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尚妹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病
  • 5篇细胞
  • 3篇肾小球
  • 3篇肾脏
  • 2篇血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肾病患者
  • 2篇肾小管
  • 2篇肾组织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酸血症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大鼠
  • 2篇尿酸
  • 2篇尿酸血症
  • 2篇综合征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机构

  • 17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7篇李尚妹
  • 16篇刘华锋
  • 9篇潘庆军
  • 7篇杨陈
  • 6篇陶静莉
  • 6篇安宁
  • 6篇刘伟敬
  • 5篇陈孝文
  • 5篇吴平
  • 5篇谢彤
  • 5篇陈燕文
  • 4篇王淑君
  • 4篇陈秋华
  • 3篇路杰
  • 3篇梁东
  • 3篇蔡珺
  • 3篇张莉芳
  • 3篇彭艳霞
  • 3篇陈锦霞
  • 2篇余晓霞

传媒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就诊前4周内未用药的SLE患者6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正常人和68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的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自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补体C3、SLEDAI评分和血清Anti-ds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SLE患者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活动组(SLEDAI score≥10)SLE患者显著高于稳定组(SLEDAI score<10),且活动组中初发组(即首次确诊)显著高于复发组(P均<0.05)。而SLE患者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活动组SLE患者显著低于稳定组,且活动组中初发组显著低于复发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LE患者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s=0.289,P<0.05),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s=0.371,P<0.01)。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5 d后,SLE患者预后良好组(SLEDAI降低≥4分)的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即可显著降低(P<0.05);治疗3 d后,SLE患者预后良好组的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即可显著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的自噬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异常,其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有望作为疾病活动度指标和潜在的临床治疗靶标。
陈燕文王超王旭光冯永民安宁吴洪銮李尚妹陶静莉刘伟敬刘华锋潘庆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B细胞自噬
嗜碱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发病早期中的作用
2016年
用鸡Ⅱ型胶原免疫C57BL/6小鼠,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模型。用MAR-1抗体清除嗜碱粒细胞,以同型抗体为对照。记录各组小鼠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IL-4、IL-6和IFN-γ水平。小鼠关节标本用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探讨嗜碱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发病早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成功建立CIA小鼠模型。清除嗜碱粒细胞组、模型对照组和MAR-1抗体同型对照组相比,清除嗜碱粒细胞可显著抑制关节炎指数的升高,显著降低抗Ⅱ型胶原的抗体水平以及血清IL-4的水平,但对IL-6和IFN-γ的水平无影响。同时,清除嗜碱粒细胞可显著改善CIA模型小鼠的关节外观和关节病理改变。研究表明,靶向清除嗜碱粒细胞可减轻CIA模型小鼠的早期发病症状,可能与其介导IL-4生成和自身抗体产生相关。
陈秋华唐培兰巧芬廖焕金陈燕文李尚妹吴平刘华锋谢彤潘庆军
关键词:嗜碱粒细胞胶原诱导性关节炎IL-4
单纯轻度尿检异常患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分析
<正>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单纯轻度尿检异常患者临床与肾脏病理的特点,为单纯轻度尿检异常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收集本中心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单纯尿检异常而接受肾脏活检的7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王淑君许自干陈燕文李秀玮吴洪銮杨陈李尚妹刘华锋刘伟敬
文献传递
二维平面足细胞相对密度测量法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且临床实用的足细胞丢失评估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和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以及正常肾组织和3种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进行Wilms′瘤蛋白免疫染色,采用手工计数和病理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单个肾小球内足细胞的绝对数以及单位面积肾小球内足细胞的相对密度进行测定,找出结果可靠的最低肾小球数目并检验不同测量人员所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统计10个和15个大鼠肾小球时,阿霉素肾病组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大鼠;无论统计的肾小球数目多少,两组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绝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统计5个和10个人类肾小球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和膜性肾病组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微小病变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肾小球足细胞绝对数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微小病变组。人类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与血肌酐(Scr)水平呈低度负相关,但与24h尿蛋白含量(24hUPQ)无相关关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与Scr、24hUPQ无相关关系。两名检测者所获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这种足细胞相对密度评估法简便、快捷和可靠,且所需肾小球数目少,有望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安宁杨陈陶静莉李尚妹陈华青陈孝文梁东刘华锋
