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琳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汉语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语义
  • 1篇介词
  • 1篇句类
  • 1篇句式
  • 1篇句式义
  • 1篇教学
  • 1篇汉语教学
  • 1篇NP
  • 1篇V

机构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篇宋春阳
  • 2篇李琳

传媒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汉语学习

年份

  • 2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别+V+了+NP"句式及相关问题被引量:8
2003年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日语相关句式的比较,对"别+V+了+NP"句法结构、句式义、句类对"了1"出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教材中解释的偏误和不足。认为"别+V+了+NP"句式义不在于"劝阻",而在于"提醒"人不要做某动作以避免某种损害的发生;"了1"在祈使句、疑问句中受限程度与叙述句是不同的。
宋春阳李琳
关键词:句式义对外汉语教学
“给+N1+V+N2”中“给”的语义被引量:3
2003年
一、判断介词的依据汉语的介词大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动词转变成介词有两种情况:一是词汇意义丧失只有语法意义,如“把”“被”指表示构成“被”字句和“把”字句。二是虽然虚化,仍保留了一些词汇意义,如“替、为”等。“给”就是这样一个处于后一种状态的半虚化介词。因此判断“给”是介词还是动词就有一定的难度。朱德熙认为“给”作为介词是“服务”义,作为动词“给予”义单从意义进行区分实在很难。判断是介词还是动词,应从形式入手,看其是否具备了动词或介词的语法特征。例如:①靠着墙吃饭。②拿了衣服走出来。③拿生命开玩笑。④靠死工资吃饭。①②“靠、拿”后有助词“着”“了”等助词,因此是动词。③④“拿”“靠”本身意义虽有改变,有“凭借”义,但更主要的是这时其后不能加“着、了”等助词。⑤给小李一杯水喝。⑥给小张买了本书。⑤“给”带双宾语,后边可加“了”“过”,所以是动词;⑥则不能加“了”“过”,指表明“为谁”“替谁”而买。
宋春阳李琳
关键词:语义汉语介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