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凡

作品数:164 被引量:1,055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9篇科技成果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0篇农业科学
  • 54篇生物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2篇植物
  • 36篇区系
  • 32篇自然保护
  • 32篇自然保护区
  • 32篇保护区
  • 28篇群落
  • 26篇植物区
  • 26篇植物区系
  • 21篇种子植物
  • 20篇物种
  • 16篇生物多样性
  • 14篇种群
  • 12篇种子植物区系
  • 12篇濒危
  • 10篇珍稀
  • 10篇铜壁关自然保...
  • 8篇多样性
  • 8篇群落结构
  • 8篇竹类
  • 8篇竹亚科

机构

  • 95篇西南林学院
  • 68篇西南林业大学
  • 19篇云南省林业科...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国家林业局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云南省森林植...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省林业调...
  • 2篇云南省环境科...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164篇杜凡
  • 58篇杨宇明
  • 19篇王娟
  • 15篇辉朝茂
  • 13篇王娟
  • 12篇王娟
  • 10篇石明
  • 10篇马晨晨
  • 9篇赫尚丽
  • 8篇汪健
  • 8篇苏文苹
  • 8篇曾辉
  • 8篇周丹
  • 7篇薛嘉榕
  • 7篇代俊
  • 6篇杜小浪
  • 6篇罗柏青
  • 6篇李云琴
  • 6篇李敏敏
  • 6篇侯淑娜

