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

作品数:20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6篇髌骨
  • 6篇疗效
  • 5篇远期
  • 4篇切除
  • 4篇髌骨骨折
  • 4篇关节
  • 3篇髌骨粉碎性骨...
  • 3篇疗效比较
  • 3篇内固定
  • 3篇骨盆
  • 3篇骨水泥
  • 3篇粉碎性
  • 3篇粉碎性骨折
  • 3篇部分切除
  • 3篇创伤
  • 2篇远期疗效
  • 2篇远期疗效比较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术后

机构

  • 20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石家庄市体育...

作者

  • 20篇李旭
  • 11篇张英泽
  • 7篇陈伟
  • 6篇王海立
  • 6篇齐向北
  • 5篇王伟
  • 5篇徐国辉
  • 4篇张奇
  • 4篇刘磊
  • 4篇张弢
  • 4篇孙家元
  • 3篇郭跻超
  • 3篇许斌
  • 3篇刘月驹
  • 3篇刘建宁
  • 3篇朱炼
  • 2篇杨光
  • 2篇李智勇
  • 2篇王威
  • 2篇叶凡

传媒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河北医药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髌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和髌骨部分切除的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至2003年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46例,其中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5例,采用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21例,每次随访时,拍摄患肢正侧位X线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指导下一步康复计划;随访后期,X线片用于判断患者膝关节炎的进展情况。对患者进行AKS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Bostman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并评价患者术后功能和疼痛情况;评估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测量患者双腿伸直位时髌骨上缘近端10 cm和20 cm处大腿周径,间接反映双侧股四头肌肌力情况。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5年(14.2~35.9年),末次随访时各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髌骨部分切除术,两种术式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李旭李石伦韩雪马新喆刘建宁王伟郭跻超徐国辉齐向北
关键词: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
高、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后生物力学及渗漏率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防腐椎体标本应用高、低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后生物力学和渗漏率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选取6具女性、年龄(65±2)岁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10~14椎体,共获得42个椎体标本,应用x线排除结核、肿瘤等疾病,并筛选m骨密度相近的36个椎体标本,余椎体做预实验。各标本经生物力学试验机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n=18),A组注入低黏度骨水泥,B组注入高黏度骨水泥。随后将各椎体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同时cT扫描统计各组椎体骨水泥渗漏例数并计算其渗漏率,评估各椎体骨水泥分布。结果两组椎体标本注入骨水泥后最大垂直载荷和刚度分别为:A组:(3761.03±693.55)N、(472.27±52.05)N/mm;B组:(3965.31±999.90)N、(1039.38±345.11)N/mm。术后最大垂直载荷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7,P=0.450)。术后刚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25,P=0.000)。A组共有8个椎体发生渗漏,渗漏率为44.44%;B组共有2个椎体发生渗漏,渗漏率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高黏度骨水泥较低黏度骨水泥可显著提高椎体成形术后椎体的刚度,但是对最大垂直载荷影响不大,且高黏度骨水泥可明显降低其渗漏率。
王坤龙齐向北王鹏飞李旭高翔赵云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
损伤控制骨科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DCO治疗51例患者(治疗组),其中男3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5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29例,C型22例;ISS评分平均31.2分。对不稳定骨盆骨折I期行外固定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对照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38.2岁。Tile分型:B型19例,c型13例;ISS评分平均30.8分。l期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治疗组46例患者生存,5例死亡,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3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复位质量Lindahl评价优良率为88%,Majeed功能评分(84.1±8.2)分。对照组23例患者生存,9例死亡,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复位质量Lindahl评价优良率为91%,Majeed功能评分为(79.0±9.8)分。结论应用DCO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磊陈伟孙家元刘月驹张奇许斌李旭张英泽