关键词:足细胞
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megalin表达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探讨
2015年
目的检测成人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Megalin表达的差异,进一步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尿形成和肾小管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按照肾脏病理分为微小病变组(MCD)、膜性肾病组(MN)、局灶节段硬化组(FSGS)。收集各病例组临床资料以及血清、尿液等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病程、起效时间、ALB、BUN、Scr、CH、TG、HB、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病例组肾小管megalm的表达;各病例组行肾脏病理常规染色,并根据肾小管损伤标准进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评分。分析肾小管megalin表达量与临床和病理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MCD组肾小管megalin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MN组、FSGS组肾小管megalin表达均显著低于MCD组和对照组,以FSGS组降低最为显著。各病理类型亚组肾小管megalin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全组肾病综合征、MCD亚组、MN亚组megalin的表达水平均与肾小管损伤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某些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megalin表达降低可能与蛋白尿毒性有关,megalin表达的下降反过来可能参与这些患者的尿蛋白形成。
皇甫长梅王丽姝李尚妹陶静莉刘伟敬刘华锋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肾小管MEGALIN
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自噬的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自噬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洗涤液、固定液、自噬阻断剂、荧光标记的抗LC3抗体。本发明所述试剂盒中的洗涤液,可以洗脱全部LC3?I,而不影响LC3?II,为流式细胞术检测...
潘庆军刘华锋陈燕文吴平谢彤廖焕金蔡珺张莉芳彭艳霞陈秋华杨陈安宁陈锦霞王淑君李尚妹吴洪銮
文献传递
肾功能代偿期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IgA肾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肾病内科住院并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Scr低于133μmol/L、近期未应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剂等影...
路杰许勇芝唐荣李尚妹刘华锋
关键词:IGA肾病高尿酸血症
文献传递
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致肾小球硬化症大鼠的尿蛋白排泌量及肾小球蛋白(synaptopod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胰岛素增敏药)对阿霉素致肾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泌量及肾小球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罗格列酮治疗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大鼠模型;用双缩脲法动态检测大鼠24h尿蛋白量;分别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synaptopodin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罗格列酮能显著减缓FSGS大鼠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P<0.05);恢复大鼠肾组织蛋白表达量(P<0.05),而不影响其mRNA表达量(P>0.05);FSGS大鼠肾组织蛋白表达量与尿蛋白排泄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减轻FSGS模型尿蛋白排泌量,其机制可能部分与维持足细胞足突肌动蛋白微丝骨架系统的稳定有关。
郭丽琴陶静莉李尚妹梁东唐德燊陈孝文刘华锋
关键词:罗格列酮肾小球硬化
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Epstein—Barr病毒感染状况及其致病作用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组织Epstein—Barr病毒(EBV)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讨EBV感染与LN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为LN的患者肾组织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7例非肾性血尿患者肾组织及37例微小病变肾病患者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EBV潜伏期膜蛋白1(EBVLMP1),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BVLMPl与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的结果高度吻合(等效检验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系数=0.817,K系数检验P=0.00)。LN组肾组织EBER和EBVLMPl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3%(35/58)和58.6%(34/58),而正常组分别为0.0%(0/7)和14.3%(1/7),微小病变组分别为16.2%(6/37)和18.9%(7/37),LN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微小病变型肾病组(P=0.00),而微小病变型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组肾组织EBER和EBVLMPl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初发和复发之间、有无合并感染之间以及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EBER和EBVLMP1表达阳性的LN患者的血清中anti—Sm—Ab阳性率显著高于两标记物表达阴性的LN患者(EBER:34.3%VS8.7%,EBVLMP1:35.3%VS9.1%,P均〈0.05)。结论肾组织EBV感染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其机制可能部分与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anti—Sm—Ab有关。
余晓霞刘华锋陶静莉杨陈李尚妹陈孝文梁东唐德燊
一种从人外周血记忆性B淋巴细胞制备抗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人外周血记忆性B淋巴细胞制备抗体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优势,采用该方法能在体外制备大量抗体,所制备抗体在预防感染和治疗免疫缺陷病中非常重要。
潘庆军刘华锋吴平谢彤廖焕金蔡珺张莉芳彭艳霞陈秋华杨陈安宁陈锦霞王淑君吴洪銮李尚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