副车架的衬套,还包括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包括衬套段、加强板段和连接所述衬套段和所述加强板段的法兰,所述衬套段穿过所...
戴声良杨丽群吴明华王高磊赵勇龙道江胡春波杨子平杨浩梁媛媛
文献传递
一种汽车车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两个第一滑槽均通过其内部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内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通过其内部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有隔板,两个支...
杨丽群潘希姣丁舒平
文献传递
后前束连杆强度设计
2014年
提高后前束杆的强度,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文章从结构力学计算和CAE强度分析着手,找出了某双连杆后独立悬架前束连杆断裂的原因,并提出将双头螺栓的结构改进为六角套管的设计方案。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前束连杆,强度相对原设计提升1倍,疲劳强度大幅提升,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戴声良杨丽群
关键词:双头螺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