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海

作品数:116 被引量:28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历史地理
  • 35篇政治法律
  • 30篇文化科学
  • 9篇社会学
  • 3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33篇主义
  • 27篇社会
  • 16篇史学
  • 15篇社会主义
  • 14篇政治
  • 13篇民族
  • 12篇社会科学
  • 12篇教育
  • 10篇历史学
  • 10篇马克思主义
  • 8篇中国特色社会...
  • 8篇人文
  • 8篇特色社会主义
  • 7篇学术
  • 7篇有中国特色社...
  • 6篇学科
  • 5篇学科建设
  • 5篇灾荒
  • 5篇文化
  • 5篇文科

机构

  • 108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国防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务院
  • 1篇科学出版社
  • 1篇中共中央党史...
  • 1篇教育部高等学...
  • 1篇北京出版社

作者

  • 113篇李文海
  • 2篇石亚军
  • 2篇刘仰东
  • 1篇王建朗
  • 1篇章百家
  • 1篇臧运祜
  • 1篇颜军
  • 1篇丛日云
  • 1篇戴逸
  • 1篇徐建新
  • 1篇杨奎松
  • 1篇钱逊
  • 1篇黄兴涛
  • 1篇张海鹏
  • 1篇王锐生
  • 1篇陈祖武
  • 1篇丁守和
  • 1篇李光伟
  • 1篇魏英敏
  • 1篇龚书铎

传媒

  • 12篇高校理论战线
  • 8篇求是
  • 6篇中国党政干部...
  • 6篇北京教育(高...
  • 5篇思想理论教育...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史学集刊
  • 4篇清史研究
  • 3篇史学月刊
  • 2篇人民论坛
  • 2篇近代史研究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历史研究
  • 2篇当代中国史研...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党建
  • 2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理论前沿

年份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13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8篇1998
  • 5篇1997
  • 6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向共和》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历史观点”?被引量:2
2003年
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出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这部从宏观角度反映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历史剧,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认识。以下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历史学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该剧所表现的史实、观点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的看法。
李文海
关键词:《走向共和》历史观影视评论历史人物历史剧
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被引量:45
1988年
论述了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概要地介绍了中国近代自然灾害的历史面貌,灾荒与近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清朝政府的救荒对策。
李文海
关键词:灾荒史《清史稿》清朝政府近代历史近代经济
《康济录》的思想价值与社会作用被引量:9
2003年
本文对乾隆帝“钦定”、陆曾禹编著的救荒专著《康济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具体的分析。既充分肯定该书倡导的灾荒观的积极意义 ,论述了该书对历史上救荒实务总结、推广的社会价值 ,又实事求是地指出该书存在的历史局限。文章认为 ,这部著作在展现作者敏锐的观察力、睿智的思考和炽烈的爱心的同时 ,也反映出作者在认识问题上的某些谬误和片面。
李文海
关键词:历史局限社会作用史籍灾荒荒政
“求真”才能“致用”被引量:3
2001年
历史学是一门具有重大社会功能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就要尊 重历史的真实,探索历史的真实,把握历史的真实。把握历史的真实愈深刻,历史学的知识 功能、借鉴功能和指导功能发挥得就愈充分。
李文海
关键词:历史学求真致用
怎样看待五四时期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批判
2009年
在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和历史作用的讨论中.如何看待当时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斗争,无疑是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
李文海
关键词: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历史作用历史评价五四运动
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被引量:1
2009年
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我们的民族从沉沦到复兴,整整经过200年时间,可以分为六个历史阶段。从这些历史阶段中,可以清楚地读出若干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因为各种和平发展的道路全都被堵塞了,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因为各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试验都失败了,才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因为各种政治力量都不能领导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真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李文海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复兴历史阶段
“大臣不廉,小臣必污”
2009年
李文海
关键词:大臣社会风气顺治帝廉洁官员枉法
需要有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一点体会被引量:1
2000年
李文海
关键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
清王朝覆亡百年祭
2012年
今年是清王朝覆亡一百周年,对于1912年2月清王朝结束这样一个大事件,应当放到一个较长历史时段中去审视事件的前因后果,观察各种现象的相互关联和长远影响,即放到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复兴的全过程中才能得到更深刻的启示。为什么清朝统治者的自救努力终究未有能挽救灭亡命运?主要是其中存在着三大致命的弱点:一是"表不治本";二是"缓不济急";三是"势不可为"。清王朝的覆亡是一个朝代的终结,更是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中国社会由此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除了表现在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外,最主要的标志是宣告了旧轨的结束和新路的开启。
李文海
关键词:清王朝覆亡政治制度
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的体会被引量:2
1999年
朱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本届政府极其重要的任务”,强调“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并且明确提出振兴教育事业的三条根本原则和方针,“一要加大改革力度”,“二...
李文海
关键词:思想政治《政府工作报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道德素质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