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氨基磺酸盐镀铁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对氨基磺酸盐镀铁工艺,镀层的机械性能及微观组织形态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盐镀铁层为柱状结晶组织,与氯化物低温镀铁层相比,镀层硬度较低,一般只有Hv140-180kg/mm^2,无微观裂纹,内应力小,具有较好的塑性和结合强度。其允许使用的阴极电流密度上限可超过60A/dm^2。最后,文中还给出了氨基磺酸盐的镀铁工艺。氨基磺酸亚铁500~800g/L,氨基磺酸5-20g/L,pH值1.0-1.5,温度45-55℃。
- 李明
- 关键词:镀铁氨基磺酸盐电镀
- 低温铁合金电镀修复强化技术被引量:8
- 1990年
-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对现有镀铁工艺的镀液配制方法、无刻蚀交流活化操作程序等进行了改进,并在镀层中引入了合金化元素。从而总结出一套较合理的低温铁合金电镀修复强化工艺。本文就该工艺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以及所得镀层的组织性能和应用情况做了研究讨论。结果表明:本技术在生产稳定性和镀层性能等方面与现有镀铁工艺相比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 李明汪红崔永植
- 关键词:电镀镀铁铁合金
- 铁及铁合金电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992年
- 对铁及铁合金电镀技术,特别是对低温镀铁修复技术的特点、研究及应用情况作了扼要介绍,同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 汪红李明崔永植
- 关键词:铁铁合金电镀镀铁
- 奥氏体形变对GCr15钢珠光体片间距的影响被引量:1
- 1991年
- 探讨了奥氏体形变对GCr15钢连续冷却下珠光体产物片间距的影响。片间距的测定方法是采用加权统计平均值。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却速度下,奥氏体形变后所得珠光体产物片间距增大,并在一定形变温度下,随着奥氏休变形量的增大,珠光体产物片间距的变化有一极大值。
- 刘景荣李明樊邯生慈军
- 关键词:奥氏体形变珠光体
- 铜锡合金电镀液中焦磷酸根的测定被引量:1
- 1991年
- 在氰化物—焦磷酸铜锡合金电镀液成分的测定中、用普通方法难以测定焦磷酸根的含量,给镀液的生产维护带来了许多不便。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简便快速、适于现场检测的容量分析方法。
- 李明
- 关键词:铜锡合金电镀镀液
- 无刻蚀镀铁交流活化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通过考查不对称交流条件下镀铁层电结晶的形貌,研究了无刻蚀镀铁工艺的交流活化机理。结果表明:在交流电作用下镀层呈柱状结晶,表现出低硬度和高塑性。当不对称比β值接近1时,由于镀层将沿基材原晶体外延生长,从而导致金属键的形成。由此解释了无刻蚀镀铁层具有高结合强度的原因。
- 李明崔永植汪红
- 关键词:镀铁电结晶活化
- 配制低温镀铁液的新方法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具体介绍了低温镀铁技术所用电镀液的新配制方法——还原铁粉盐酸溶解法。此法虽然成本略有增加,但配制速度快,镀液质量好,节省电力和工时,因而优于大多采用的铁屑盐酸法和三氯化铁电解处理:去。此法所用原料为粒度在40~80目,纯度在97%以上的还原铁粉和含量在27~34%且不含 Hg、Pb、Cr、Cu 等杂质的工业盐酸。本文还具体叙述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三种方法的材料成本、配制时间、镀液质量、耗电量与操作特点作了比较。
- 李明
- 低温镀铁技术及其应用
- 1992年
- 低温镀铁做为一种修复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磨损部件或加工超差件的修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该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工艺稳定和镀层性能良好等特点。我们对其工艺特点、治化方式、镀层性能及镀层组织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经实践证明其经济效益良好。
- 崔永植李明汪红
- 关键词:设备维修镀铁
- 锌镀层硬度、脆性与微观组织结构的关系
- 1991年
- 对锌酸盐、氯化物、氰化物所得镀层的硬度、脆性及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实验对比,并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镀层硬度、脆性与微观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镀锌层在结晶晶粒度相近的情况下,硬度和脆性仍有明显的差异,其硬度和脆性是锌酸盐>氯化物>氰化物。对此,根据晶体学原理,探讨了锌镀层硬度、脆性与晶体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 汪红李明
- 关键词:镀锌镀层脆性晶体结构
- 控制轧制对高碳钢珠光体相变温度的影响被引量:2
- 1991年
- 采用压力-膨胀仪测定了高碳钢经控制轧制后,在连续冷却下珠光体的相变温度;并分析了不同控轧参数对珠光体相变温度影响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奥氏体形变使连续冷却下珠光体的相变温度提高。
- 李明樊邯生刘景荣慈军
- 关键词:高碳钢珠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