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生

作品数:192 被引量:1,24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62篇专利
  • 3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天文地球
  • 5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2篇同位素
  • 59篇盆地
  • 48篇天然气
  • 36篇地球化
  • 36篇地球化学
  • 34篇碳同位素
  • 28篇源岩
  • 25篇烃源
  • 25篇烃源岩
  • 23篇地球化学特征
  • 23篇稀有气体
  • 23篇化学特征
  • 19篇四川盆地
  • 18篇煤成气
  • 17篇气源
  • 17篇勘探
  • 16篇塔里木盆地
  • 14篇岩石
  • 14篇天然气地球化...
  • 13篇天然气成因

机构

  • 18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中国石油勘探...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长江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92篇李志生
  • 138篇李剑
  • 71篇王东良
  • 71篇谢增业
  • 56篇王晓波
  • 52篇王义凤
  • 52篇李谨
  • 43篇胡国艺
  • 42篇马成华
  • 40篇张英
  • 39篇郝爱胜
  • 33篇国建英
  • 32篇崔会英
  • 28篇魏国齐
  • 26篇马卫
  • 24篇罗霞
  • 21篇王晓波
  • 21篇孙庆伍
  • 21篇王志宏
  • 20篇杨春龙

传媒

  • 19篇天然气地球科...
  • 9篇石油学报
  • 9篇石油勘探与开...
  • 6篇天然气工业
  • 6篇沉积学报
  • 5篇中国科学(D...
  • 4篇地球化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矿业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第十届全国有...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0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20篇2015
  • 9篇2014
  • 17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原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碳同位素组成及来源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Tenax TA吸附管采集太原市不同排放源及不同功能区环境空气样品,色谱-质谱、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其挥发性芳香烃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并分析了其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柴油挥发源、汽油挥发源、溶剂挥发源、机动车尾气源和民用燃煤源排放的挥发性芳香烃化合物中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测定范围依次为:(-30.79±0.98)‰^(-29.10±0.14)‰、(-30.96±0.88)‰^(-28.02±1.77)‰、(-32.13±0.59)‰^(-27.67±0.49)‰、(-27.58±0.16)‰^(-25.50±0.75)‰和(-25.14±0.93)‰^(-23.44±1.32)‰,民用燃煤源显著富集13C.仅在民用燃煤源排放烟气中检出苯乙烯,δ13C值为(-23.44±1.32)‰.太原市4个不同功能区采样分析显示,居民交通混合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的δ13C值为(-25.61±2.20)‰^(-23.91±0.78)‰,较其他区域富集13C;工业区δ13C检测值为(-29.15±1.06)‰^(-24.53±1.07)‰,较其他区域贫13C.将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δ13C值与排放源δ13C值比较可发现,太原市4个环境空气点位的挥发性芳香烃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源和民用燃煤源,工业区受溶剂挥发影响较大.
李颖慧闫雨龙李志生郝爱胜李如梅杨帆彭林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环境空气污染源
天然气中CO2氧同位素在气源判识中的应用
天然气中CO的碳同位素已经广泛用来进行天然气成因及来源的研究,而CO的氧同位素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示踪剂,尽管其氧同位素容易与水之间达到氧同位素平衡,但在达到平衡之前,它仍保持着其气源的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在油气勘探中,CO...
李谨李志生王东良李剑谢增业孙庆伍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C8轻烃参数指标判识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C8轻烃参数指标判识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的方法,其包括利用气相色谱对典型海相层系油型气、陆相煤系地层煤成气样品分别进行C8轻烃组分分析,获取得到样品中C8轻烃组分含量数据;以油型气及煤成气样品中顺‑1,3...
王晓波李剑魏国齐胡国艺谢增业李志生张春林谢武仁杨春龙张璐齐雪宁李明鹏
文献传递
天然气中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中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天然气样品;取无缝不锈钢管填充活化后的层系氧化铝;将高压钢瓶的一端连接两级调压阀,把无缝不锈钢管连接到两级调压阀的出气口;把上述装置放入通风柜内,将电子...
李志生李剑张英王东良孙庆武崔会英王晓波
从天然气地化特征看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保存条件
<正>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是新生代形成的大型沉积坳陷,现已发现台南、涩北一号、涩北二号、盐湖、驼峰山等气田。这些储集在第四系地层中的天然气,全部为第四系来源的生物气。目前,东部地区已探明含气面积124.7km2。探明...
张英胡国艺李剑李志生史占祯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甲烷碳同位素
文献传递
Ⅱ1型有机质干酪根降解气定量化表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海相腐泥型有机质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生气为辅已得到广泛共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封闭体系下干酪根生烃模拟实验,在干酪根降解成气机理、生气潜力及生成动力学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了详细研究不同演化阶段海相腐泥...
李志生马卫李瑾齐雪宁
关键词:生油岩干酪根地球化学
天然气中CO_2氧同位素在线检测技术与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氧同位素作为有效的地球化学参数,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环境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CO_2氧同位素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示踪剂,可用于判识气源,然而这一指标尚未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应用气相色谱-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天然气中CO_2的氧同位素在线检测方法。在对松辽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组分、组分碳同位素、稀有气体组成与稀有气体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盆地天然气中CO_2氧同位素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盆地、不同来源天然气中CO_2的碳、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表明CO_2的氧同位素具有较好的成因指示意义。通过CO_2的碳-氧同位素分布,可将气藏中CO_2细分为上地幔来源、碳酸盐岩来源以及有机成因,为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对比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李谨李志生王东良李剑谢增业孙庆伍
关键词:天然气CO2氧同位素
硫化氢生成模拟实验技术及进展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极强腐蚀性和毒性的非烃气体,在以往的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中,基本没有检测硫化氢。这主要是因为在以往发现的气藏中,虽或多或少地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但含量均较低。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以及2003年川东...
谢增业李志生李剑胡国艺王春怡
关键词:油气勘探油气开采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煤系烃源岩产气率变化特征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开放体系下进行的全岩热模拟实验,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的煤系烃源岩开展了产气率变化特征的研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Ro低于1.0%或1.2%时,煤型烃源岩产气率非常低,一般不到总产气量的5%~10%,有时甚至更低,煤型烃源岩大量产气阶段一般始于Ro为1.2%,在2.2%或2.4%之前这段演化期间产气量很大,一般占总产气量的85%以上,但在Ro等于2.2%或2.4%之后,煤型烃源岩产气量很低,一般不足5%~10%。煤系泥岩累计产气率为179m3/t·TOC,在Ro为2.4%之后,产气率降低很快,接近生烃死亡线。
肖芝华胡国艺钟宁宁李志生
关键词:热模拟产气率煤系烃源岩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天然气轻烃组成特征及其应用被引量:20
2007年
对采自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和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以及侏罗系59个天然气样品的C5—C7轻烃化合物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这些天然气的轻烃主要有3方面的作用:①反映母质类型,川西南部须家河组天然气富含环烷烃和芳烃,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富含环烷烃,表明这些天然气的母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②反映运移相态及水洗作用,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芳烃分别与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参数的比值与其伴生凝析油的相近,主要以游离相运移,而天然气轻烃组成具高链烷烃、低芳烃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天然气在运移成藏过程中芳烃受到水洗作用的影响;③反映原油裂解气特征,二叠系茅口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以海相腐泥型为主的天然气轻烃富含甲基环烷烃,是原油裂解气的一种标志。
谢增业杨威胡国艺李志生孙庆伍
关键词:四川盆地天然气轻烃原油裂解气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