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祥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艺术
  • 2篇审美
  • 2篇文学
  • 1篇当代文化
  • 1篇当代艺术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关怀
  • 1篇对文
  • 1篇学史
  • 1篇缘起
  • 1篇战争
  • 1篇战争状态
  • 1篇知识分子
  • 1篇人性
  • 1篇社会史
  • 1篇深度知觉
  • 1篇审美标准
  • 1篇审美效果
  • 1篇生活化

机构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0篇李鸿祥
  • 2篇古秀蓉
  • 1篇张永清

传媒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华文文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活化:当代艺术的走向与禅宗历史变迁的比较被引量:4
2001年
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禅宗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方式上,从传统的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实践;2.目标上,从永恒不变的形而上价值转向当下的感性体验;3.内容上,从对价值实体转向创作活动过程。当代艺术与禅宗生活化的历史意义是双重的:1.高扬了主体实践的历史本性;2.又因为其主观性而使这种发展往往变得平庸。通过这种比较可以看出:如何维护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如何保证艺术生活化的同时不至于庸俗化,如何使艺术在解放感性的同时还要触及人类真实的心灵世界,如何在自由创新的同时还要守护艺术的社会理想,将是当代艺术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李鸿祥
关键词:禅宗艺术生活化历史变迁主观性
“观象”与文化的缘起被引量:3
2003年
中西方早期的文化思想共同认识到“观象”在人类文化缘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观象”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 ,在于它是教化人性 ,创造世界文化形态的基本方法。
李鸿祥古秀蓉
关键词:人性西方文化文化形态
《四世同堂》:从文化关怀到道德关怀被引量:2
2008年
一老舍对北京文化的关怀,是其作品的突出特点。他知道北京的美丽,熟悉北京人的生活,爱那里的一草一木,爱它们就像爱自己的母亲。对北京的爱深深的影响到老舍的创作,他的作品语言是典型的"京味"口语,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普通的北京市民。老舍正因为太迷恋生他养他的北京。
李鸿祥
关键词:《四世同堂》道德关怀立场文化关怀《骆驼祥子》战争状态
有别于社会史的文学史:对文学史写作可能性的思考被引量:2
2008年
文学史是建立在现代性的文学和历史观念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文学史的写作必须要有文学和历史的相对规定性。但是,长期以来,文学史的写作都是在社会史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使得文学史写作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史从文学史中分离出去,把文学史的写作重心放在语言艺术发展规律的探索上,才能建立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
李鸿祥
关键词:文学史审美
现场性:论赖声川的现代剧场艺术被引量:7
2005年
赖声川的现代剧场艺术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本土化的成功范例。他的剧场艺术的核心是“现场性”。本文通过对“现场性”的概念分析和赖声川作品《暗恋桃花源》的个案分析,指出了赖声川以“现场性”为核心的剧场艺术所具有的现实和现代意义。
李鸿祥古秀蓉
关键词:赖声川现场性陌生化
论全球化图像表达中的本土文化被引量:6
2002年
随着图像媒介的全球化发展 ,本土文化不可避免要受到图像媒介表达的影响。从图像表达来审视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就成为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也是当代文化理论思考的要点之一。本文认为 ,全球化图像媒介介入本土文化之后所发生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本土文化和全球化图像表达系统之间从线性表述的因果关系转换成为对比和映衬关系 ,2 .全球化图像表达系统中的不同本土文化之间从实在关系转换为想象关系 ,3.
李鸿祥
关键词:本土文化文化交流中心主义
审美深度论
2001年
张永清李鸿祥
关键词:立体视觉深度知觉审美效果仿真技术绘画艺术现象学
论视觉的二重性被引量:10
2004年
视觉属性的研究是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视觉活动的二重性 ,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的基本性质。笔者认为 ,视觉活动具有二重性 :一种是来自于对世界整体存在的素朴性要求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视看 ;一种则是经验论意义上的视看 ,如我们平常所说的用肉眼的感知。在中西文化史上 ,思想家们普遍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视觉的前一种属性 ,而反对后一种属性。
李鸿祥
关键词:视觉文化二重性本体论经验论当代文化历史角度
作为“他者”的小说——清末民初的小说意识分析
2005年
清末民初是蕴育并推动中国现代小说产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把小说抬高到启迪民智,保国救种的前所未有的高度。小说之所以被知识分子如此看重,在本文看来,并非是出于人们对小说审美特性的兴趣,而是在于知识分子面对整个史传传统来表达自己声音的“他者”来看待的。这种功利化的背景,一方面在理论上改变了人们对小说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实践上,由于对小说的审美性质缺乏关注,因此并未取得重要的成果。
李鸿祥
关键词:小说意识文学研究清末民初知识分子
论《红楼梦》的诗意现实主义被引量:1
2013年
按照古典现实主义的审美标准不能有效解释《红楼梦》的美学价值。本文通过对香菱学诗、宝玉题对额等事件的细读和分析,认为《红楼梦》遵循的是以味为美,以不隔之真实为最高境界的诗意现实主义的标准。作者采取追踪蹑迹的方法,展开石头和贾宝玉两个故事线索,这两条线索之间构成的嵌套式叙事结构,使诗意现实主义具有了批判现实的功能。
李鸿祥
关键词:审美标准现实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