传媒

  • 31篇西南林学院学...
  • 27篇西部林业科学
  • 11篇西南林业大学...
  • 7篇林业调查规划
  • 6篇竹子研究汇刊
  • 5篇广西植物
  • 4篇林业科学
  • 4篇云南植物研究
  • 4篇山东林业科技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2008年云...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世界竹藤通讯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云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1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9篇2008
  • 15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围山山地雨林乔木层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物种-多度格局研究表明:大围山原生及受人为干扰较小的山地雨林群落其乔木层树种的物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级数分布,物种间个体数的差异显著,表征了山地雨林群落的稀疏种数目远大于富集种.研究还表明:物种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使用可更好地研究群落的结构特征,受人为干扰较小及相对发育成熟的山地雨林群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较大的稳定性.
王娟杜凡
关键词:物种多度分布山地雨林生物多样性
元江自然保护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被引量:11
2008年
在元江自然保护区所保留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内,经作样地调查,共记录到种子植物56科,115属,194种,蕨类植物13科,17属,20种;其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空间层次分明,可分为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表明在哀牢山海拔高度1900~2200m的地带,仍保存着较完整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对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的分析表明,该植被类型热带性质的属要多于温带性质的属;而在种的结构上,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东亚-喜马拉雅成分及中国特有成分能够贯穿于各层次之中;其区系成分以东亚-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同时热带亚洲成分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说明在其种子植物区系上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而从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种作进一步分析,则表明其在种子植物区系上具有过渡性质。与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比较,澜沧江以硬斗石栎和木果石栎为主要优势种,而元江自然保护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则以元江栲和短柄石栎为主要优势种,且分布的海拔高度偏低;与邻近的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相近的同类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比,其主要优势种相同,说明两地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具有同源性。
李帅锋杜凡王娟杨宇明
关键词:群落学特征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十五年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5块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固定样地15年来连续观测的资料为基础,对乔木层1993、1998、2003、2007年等不同年份的株数、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热度、均匀度和胸高断面积等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群落的株数以较小的幅度减少,这是因胸高断面积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自然稀疏过程;而株数、丰富度、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胸高断面积的变化体现了望天树群落还处于缓慢发展之中,但是已经接近顶级群落的演替阶段。
曾辉杜凡
关键词:株数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胸高断面积
云南榧树群落及其植物区系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对云南榧树所处的群落结构及生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云南榧树群落分布海拔2 160-2 970 m,在16个样方累计6 400 m2的样方面积中有维管植物90科199属258种,其中被子植物74科173属225种,裸子植物3科8属9种,蕨类植物13科18属24种。云南榧树所处群落为针-阔混交林,组成群落的乔木层物种48种,灌木层物种68种,草本层物种116种,层间植物最少,有26种;群落中乔木层重要值最大的是云南榧树,为15.58%,青冈、华山松、光叶高山栎、云南铁杉的重要值依次减小。群落种子植物属、种分布区成分都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分别有104属、217种,占总属数的63.80%,占总种数的84.11%。群落中高位芽植物有83种,占32.17%,其中以矮高位芽为主,有48种,占18.60%,地面芽有76种,占29.46%。说明云南榧树群落与温带区系联系更为紧密;2个中国特有属,83个特有种,说明该区域特有性较低;次生物种116种,群落次生度高达43.80%,可见该区域的云南榧树群落次生性很高。
侯昭强文光玉周丹李敏敏杜凡
关键词:群落结构植物区系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林进行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48科70属99种及变种,蕨类植物5科6属8种,种子植物43科64属91种;壳斗科、兰科、山茶科、菊科和杜鹃花科为群落主要组成科;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群落以中小高位芽植物(42.42%)占优势,叶级以中型叶为主(30.30%),叶片特征以单叶(81.82%)、革质叶(53.54%)、全缘叶(64.65%)、渐尖叶(41.41%)为主;对群落内云南铁杉树高、胸径和株数百分比进行分析,发现群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苏文苹杨宇明郭辉军杜凡王娟
关键词:群落特征澜沧江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Ⅰ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最小取样面积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对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3 600 m2(60 m×60 m)样地构建种-面积曲线和重要值-面积曲线,结果表明:基于种-面积曲线确定的群落最小取样面积取值基本一致,为2 000 m2左右,但取值较大,在云南复杂的山地环境中很难应用.重要值-面积曲线能更为充分客观地反映出不同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有助于判断群落的最小面积.由此,确定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最小取样面积为600 m2,灌木层、草本层最小取样面积为180m2.表明重要值-面积曲线是更具有实际意义的群落最小面积确定方法.
石翠玉杜凡王娟杨宇明
关键词: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种-面积曲线
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Ⅱ印度木荷、硬斗石栎林主要树种生态位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以高黎贡山中部的印度木荷、硬斗石栎林6条600 m2的样带调查为依据,对群落乔木层26个树种中重要值最大的10个种进行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为印度木荷、硬斗石栎、绿叶甘橿、贡山大叶柳、针齿铁子,它们的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772,0.761,0.741,0.659,0.632和0.971,0.934,0.843,0.708,0.658.生态位宽度的大小与按重要值排列的顺序基本一致.群落中生态位重叠值Lih及Lhi>0.08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8.89%和75.56%,主要树种对资源有明显的共享趋势.但这些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与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大小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生态位宽度值大的树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小;生态位宽度值大的树种与生态位宽度值小的树种,其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生态位宽度值小的树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却较大.
马晓杨宇明杜凡王娟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我国滇黔桂三省区竹亚科的两个新记录属
1999年
通过标本和引种于’99昆明世博会竹园的活体植物材料的观察 ,报道了新小竹属 (NeomicrocalamusKengf.)的新小竹 [N .prainii (Gamble)Kengf.]在贵州和广西的新分布 ,单枝竹属 (MonocladusL .C .Chiaetal)的箭竿竹 (MonocladussaxatilisChiaetalvar.solidus(C .D .ChuetC .S .Chao)Chia)和芸香竹 (M .amplexicaulisChiaetal)
杜凡
关键词:新记录属
云南雕翎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采用典型样地和典型线路的调查方法,于2014—2015年对云南雕翎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3次物种资源调查,记录和分析该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雕翎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12科、355属、655种,科属种的比例与哀牢山的不同,与紫溪山相近,其中,1~5种的中小属比例达94.36%。在科级水平上,保护区类型主要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在属级水平上,属的温带成分仅次于热带成分。故保护区植物区系表现出较典型的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类型。其次,本区有4个东亚特有科,2个中国特有属,较滇中其他地区,特有性偏低。
吴娅萍梁丽艳陈中华马晨晨杜凡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贮量被引量:32
2006年
一直以来,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计量中,均假定森林采伐后其贮存的生物量碳在采伐年全部释放进入大气。实际上,森林采伐后形成的木质林产品中的碳并没有立即排放。而是在随后的数年或数十年间逐渐排放,部分以垃圾形式填埋的废旧木质林产品中的碳还可能得到长期保存。但是,由于不同的计量方法导致计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木质林产品碳贮量变化是否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部门的计量和报告,还存在很大争议。这也是缔约方会议争论的焦点议题之一。许多国家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报告了木质林产品碳贮量。采用IPCC好的做法指南提出的碳贮量变化法、大气通量法、生产国法和一阶衰变法计算了我国木质林产品碳贮量及其变化,比较了不同方法和不同数据源(我国统计数据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计算得到的碳贮量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我国木质林产品碳贮量一直处于增长趋势,1900—2003年年均增长量为2.25×106MsC·a^-1,随着木质林产品消费量的增加,2020年碳贮量将达到6.14×IOsMgC。(2)3种计量方法计算结果差异显著,用碳贮量变化法计算2003年的碳贮量为2.35×10^9MgC,大气通量法为O.47×10^8MgC,生产国法为1.79×10^8MgC。由于我国是木质林产品生产及进1:1大国,运用碳贮量变化法,1900—2020年间碳贮量年变化的平均值比生产国法多1.17×10^6MgC,比大气通量法多5.66×10^6MgC。(3)用FAO数据计算我国2003年碳贮量,其结果是我国统计数据的2—7倍。
阮宇张小全杜凡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碳贮量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