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芳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光学
  • 5篇量子
  • 4篇强耦合
  • 4篇光学腔
  • 3篇电动力学
  • 3篇原子
  • 3篇腔量子电动力...
  • 3篇微腔
  • 3篇量子电动力学
  • 3篇精细度
  • 3篇光学微腔
  • 2篇原子俘获
  • 2篇微光学
  • 2篇量子物理
  • 2篇激光
  • 2篇激光光谱
  • 2篇激光光谱学
  • 2篇高压放大器
  • 2篇光谱
  • 2篇光谱学

机构

  • 8篇山西大学

作者

  • 8篇李文芳
  • 7篇张天才
  • 7篇杜金锦
  • 7篇李刚
  • 2篇张鹏飞
  • 2篇文瑞娟
  • 1篇瑞娟
  • 1篇杨鹏飞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高精细度微光学腔共振频率及有效腔长的精密测量被引量:8
2013年
超高精细度微共振器是实现原子或者其他偶极子与腔强耦合作用的基本部分,在腔量子电动力学(QED)、弱光非线性效应及微光学器件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微腔基本参数的精密测量最终可以确定腔与原子的耦合系数、腔场衰减率,对决定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超高精细度光学微腔本身的构造和多层镀膜的特点,高精度地确定其共振频率及有效腔长存在一定困难.本文结合修正的多层介质膜模型,实验上完成了膜层为37层的超高精细度光学微腔在不同共振频率下有效腔长的精密测量,获得了超高精细度光学微腔的共振频率及波长;理论计算分析与实验测量结果相符,对纵模间隔的测量精度误差低于0.004 nm,较为修正前提高了约两个量级.同时给出了对应不同模式数下,光波渗入到介质中的深度.该方法可望应用到其他微共振器的精密测量中.
杜金锦李文芳文瑞娟李刚张天才
关键词:光学微腔
强耦合原子—腔系统的单原子实时探测与俘获
原子的辐射特性不仅由其内部结构决定,而且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改变原子周围电磁场的模式分布密度,原子与光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明显增强。例如将单个原子置于仅有一个模式的光学腔中,就可以实现单原子与单模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李文芳
关键词:蒙特卡洛模拟
文献传递
基于光学微腔对单个原子的测量与操控
子电动力学作为研究单个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量子基本物理问题及量子信息等研究领域.单个原子与腔的强耦合为量子网络的构建及量子态的长距离传输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实验中基于单个原子与微腔所组成的强耦合系统完...
杜金锦李文芳文瑞娟杨鹏飞李刚张天才
关键词:腔量子电动力学单个原子光学微腔强耦合系统量子网络
一种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锁定装置及其锁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锁定,具体为一种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锁定锁定装置及其锁定方法。本发明解决了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腔长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极不稳定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一种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锁定装置,微光学腔固定在三...
杜金锦李刚李文芳张鹏飞张天才
内腔多原子直接俘获的强耦合腔QED系统的构建
<正>腔内中性原子的长时间控制与俘获一直是腔量子电动力学(QED)实验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极大地制约了相干操控单原子及其与光相互作用的研究。基于过去多年来F-P光学腔中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的研究[1-4],我们设计了一套易于...
文瑞娟杜金锦李文芳李刚张天才
文献传递
一种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锁定装置及其锁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锁定,具体为一种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锁定锁定装置及其锁定方法。本发明解决了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腔长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极不稳定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一种高精细度微光学腔的锁定装置,微光学腔固定在三...
杜金锦李刚李文芳张鹏飞张天才
文献传递
内腔多原子直接俘获的强耦合腔量子力学系统的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腔内中性原子的长时间控制与俘获一直是腔量子电动力学(QED)中的一个难题,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相干操控单原子及其与光相互作用的研究.基于传统Fabry-Perot光学腔,设计了一套易于内腔原子操控的强耦合腔QED系统,其典型参数为:腔长3.5 mm精细度约为57000,(g0,κ,γ)=2π×(1.48,0.375,2.61)MHz,临界光子数和原子数分别为1.54和0.89.该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在腔内直接实现冷原子磁光阱,并建立腔内光学晶格,实现腔内可控数目的中性原子的长时间俘获.通过合理选择构建光学偶极阱和原子成像系统,可实现对腔内单个原子或原子阵列的操控、探测、成像等.该系统可以克服传统腔QED系统中转移原子的困难,大幅增加腔内原子的寿命,为构建以腔QED系统为基础的量子信息演示平台提供了一种可能.
瑞娟杜金锦李文芳李刚张天才
关键词:腔量子电动力学磁光阱原子俘获光学晶格
强耦合腔量子电动力学中单原子转移的实验及模拟
2014年
对于强耦合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以自由下落方式转移原子与腔模强耦合作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理论上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的高精度光学微腔实时记录的原子穿腔信号,获得了原子与腔模相互作用以及冷原子的参数等基本信息,包括不同初始条件下原子与腔模相互作用时腔的透射谱、单个原子在腔内的驻留时间、原子到达腔模时刻的概率分布以及原子到达腔模的动能分布等,并作为对比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基于模拟结果,实验上建立了腔内光学偶极阱来俘获单个原子,测量的单原子的腔内俘获寿命达到5 ms,比自由穿越时延长了约30倍.该研究对于原子-腔受限空间内,以自由下落方式转移原子以及原子与腔的耦合过程给出详细的分析,有助于对类似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系统参数的优化.
李文芳杜金锦文瑞娟杨鹏飞李刚张天才
关键词:光学微腔蒙特卡罗模拟统计分布原子俘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