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川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射线追踪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辛几何
  • 2篇辛几何算法
  • 2篇值模拟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厚度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波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岩溶
  • 1篇岩溶勘察
  • 1篇震波
  • 1篇中国东南
  • 1篇中国东南部
  • 1篇声波
  • 1篇声波方程
  • 1篇瞬变
  • 1篇瞬变电磁

机构

  • 7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有色桂林...

作者

  • 7篇李川
  • 4篇王有学
  • 3篇熊彬
  • 3篇何晓玲
  • 2篇周海滨
  • 2篇杨强
  • 2篇黄明曦
  • 2篇薛霆虓
  • 2篇韩果花
  • 2篇张智
  • 2篇王海燕
  • 2篇贠鹏
  • 1篇孙娅
  • 1篇柳建新
  • 1篇许继峰
  • 1篇曾高福
  • 1篇蒋婵君
  • 1篇刘荣平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二维复杂速度结构中的射线追踪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二维复杂速度结构中的射线追踪,给出模型参数和追踪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描述复杂的二维地质形体及地质构造的分界面特征,并且能够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的情形;对不同的地层或地质体,根据其速度分布特征,采用局部网格化对其进行描述,减小了复杂地质结构在描述速度时计算机所需要的内存量,进一步提高了计算速度。本射线追踪方法不仅可以对复杂模型的反射波及回折波进行追踪,而且可以利用"微折射"方法对目标界面的首波进行追踪。
韩果花李川黄明曦何晓玲王海燕杨强周海滨王有学熊彬张智张智
关键词:射线追踪
基于二维三次卷积插值算法的辛几何射线追踪被引量:3
2014年
射线追踪是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的基础,射线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及射线走时的精度决定了层析成像的可靠性.本文根据哈密尔顿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程函方程解稳定性的特性,采用辛几何算法(SAM-Symplectic Algorithm Method)及二维三次卷积插值技术进行地震波射线追踪.由于采用了SAM算法,保证了地震波波前精度,提高了射线空间位置的准确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AM既能保证哈密尔顿系统的稳定性又具有运算速度快的特点,提高了射线追踪的计算精度.
李川王有学何晓玲刘荣平贠鹏熊彬许继峰
关键词:射线追踪辛几何算法数值模拟
求解声波方程的径向基函数无网格法被引量:2
2016年
地震勘探广泛应用于油气、煤田勘探.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是整个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石.将径向基函数(RBF)引入地震声波波场数值模拟中,在空间上用径向基函数无网格法来构造二阶导数,而在时间上采用简单的二阶差分公式,并重点讨论了形状参数c 对该方法精度的影响,总结c 经验取值范围为2-4 倍平均数据点间距.设计不同模型,利用径向基函数无网格法进行声波波场模拟,并与空间四阶时间二阶的有限差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样精度下,径向基函数每个波长所取的数据点数远小于空间四阶矩形网格有限差分每个波长所取的网格点数,即径向基函数的空间采样率更低,这表明径向基函数具有更小的数值频散.
蒋婵君王有学李川曾高福贠鹏
关键词:径向基函数声波方程波场模拟无网格法
一种发射线圈组及瞬变电磁勘探装置
一种发射线圈组及瞬变电磁勘探装置,发射线圈组包括:N个发射线圈,N为奇数且N大于等于3,位于N个发射线圈中心轴位置的发射线圈水平布置,非中心轴位置的N‑1个发射线圈在中心轴位置的两侧轴对称布置,且任意一侧发射线圈呈竖直、...
李川李杰
文献传递
井间电磁波CT技术及其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3年
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是将医学CT应用于地球物理学中的一项新技术,它主要依据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吸收差异,重建井间介质吸收系数的分布图像,形象及直观地展现研究区域的地质结构。本文详细地研究了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具有高低吸收电磁异常体的理论模型,根据一定的观测系统对电磁波的场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SIRT反演技术对吸收异常体的图像进行了重建;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某地拟建桥址的岩溶勘查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韩果花黄明曦李川何晓玲杨强王海燕周海滨王有学熊彬张智薛霆虓
关键词:SIRT岩溶勘察
基于辛几何算法的地震波射线追踪研究
地震波射线追踪是研究地震波波传播的基础,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波波场数值模拟、速度结构成像等相关领域,尤其是在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过程中,射线路径的准确性及射线走时的精度决定了层析成像的效果。因而,准确、快速的射线追踪一直...
李川
关键词:地震波射线追踪辛几何算法数值模拟哈密尔顿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接收函数的中国东南部区域深部成矿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东南部地区的地壳变形机制和深部成矿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中国地震台网207个地震站观测到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方法计算中国东南部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内岩石的泊松比。结果表明,研究区东部地壳厚度约为27 km,而西部地壳厚度约为43 km,平均地壳厚度为31 km,地壳呈现西厚东薄趋势。地壳内岩石泊松比的结果显示:华夏块体的南部泊松比较高,平均为0.295,而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地壳岩石泊松比相对较低,平均为0.257。在扬子克拉通的中部以及华夏块体的中东部区域,地壳岩石泊松比为0.257~0.286。通过对比侵入体沉积岩和火成岩的泊松比,初步推断金属矿物系统的形成可能与造山和热液沉积矿床有关,这表明研究区内多期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是由构造-岩浆-热事件引起的。而华夏块体东南边缘和上场子克拉通的东北区域地壳岩石的高泊松比可能与中生代中下地壳镁铁质部分熔融有关,同时部分熔融也为岩浆入侵和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环境。
柳建新Syed muzyan SHAHZAD孙娅Asim SHAHZAD李川Meryem FANIDIIshfaque MUHAMMAD
关键词:泊松比中国东南部地壳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