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武

作品数:23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病变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8篇血压
  • 8篇视网膜病
  • 8篇视网膜病变
  • 8篇高血压
  • 7篇高血压性
  • 7篇高血压性视网...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5篇中医
  • 4篇遗传性
  • 4篇遗传性视神经...
  • 4篇遗传性视神经...
  • 4篇神经病
  • 4篇视神经
  • 4篇视神经病
  • 4篇视神经病变
  • 4篇五子衍宗汤

机构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李成武
  • 11篇庄曾渊
  • 11篇刘静
  • 8篇包银兰
  • 6篇王颖
  • 6篇胡爱华
  • 5篇张守康
  • 3篇韦企平
  • 2篇王立军
  • 2篇杨永升
  • 2篇桑子瑾
  • 2篇马东梅
  • 2篇李青丽
  • 2篇李凤荣
  • 1篇陈仁波
  • 1篇陈皆春
  • 1篇安娜
  • 1篇张明明
  • 1篇高健生
  • 1篇朱永涛

传媒

  • 9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眼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睑板腺功能障碍中医证型研究
2022年
目的运用隐结构法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常见中医证型。方法通过门诊大样本问卷调查,获取不同年龄段睑板腺功能障碍病人的信息,分别构建45岁及以下、45岁以上不同人群的隐结构模型,采用双步隐树分析中的LTM-EAST算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医专业知识对模型进行诠释。结果(1)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问卷1,165份,其中45岁以上问卷有211份,45岁以下有954份。(2)45岁及以下常见中医证型为阴虚内热证、肝郁脾虚证、外感风热证、脾胃湿热证。(3)45岁以上常见中医证型为肝气郁结证、脾胃湿热证、肾虚证。结论通过隐结构分析显变量,挖掘背后的隐变量,并对隐变量进行归纳分析,运用客观定量的数据获取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是可行的。
张明明陈仁波李成武季中锟
关键词:中医证型睑板腺功能障碍
耳尖穴放血联合抗生素眼药治疗睑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耳尖穴放血法治疗睑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眼科门诊的睑腺炎患者240例(24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和红霉素眼膏点患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耳尖放血治疗。疗程为7 d,第7天复诊,第14天随访。结果240例受试者的年龄为(24.23±2.29)岁,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82.5%,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χ^(2)=6.725,P=0.035)。治疗组比对照组治愈时间短(t=-3.298,P=0.004)。耳尖放血3次治愈的患者最多。耳尖放血每次挤压30次治愈时间最短(F=191.00,P=0.000)。治疗组比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低(χ^(2)=4.286,P=0.038)。治疗组行切开引流的比例较低(χ^(2)=22.895,P=0.000)。结论耳尖穴放血疗法治疗睑腺炎安全、有效,能够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减少化脓的几率。
李成武刘静包银兰胡爱华王颖王嘉玉周尚昆
关键词:耳尖放血睑腺炎
五子衍宗汤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五子衍宗汤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30例LHO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五子衍宗汤及辅酶Q10片,对照组口服辅酶Q10片,疗程9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线粒体膜电位改善,对照组线粒体膜电位未见改善。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明显。结论五子衍宗汤能提高LHO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李成武庄曾渊张守康韦企平
关键词:五子衍宗汤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膜电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脑卒中是严重损害健康的常见疾病,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ypertensive retinopathy,HRP)与高血压引起的其他靶器官损害程度呈平行关系,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一定程度上可评估脑卒中发生风险(OR值1.02—2.37)。利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评估脑卒中风险的解剖生理学依据包括脑微动脉与视网膜动脉直径相似、内层视网膜和脑微循环具有类似的屏障功能、脑和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结构相似等。利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评估脑卒中风险的方法包括利用软件进行眼底照相视网膜血管直径测量及视网膜血管分又角测量。
李成武庄曾渊刘静
关键词: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脑卒中
高血压病患者眼底病变分级与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眼底病变分级与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住院的无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且视网膜动脉硬化Ⅱ级及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240眼)。方法充分散瞳下应用TOPCON眼底照相机采集120例患者双眼彩色眼底像,并按照Keith-Wagener法进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按照Scheie法进行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不同级别眼底病变眼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主要指标OA和CRA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S/D=PSV/EDV)。