关键词:骨盆多处创伤损伤控制骨科
骶骨Ⅱ区骨折侧方、前后、旋转移位特点及其与骶神经损伤关系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骶骨Ⅱ区骨折各亚型骨折移位特点及其与骶神经损伤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2例骶骨Ⅱ区骨折患者资料,压缩骨折44侧,其中伴神经损伤组15侧,无神经损伤组29侧;分离骨折24侧,其中伴神经损伤组8侧,无神经损伤组16侧.比较压缩骨折或分离骨折中伴神经损伤组和无神经损伤组患者的骨折压缩距离或分离距离、发生骨折前后移位和旋转移位的情况. 结果 压缩骨折的伴神经损伤组的压缩距离[(7.43±2.98) mm]大于无神经损伤组[(4.40±3.0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62.P=0.003).伴神经损伤组前后移位和骨折断端旋转移位的发生情况较无神经损伤组更为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骨折的伴神经损伤组和无神经损伤组的分离距离和前后移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神经损伤组骨折断端旋转移位的发生情况较无神经损伤组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骶骨Ⅱ区压缩骨折的压缩程度与神经损伤有关,伴有前后移位或骨折断端旋转移位更易伴发神经损伤.分离骨折的分离程度与骶神经损伤无明显关系,分离骨折同时伴有断端旋转移位时易造成骶神经损伤.
杨光陈伟李旭吴涛杨宗酉王海立刘松张英泽
关键词:骶骨骨折
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远期功能与影像学改变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的远期功能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期间行髌骨部分切除的29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5.8岁(29~71岁)。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膝关节功能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Whole—Organ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对患者的MRI进行分析,并应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及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9例患者术后获8~18年(平均13年)随访。末次随访时29例患者患侧膝关节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13.8±5.8)分,轻度关节炎24例,中度5例;健侧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12.3±5.5)分,轻度关节炎28例,中度1例,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1,P=0.321)。KOOS评分中疼痛评分平均为(88.0±6.4)分、症状为(86.9±5.7)分、日常生活活动为(89.9±5.2)分、娱乐及运动功能为(83.6±7.6)分、膝关节相关生活质量为(80.5±8.5)分。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分平均为27.4分,优良20例,一般9例。患侧膝关节平均屈曲为128.3°±5.5°,健侧为128.8°±4.2°;患侧膝关节伸膝峰扭矩平均为(105.4±12.2)N·m,健侧为(106.6±9.1)N·m,以上项目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部分切除术不会造成严重的髌股关节退变和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远期疗效优良。对于难以复位和复位不良的髌骨骨折,可行髌骨部分切除术。
朱炼王海立李旭陈伟邢欣张琦董天华张英泽
关键词:髌骨部分切除
单侧髌骨粉碎性骨折行髌骨完全切除后对双侧膝关节远期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单侧髌骨粉碎性骨折行髌骨完全切除后对双侧膝关节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3年4月行髌骨完全切除术治疗的24例单侧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49.9岁(21—83岁);左侧13例,右侧1l例。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双侧股四头肌肌力、髌骨上缘近端10、20cm处大腿周径,应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并行膝关节X线摄片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评估膝关节退变情况。结果24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7.3年(11—26年)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健侧髌骨上缘近端10、20cm处大腿周径平均分别为(44.2±6.5)、(58.2±5.8)cm,患侧分别为(42.1±5.9)、(57.0±4.9)cm,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股四头肌肌力均为5级。健、患侧膝关节AKS评分平均分别为(159.2±11.6)、(155.04-14.9)分,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8,P=0.058)。骨关节炎按Kellgren—Lawrence分级:两侧骨关节炎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损伤按Recht标准分级:健侧膝关节软骨损伤重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髌骨粉碎性骨折行髌骨完全切除术后,患侧股四头肌肌力及膝关节功能远期可以恢复至与健侧相当的水平,但会加速健侧膝关节的退变。
李旭王海立朱炼杨光韩雪陈照宇吴涛张英泽
关键词:髌骨完全切除
