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蒸民
- 作品数:22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皖南事变研究的新进展──简评房列曙著《皖南一九四一》被引量:2
- 2001年
- 简评通过与以往有关皖南事变研究论著比较,认为房列曙著《皖南一九四一》对皖南事变的研究有三点新的进展:(一)对皖南事变中一些有争议的重大史实及许多具体史实,作了考证、辨证,使事变的叙述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二)在此基础上,对新四军主要负责人项英在事变前及事变中的功过,作出了更加客观公正的评论;(三)对皖南事变经过的叙述也比以往完整等等。微感不足的是,该书在对事变的宏观把握及交待上,似嫌不够。
- 杜蒸民
- 关键词:新四军皖南事变
- 胡适与墨学被引量:1
- 1992年
- 墨学,在战国时代,是与儒学并称的“显学”。但是,到汉武帝时,墨学已成为“绝学”。以至《史记》仅以:“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23字记其生平事迹。 二千年来,对于墨子和墨学,除西晋鲁胜作过《墨辩注》。
- 杜蒸民
- 关键词:墨学《史记》战国时代墨子《墨辩》汉武帝
- 关注时代与史学的思考——朱政惠《史之心旅》评介
- 1997年
- 时代与史学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与史学同步产生,古今中外史家都关注,尤其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磨难的中国史学工作者,更是关心.朱政惠博士于199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史之心旅——关于时代和史学的思考》一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集中反映和凝聚了中国当代史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新的思考,也倾注了作者本人艰苦探索的心旅历程.
- 杜蒸民
- 关键词:中国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学史学发展学术价值史学工作者
- 胡适文化个性试析被引量:1
- 2000年
- 杜蒸民
- 关键词:文化个性叛逆性叛逆精神西方民主处世态度阶级冲突
- 胡适与老学被引量:1
- 1997年
- 杜蒸民
- 关键词:《老子》老子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章太炎道家文化
- 李大钊哲学思想发展初探被引量:1
- 1981年
- 武仁同志在《“五四”前后李大钊哲学思想探讨》一文(见《哲学研究》1979年第5期,以下简称武文)中,对李大钊同志在1915年至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时期,即“‘五四’前后”的哲学思想,作了深入的探讨,明确肯定了李大钊同志作为“五四”运动的旗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思想奠基人的历史地位。并着重从他的哲学思想方面论证了他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第一个哲学家”,“中国哲学发展史的新时代的开拓者”的历史功绩。这些论述,无疑是有意义的。
- 杜蒸民
- 关键词:哲学思想历史地位建党思想中国哲学史历史功绩
- 扬弃旧史学 创建新史学——郭沫若对胡适、古史辨史学的扬弃被引量:2
- 1990年
- 郭沫若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是他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科学地扬弃中国的传统学术的结果。其中包括师承了罗振玉、王国维在甲骨文、钟鼎铭文和殷周史的成果,也包括对胡适和古史辨派在古籍考证、古史和先秦诸子学研究成果的批判摄取。 关于郭沫若在学术上师承罗、王,而又极大地发展了罗、王的事实,不少学者已作过全面的系统的评述。但是,
- 杜蒸民
- 关键词:古史辨派中国历史学屈原研究
- “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被引量:2
- 1993年
- 认识“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是一个复杂而又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都逐步调整了自己的行动方针。作为知识界的泰斗,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胡适的眼光也从前一个时期注意国内政治改良和文化革新,转向集中探讨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并以此为中心议题,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在对日武装侵略上,他主张取“委曲求全”的态度,通过同日本的直接交涉,避免对日作战,以待国际形势有利于我的变化。
- 房列曙杜蒸民
- 关键词:国民党政权蒋介石政权日本侵略民族资产阶级文化革新
- 李大钊哲学思想发展再探被引量:4
- 2005年
- 我在《哲学研究》1981年第6期发表了《李大钊哲学思想发展初探》一文。本文对该文在李大钊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和其哲学思想的评述上,予以实事求是的肯定,同时指出,它对三个阶段时限的划分及某些哲学观点的认知和评述不够准确、妥帖,进而对李大钊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时限作了新划分,并对某些哲学政治观点的不妥之处作了修正,进行了新的述评。
- 杜蒸民
-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论进化论互助论
- 历史学不会被社会遗忘──从“中国社会史论战”谈起
- 1996年
- 历史学不会被社会遗忘──从“中国社会史论战”谈起杜蒸民中国历史学的“资鉴”和“垂训”功能,也就是它的政治和教育功能,可以说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在今天又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自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来,人们似乎淡化了对历...
- 杜蒸民
-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革命纲领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