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

作品数:119 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7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18篇肠癌
  • 16篇肿瘤
  • 13篇宫内
  • 12篇内镜
  • 11篇节育
  • 11篇大肠
  • 10篇脂肪
  • 10篇直肠
  • 10篇节育器
  • 10篇结直肠
  • 10篇大肠癌
  • 9篇酒精
  • 9篇酒精性
  • 9篇宫内节育器
  • 9篇非酒精性
  • 9篇非酒精性脂肪
  • 8篇子宫
  • 8篇胃癌
  • 7篇基因

机构

  • 112篇武汉大学
  • 13篇广东医学院
  • 5篇深圳市第三人...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湖北省中医院
  • 2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作者

  • 119篇李明
  • 77篇谭诗云
  • 12篇杜天竹
  • 12篇杨菁
  • 11篇罗新
  • 9篇吴鹏波
  • 8篇王军
  • 8篇夏良斌
  • 7篇胡静
  • 6篇周一平
  • 6篇徐望明
  • 5篇罗和生
  • 5篇廖国海
  • 5篇陈小可
  • 5篇冯淑芝
  • 4篇柴红
  • 4篇李爱斌
  • 4篇叶春翠
  • 4篇俞媛洁
  • 4篇石华

传媒

  • 21篇胃肠病学和肝...
  • 8篇疑难病杂志
  • 7篇中国优生与遗...
  • 7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中华全科医师...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广西医学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医学新知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生殖与避孕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9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1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US对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的消化系疾病诊断价值
2011年
内镜超声(EUS)是将超声与内镜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检查方法。它是将微型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通过内镜直视到达消化管特定部位进行扫查,既可通过内镜观察黏膜表面情况,又可通过超声从黏膜面向外扫查,获得消化管壁各层次结构及邻近器官图像,兼有内镜和超声的优点。
李明谭诗云
关键词:EUS消化系疾病
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开口类型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染色放大内镜下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普通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76例结肠黏膜外观异常的患者及15例结肠黏膜外观正常的病例,应用染色放大内镜,结合化学染色,对大肠黏膜腺管开口行Kudos分型,病变黏膜随后行黏膜活检或黏膜切除、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测量其MVD;分析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MVD的关系。结果 176例大肠黏膜病变中,染色放大内镜发现腺管开口形态为Ⅰ型27例、Ⅱ型35例、ⅢL型54例、Ⅳ型49例和Ⅴ型11例;病理诊断黏膜炎性病变28例,增生性息肉36例,管状腺瘤53例,绒毛状腺瘤48例及大肠癌11例;15例正常黏膜腺管开口均为Ⅰ型,炎性病变腺管开口以Ⅰ型为主,增生性息肉腺管开口以Ⅱ型为主,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腺管开口分别以ⅢL型和Ⅳ型为主,11例大肠癌则均表现为Ⅴ型腺管开口,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大肠癌变之间具有相关性(rp=0.964,P<0.001),且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分级与MVD值也呈正相关,分级越高,MVD值也越高(rp=0.943,P<0.001)。Ⅴ型腺管开口MVD值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开口(P<0.05);当MVD值≥30时,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结论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MVD均有明显相关性,MVD越高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管开口形态联合MVD,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夏士涛谭诗云刘长青罗丹李明
关键词:肠黏膜染色放大内镜腺管开口微血管密度
雌二醇皮贴片防治Gyne Fix IUD早期出血副反应的疗效及机理初探被引量:2
2003年
观察雌二醇 (E2 )皮贴片防治GyneFixIUD早期出血副反应的效果 ,探讨与子宫内膜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分析贴片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置器初期的月经出血模式、经血量 (MBL)、宫腔冲洗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浓度及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贴片组阴道滴血时间较中药组和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5 )。置器后宫腔冲洗液中的VEGF浓度较置器前均有升高 ,贴片组最为明显 (P <0 0 1)。贴片组内膜螺旋动脉阻力指数 (RI)显著低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 <0 0 5 )。E2 皮贴片可减少置器初期的阴道滴血时间 ,可能与宫腔冲洗液中VEGF浓度升高、内膜螺旋动脉阻力降低 ,促进了内膜血管生成有关。
杜天竹李明罗新石华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子宫异常出血
置TCu380A IUD妇女血清及宫腔冲洗液iNOS、VEGF浓度的动态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节育器妇女血清及宫腔冲洗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规律,研究对其全身和宫腔局部微环境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自愿放置TCu380A IUD妇女,于置器前、置器后1月、3月、6月、12月月经干净的3-7天抽收集血清和宫腔冲洗液,检测iNOS、VEGF浓度。结果置器前后血清iN-OS、VEGF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置器后宫腔冲洗液iNOS、VEGF浓度在置器后1个月较置器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iNOS浓度在1个月达峰,而VEGF浓度在3个月达峰。结论置CuIUD对血清iNOS、VEGF浓度无显著影响而对宫腔冲洗液iNOS、VEGF浓度有影响,两者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不同步,但可能有一定联系。
杜天竹罗新韩红星李明黄晓慧
关键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宫内节育环
置CuIUD妇女血清及宫腔冲洗液Cu^(2+)浓度的近期测定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不同含铜表面积的 3种CuIUD对血清及宫腔冲洗液中Cu2 + 浓度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3种CuIUD置器后不同时段血清及宫腔冲洗液Cu2 + 浓度。置器后不同时段血清Cu2 + 浓度与置器前两两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宫腔冲洗液中Cu2 + 浓度置器后与置器前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5 ) ,不同种CuIUD置器后不同时段Cu2 + 浓度之间两两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种不同含铜表面积的CuIUDCu2 + 浓度均在置器后 1月达到峰值。置CuIUD后对血清Cu2 + 浓度无显著影响而宫腔局部Cu2 + 显著增加 ,置器后不同时段Cu2 + 浓度基本稳定且含铜表面积不同的IUD间差别不大。
