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琳

作品数:1,297 被引量:7,294H指数:37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1篇期刊文章
  • 370篇专利
  • 92篇会议论文
  • 13篇学位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2篇化学工程
  • 105篇医药卫生
  • 90篇理学
  • 88篇生物学
  • 33篇文化科学
  • 29篇农业科学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4篇淀粉
  • 108篇食品
  • 64篇活性
  • 55篇多糖
  • 44篇蛋白
  • 44篇抗氧化
  • 36篇蔗糖
  • 33篇超滤
  • 32篇机器人
  • 29篇超声
  • 27篇药物
  • 27篇色谱
  • 26篇离子
  • 25篇杀菌
  • 25篇试剂
  • 24篇基因
  • 23篇英文
  • 21篇酶解
  • 20篇蛋白质
  • 20篇引物

机构

  • 1,16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05篇东莞理工学院
  • 62篇电子科技大学
  • 41篇河南工业大学
  • 2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8篇广西大学
  • 16篇湛江师范学院
  • 16篇广东中轻枫泰...
  • 14篇马里兰大学
  • 11篇昆明医学院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暨南大学
  • 9篇中国食品发酵...
  • 9篇广州珠江啤酒...
  • 7篇广东药学院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广西科技大学
  • 6篇河北师范大学
  • 6篇合肥工业大学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292篇李琳
  • 336篇郭祀远
  • 320篇李冰
  • 161篇蔡妙颜
  • 144篇李晓玺
  • 120篇胡松青
  • 119篇陈玲
  • 113篇陈玲
  • 98篇苏健裕
  • 78篇张霞
  • 72篇刘国琴
  • 61篇肖凯军
  • 60篇徐振波
  • 48篇郑必胜
  • 47篇张喜梅
  • 43篇石磊
  • 37篇朱杰
  • 27篇潘子强
  • 27篇沈志华
  • 23篇邹焱飚

传媒

  • 109篇华南理工大学...
  • 78篇食品科学
  • 63篇现代食品科技
  • 4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5篇食品科技
  • 28篇食品与发酵工...
  • 22篇中国甜菜糖业
  • 20篇甘蔗糖业
  • 17篇河南工业大学...
  • 16篇现代化工
  • 16篇2010年中...
  • 15篇中国油脂
  • 14篇食品研究与开...
  • 12篇中国食品工业
  • 1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0篇陕西科技大学...
  • 10篇食品安全质量...
  • 9篇天然产物研究...
  • 8篇高分子材料科...
  • 8篇广东化工