步态分析技术在髌骨骨折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步态分析技术在髌骨骨折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11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7例单侧髌骨骨折患者,男23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1.4岁;左膝12例,右膝15例。骨折AO/OTA分型:C1型13例,c2型9例,C3型5例。术后3个月按照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根据得分将患者分为评分满意组和评分不满意组;并应用Footscan步态分析系统测量足底压力峰值总和及第l~5跖骨区、足跟内侧区、足跟外侧区等7个解剖区域的足底平均压力峰值。比较两组患者中健足与患足的足底压力峰值分布差异。结果评分满意组20例,患者患足在1个步态周期中的平均压力峰值总和[(1218.9±73.9)N]与健足[(1264.0±104.6)N]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足除第5跖骨区外,其余6个解剖区域的平均压力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不满意组7例,患者患足在1个步态周期中的平均压力峰值总和[(1147.8±31.2)N]与健足[(1180.6±40.9)N]近似,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患足第1、2跖骨区及足跟内侧区足底压力峰值较健足低,而第4、5跖骨区足底压力峰值较健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otscan步态分析技术所提供的足底压力峰值有助于髌骨骨折术后生物力学早期变化的诊断,并可对患者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李晗王威王娟刘月驹李旭张英泽
关键词:髌骨步态分析
高压氧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皮肤难愈伤口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皮肤难愈伤口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住院治疗的创伤后皮肤损伤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高压氧组、rh-bFGF组及联合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反复清创、消肿换药或二次植皮与皮瓣移植等方式治疗,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rh-bFG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h-bFGF外用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联合rh-bFGF治疗。结果联合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3 d及7 d后,联合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CN2/CTGF)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组内比较,各组治疗3 d及7 d后的VEGF,TGF-β1,CCN2/CTG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7 d后的水平又明显高于治疗3 d后的水平(P<0.05)。组间比较,治疗3 d及7 d后,联合组的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组内比较,各组治疗3 d及7 d后的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7 d后的水平又明显低于治疗3 d后的水平(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rh-bFGF治疗皮肤难愈伤口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在于二者联用可促血管生成和抑制炎性反应。
常和平李旭王伟王威叶凡
关键词:高压氧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疗效
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上肢功能评估及与曲线模式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上肢功能评估及其与曲线模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AIS患者,根据Lenke分型将患者分为胸椎组(Lenke 1型+2型+3型+4型,82例)、胸腰/腰椎组(5型+6型,20例),另招募32例无AIS的青少年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握力、捏压强度、手灵巧度、上肢协调性、上肢稳定性、投掷功能、前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Quick DASH)评分。结果 胸椎组、胸腰/腰椎组凸侧握力、凹侧握力、上肢稳定性试验触摸手次数、投掷成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凹侧放置试验、凹侧转向试验、Quick DAS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胸椎组凸侧指鼻试验,凹侧指鼻试验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胸椎组凸侧和凹侧握力、凹侧捏压强度以及凸侧和凹侧指鼻试验低于胸腰/腰椎组(P<0.05),凹侧放置试验、凹侧转向试验、投掷成功率、Quick DASH评分高于胸腰/腰椎组(P<0.05)。胸椎组凸侧的捏压强度、放置和转向试验得分优于凹侧(P<0.05),而胸腰/腰椎组凸侧放置试验、转向试验得分优于凹侧(P<0.05)。结论 AIS患者上肢功能受影响明显,累及胸椎主要影响双侧握力、凹侧捏压强度、凹侧手灵巧度、上肢协调性和主观感受,累及胸腰/腰椎则主要影响投掷成功率,临床对于AIS的治疗应注重评估上肢功能的改变。
韩雪李旭刘佳琪郭丞邵玮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上肢功能
新型活检钳及小空腔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柞体成形术(PVP)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实验已经证实采用小空腔技术能够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活检钳及小空腔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赵云齐向北李旭高翔王坤龙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活检钳空腔骨水泥渗漏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