杜天竹韩红星李明
关键词:IUD离子浓度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脂联素rs1501299G/T、rs2241766T/G、rs266729C/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建库截至2013-03,收集关于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Man5.1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r s1501299G/T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献7篇(包括8项研究),共有2024例结肠癌患者,2777名对照组;rs2241766T/G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献5篇,共有1401例结肠癌患者,1691例对照组;rs266729C/G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献5篇,共有2945例结肠癌患者,3361例对照组.rs2241766T/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关联性的研究中,在TG vs TT遗传模型,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有关联(OR=1.22,95%CI:1.05-1.43).而在其他两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中,四种遗传模型均未发现存在相关性.结论:脂联素rs2241766T/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的风险有关,而rs1501299G/T,rs266729C/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无明显关联.
叶春翠谭诗云王军李明张军孙朋
关键词:脂联素结直肠癌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4年
目的:探讨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丹皮酚(15.63-250mg/L)和阿司匹林(98.08-1 801.6mg/L)处理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24,48,72,96h,CKK-8比色法测定其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活力的影响;根据CKK-8结果分为丹皮酚组(浓度31.25,62.50,125mg/L)和阿司匹林组(浓度分别为180.16,900.80,1 801.6mg/L),进一步处理48h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及RT-PCR法检测RUNX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丹皮酚(浓度15.63-250mg/L)和阿司匹林(浓度90.08-1 801.6mg/L)均能能显著降低LoVo细胞存活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丹皮酚组处理细胞48h后可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别为13.5%,21.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8%,25.8%,37.7%,明显高于对照组;丹皮酚组荧光强度分别为41.36±4.62,57.51±3.83和69.43±3.76;阿司匹林组荧光强度分别为38.24±4.62,53.31±4.92和65.64±5.25,丹皮酚组、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荧光强度24.45±3.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均能上调RUNX3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皮酚、阿司匹林均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Ca2+含量和上调RUNX3基因的表达有关。丹皮酚与阿司匹林可能具有相似抗大肠癌细胞作用机制。
李明谭诗云孙朋叶春翠游红霞
关键词:丹皮酚阿司匹林LOVO细胞CA2+
siRNA介导COX-2基因沉默对大肠癌LoVo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对大肠癌LoVo细胞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COX-2 siRNA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RT-PCR及免疫印迹法验证转染后COX-2 mRNA及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ERK/MAPK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p-GSK-3β、ERK、p-ERK)及MMP-9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COX-2 siRNA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后,COX-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同时细胞侵袭能力降低;上皮标记物E-cadherin表达上调,同时间叶标记物Vimentin和Fibronectin表达下调;细胞总的ERK、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而p-ERK、p-Akt表达降低,同时,Akt下游效应蛋白p-GSK-3β表达也下调; MMP-9表达下调。结论 COX-2 siRNA转染有效抑制了大肠癌LoVo细胞COX-2表达,并可能通过阻滞细胞ERK/MAPK和PI3K/Akt通路,进而抑制EMT,下调MMP-9表达,降低细胞侵袭能力。
李明谭诗云
关键词:大肠癌小干扰RNA环氧合酶-2上皮间质转化
小肠腺癌发病机制和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小肠腺癌(SBA)是罕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约占小肠肿瘤的40%,其最佳管理缺乏前瞻性的数据支持。近年来,国内外对有关SBA的致病因素、遗传学及分子机制、临床分期、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章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士宁(综述)李明谭诗云
关键词:小肠腺癌致病因素
血清CA125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在消化道肿瘤中升高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45例术前病理诊断为消化道肿瘤患者、45例消化道良性病变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血清表达水平及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与CA19—9之间血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阳性率、平均水平、正常3倍值以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胰腺癌(Ⅲ、Ⅳ期)与其它消化道肿瘤、消化道良性病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消化道良性病变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CA19—9与CA125血清大于3倍界限值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5,P〈0.01),且血清CA125与血清CA19—9水平升高无关(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对胰腺癌,特别是晚期胰腺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在其他消化道肿瘤中诊断价值有限。
廖国海谭诗云覃丽佳王军李明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