结果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和Ⅲ级及以上者OA的EDV、PI、RI以及S/D分别为(10.14±2.13)cm/s和(8.06±0.26)cm/s(t=-8.64,P=0.001)、1.28±0.21和1.56±0.24(t=24.6,P=0.001)、0.69±0.12和0.75±0.12(t=68.4,P=0.001)、3.22±0.87和4.18±1.14(t=18.9,P=0.00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和Ⅲ级及以上者CRA的EDV、PI、RI以及S/D分别为(3.73±0.39)cm/s和(3.18±0.44)cm/s(t=-23.41,P=0.000)、1.07±0.08和1.28±0.10(t=18.7,P=0.001)、0.62±0.02和0.68±0.04(t=17.32,P=0.000)、2.66±0.41和2.99±0.27(t=35.6,P=0.002)。视网膜动脉硬化Ⅱ、Ⅲ、Ⅳ级者OA的EDV、PI、RI以及S/D分别为(10.30±2.27)cm/s、(8.90±0.93)cm/s、(7.74±0.74)cm/s(F=7.509,P=0.003);1.23±0.22、1.40±0.24、1.58±0.38(F=36.214,P=0.003);0.68±0.01、0.72±0.02、0.77±0.01(F=121.615,P=0.000);3.08±0.67、3.61±1.01、4.32±1.65(F=28.514,P=0.003)。视网膜动脉硬化Ⅱ、Ⅲ、Ⅳ级者CRA的EDV、PI、RI以及S/D分别为(3.78±0.33)cm/s、(3.47±0.28)cm/s、(2.91±0.27)cm/s(F=-22.377,P=0.000);1.04±0.06、1.16±0.13、1.38±0.12(F=17.619,P=0.003);0.61±0.02、0.65±0.06、0.72±0.02(F=24.156,P=0.000);2.58±0.31、2.89±0.40、3.55±0.41(
李成武庄曾渊刘静安娜朱永涛
关键词: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参数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与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门诊患者291例,进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脑卒中发病情况,比较不同证型之间脑卒中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291例患者中发生脑卒中者88例(30.2%)。各证型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气滞血瘀证18.45%,肝阳上亢证15.15%,痰浊痹阻证64.18%,阴虚火旺证25.64%,不同证型间脑卒中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χ~2=48.399,P<0.05),痰浊痹阻证脑卒中患病率最高。不同中医证型间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χ~2=320.817,P<0.05),痰浊痹阻证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最重。结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与脑卒中发病风险有关,痰浊痹阻证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较重,脑卒中发病风险最高。
李成武刘静庄曾渊桑子瑾李凤荣
关键词: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脑卒中中医证型
中医眼科临床试验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2007年
作者针对中医眼科概述了临床试验的原则,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方法。
李成武杨永升张守康庄曾渊
关键词:中医眼科
五子衍宗汤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线粒体基因突变比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五子衍宗汤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线粒体基因突变比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30例LHO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五子衍宗汤及辅酶Q10片,对照组口服辅酶Q10片,疗程9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基因突变比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线粒体基因突变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mtDNA突变比率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子衍宗汤及辅酶Q10均能降低LHON患者线粒体基因突变比率,但五子衍宗汤联合辅酶Q10组的疗效优于单纯辅酶Q10组。
张守康李成武庄曾渊韦企平
关键词:五子衍宗汤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基因
五子衍宗汤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五子衍宗汤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观察要求的30例LHO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五子衍宗汤及辅酶Q10片,对照组仅口服辅酶Q10片,疗程均为9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有一定程度改善;对照组视力改善,但视野、视觉诱发电位未见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改善更明显。结论五子衍宗汤对LHON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李成武庄曾渊张守康韦企平
关键词:五子衍宗汤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味方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将肝郁气滞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0例(120只眼)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局部点色甘酸钠滴眼液联合逍遥散加味方干预治疗,对照组单纯局部点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2周后观察2组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及体征指标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减少,泪液分泌增多,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方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显著。
包银兰李成武王颖胡爱华李青丽马东梅王立军刘静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逍遥散色甘酸钠滴眼液肝郁气滞型泪膜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