年份

  • 2篇2024
  • 41篇2023
  • 37篇2022
  • 34篇2021
  • 32篇2020
  • 42篇2019
  • 24篇2018
  • 29篇2017
  • 48篇2016
  • 51篇2015
  • 43篇2014
  • 47篇2013
  • 52篇2012
  • 36篇2011
  • 77篇2010
  • 66篇2009
  • 62篇2008
  • 64篇2007
  • 73篇2006
  • 76篇2005
1,2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藻高效培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机制及其创新技术
郭祀远陈峰李琳魏东郑必胜肖凯军
该项目内容包括微藻高效培养与特有生物活性成分合成代谢机制及其调控技术、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理论与创新技术两个方面。而且,研究中获得的微藻异养化高细胞密度培养理论和方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得到验证,并应用于多种高附加值天然...
关键词:
关键词:分离纯化生物活性成分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时聚集现象的探讨被引量:65
2000年
当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材料时 ,最关键的问题是防止聚集体的生成。本文分析了该制备过程中聚集体的形成原因 ,对几种常用的防止团聚体生成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认为利用超声波空化作用是防止聚集现象的新措施。
张喜梅李琳郭祀远陈玲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纳米粉体超声波
不同的热加工条件下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与硫醇类食用香料的反应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探讨不同的加工条件对食品中硫醇类香气物质与丙烯酰胺反应的影响,考察了丙烯酰胺与1,2-乙二硫醇、丁硫醇、2-甲基-1-丁硫醇、2-甲基-3-呋喃硫醇在高温高湿体系和高温低湿体系下的反应规律。结果发现,2-甲基-3-呋喃硫醇在高温高湿体系下的活性高于丁硫醇和2-甲基-1-丁硫醇,而在高温低湿体系下,2-甲基-3-呋喃硫醇的活性却最弱。p H对2种体系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别,高温高湿体系下,丙烯酰胺的消失率受p H的影响更大。当加入抗氧剂,高温低湿体系中丙烯酰胺的消失率大大降低,而高温高湿体系中的结果却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热加工条件下,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与硫醇类香气物质经历了不同的反应机制。
熊志勇李冰张霞张霞彭晓龙李琳
关键词:食品丙烯酰胺硫醇抗氧化剂
食物源活性肽结构-特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6年
生物活性肽以其良好的消化性、低敏性及生物活性而日益受到重视,蛋白质酶解后结构的改变与其生物特性及功能特性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综述了国内外在生物活性肽结构-生物活性、结构-功能特性及活性肽的改性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更好地利用食品蛋白资源开发生物活性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参考。
李琳赵谋明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改性生物活性功能特性
微波辅助提取罗汉果皂甙的研究被引量:43
2003年
以干罗汉果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水为溶剂提取罗汉果皂甙,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浸提时间、提取级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638W,微波辐射时间为25min,固液比为1∶30,水浴浸提时间为2h,提取级数为二级。在此条件下罗汉果皂甙的提取率为90.35%。
黎海彬李琳胡松青杨晓泉郭祀远蔡妙颜
关键词:微波辅助提取罗汉果皂甙药用食用
一种稳定的食品级低脂猪油基水包油乳液及其制备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稳定的食品级低脂猪油基水包油乳液及其制备。所述稳定的食品级低脂猪油基水包油乳液由猪油、猪油基单甘酯、猪油基甘二酯、酪蛋白钠和蒸馏水制备而成,猪油、猪油基单甘酯、猪油基甘二酯、酪蛋白...
张霞万力婷李冰李琳盛布雷徐振波苏健裕
文献传递
一种灰兜巴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和药品领域,公开了一种灰兜巴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以灰兜巴为原料,经过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到灰兜巴粗多糖,将粗多糖溶解,用活性炭脱色,Sevage试剂脱除蛋白质,采用超滤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得...
李琳周新李冰黄吉东张霞苏健裕徐振波
文献传递
脂肪酶菌株筛选、产酶条件优化及粗酶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从西藏传统食品中分离出一株生产胞外脂肪酶的菌株,通过分子鉴定和形态观察,确定其为黑曲霉AN0512.本文优化了AN0512的产酶条件,并研究了粗酶性质.结果表明,采用植物油1%(v/v)、酵母提取物1%(w/w)、KH2PO40.2%(w/w)、MgSO40.05%(w/w)、KCl0.05%(w/w)等组成的培养基,接种量为1.5%(v/v)时,在28℃、180r/min下培养96h后,发酵液中脂肪酶活性最大达到30IU/mL.在30℃、pH7.0的酶反应条件下粗酶的脂肪酶活性达到最大;在60℃时粗酶仍保留60%以上的脂肪酶活性,显示其较好的耐热性;Ca2+、Fe2+、Co2+、Mg2+、Mn2+能促进粗酶的活性,其中Fe2+的促进作用最大.粗酶液中应含有活性较高的、耐热的低温金属脂肪酶.
刘光胡松青沈兴李琳张鹤侯轶
关键词:脂肪酶黑曲霉产酶条件酶学性质
内电解法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用载铜活性炭和锰铁矿石内电解-催化氧化体系降解糖蜜酒精废液COD,最佳的催化剂制备和废液处理条件为:活性炭用7.5%Cu(NO3)2溶液浸渍12h,废液5倍稀释,废液初始pH值5.5,处理温度90℃优化实验结果表明2h COD去处率达76.57%。
李坚斌李琳李冰刘慧霞扈胜禄
关键词:废液内电解催化氧化COD
气相色谱-质谱对天然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香气成分的分析比较被引量:41
2009年
利用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DE/GC-MS)方法对酱油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在4种不同工艺生产的酱油中共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其中醇类12种、酚类5种、醛酮8种、酸类6种、酯类7种、杂环化合物类13种,同时发现,3种酿造酱油中的共有成分为35种。不同工艺生产的酿造酱油中醇、酚、醛酮、酯类物质的种类均比配制酱油多1倍以上,酸类物质的总含量也远大于配制酱油,但配制酱油的杂环类风味物质比较丰富,主要为体现烤香风味的吡嗪类化合物。乙醇、2-甲基丙醇、3-己醇、3-甲硫基丙醇、苯乙醇、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4-乙基-苯酚、α-亚乙基-苯乙醛、香草醛、2-羟基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酯、亚油酸乙酯、5-甲基糠醇、3-苯基呋喃为酿造酱油的特有成分。构成酱油特征香气成分的4-乙基愈创木酚、糠醇、糠醛等物质的含量在配制酱油中也相对较少。这正是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风味不同的原因之一。该文研究结果验证了生产酿造酱油时不同原料不同工艺会对风味物质产生影响。
冯笑军吴惠勤黄晓兰李琳高月明
关键词:酱油香气成分
共1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