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多娇

作品数:62 被引量:20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9篇抑郁
  • 15篇血管
  • 15篇血管性抑郁
  • 11篇中药
  • 10篇抑郁症
  • 9篇血管性抑郁症
  • 8篇利咽
  • 8篇利咽口服液
  • 8篇克感利咽口服...
  • 8篇口服
  • 8篇口服液
  • 7篇血流
  • 7篇病毒
  • 6篇药理
  • 6篇鼠模型
  • 6篇细胞
  • 6篇小鼠
  • 6篇流感
  • 6篇流感病毒
  • 6篇免疫

机构

  • 59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哈尔滨市急救...
  • 1篇福建汇天生物...

作者

  • 62篇李多娇
  • 53篇王彦云
  • 37篇郑军
  • 35篇潘菊华
  • 27篇陈朝
  • 24篇黄世敬
  • 13篇顾丽贞
  • 10篇张颖
  • 6篇万素君
  • 6篇张先慧
  • 6篇陈宇霞
  • 5篇王洋
  • 5篇徐贵成
  • 4篇段绍瑾
  • 4篇陈淑珍
  • 3篇崔翰明
  • 3篇吴巍
  • 3篇王彦云
  • 3篇王阶
  • 3篇王勒瑜

传媒

  • 5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中国药学会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成药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师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2003年全...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3篇1998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慢性缺血应激建立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旨在建立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VD)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1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ligation of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LBCCA);2假手术组:同手术组处理,但不结扎;3抑郁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不进行手术;4模型组:LBCCA叠加CUMS,结合孤养。连续观察21 d,观测大鼠体质量变化、行为学改变、脑血流量变化以及大鼠大脑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 related kinase B,Trk 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抑郁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百分率、旷场试验运动距离及站立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手术组及模型组MMP-2及MM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抑郁组及模型组海马内BDNF/Trk B及BDNF/Trk B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LBCCA叠加CUMS结合孤养方法较好地模拟了抑郁核心症状快感缺乏、运动和探索能下降的行为特征和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稳态失衡的病理机制,是较为理想的血管性抑郁模型,可用于药理实验及治疗效果机制研究。
谭赛雷小明王彦云潘菊华张颖黄世敬张永超郑军陈朝陈宇霞李多娇
关键词: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神经血管单元酪氨酸激酶受体B
前列炎消对消痔灵所致非细菌性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文采用消痔灵注射液(内含硫酸铝钾、五倍子鞣质等)造模,形成非细菌性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经口服给药前列炎消1个月,从腺体管腔大小、分泌物多少、间质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四个方面的病理学改变综合分析。病理学改变主要以...
顾丽贞王彦云李多娇陈朝王勒瑜
关键词:前列腺炎消痔灵
文献传递
痛血康胶囊对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痛血康胶囊治疗早孕SD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受孕7 d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早孕不完全流产模型,痛血康治疗7 d观察并记录SD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情况及病理组织学改变。2)用小鼠尾尖取血法,观察痛血康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3)用小鼠耳廓肿胀和SD大鼠棉球肉芽肿两个模型,观察痛血康的抗炎作用。4)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所致SD大鼠血瘀模型,观察痛血康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痛血康能增强早孕不完全流产SD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强度,促进残存的胚囊组织排出;能降低血瘀模型SD大鼠全血和血浆黏度,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SD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痛血康在早孕SD大鼠中具有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可能与增强流产SD大鼠的子宫收缩强度、促进残留在宫腔的绒毛或蜕膜组织排出、缩短出凝血时间、抑制炎症等有关。
王彦云郑军潘菊华李多娇黄世敬郭宗碧刘凤麟
关键词:SD大鼠离体子宫血流变
基于均匀设计的开心解郁方抗抑郁主效应中药筛选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筛选开心解郁方中抗抑郁的主效应中药。方法采用 U11(1110)均匀设计表和使用表,将开心解郁方(人参、巴戟天、赤芍、远志、柴胡、枳实)设成11个剂量配伍组,加上阳性药组(地西泮)和阴性对照组,共13组,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组。连续给药14 d 后分别进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自主活动实验。结果以悬尾测试的不动时间百分比(Y1)为因变量,以 X1~X6为自变量,拟合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Y1=1.1331-0.8423×X1+0.4382×X3-0.7129×X6,提示人参、枳实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赤芍具有促进抑郁的作用。以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Y2)为因变量,以 X1~X6为自变量拟合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Y2=167.69-2.99×X12-2.14×X1-1.65×X6,提示人参、枳实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小鼠自主活动测试显示,X1~X6对小鼠自主活动指数(Y3)无显著影响,提示开心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与中枢兴奋性无关。结论人参和枳实是开心解郁方中抗抑郁的主效应中药。
潘菊华郑军王彦云雷小明李多娇陈朝黄世敬
关键词:抑郁均匀设计小鼠
克感利咽口服液的新药研究及其抗流感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机理
顾丽贞段绍瑾李多娇张百舜王彦云陈淑珍陈朝
该课题研制了克感利咽口服液(克感液),并从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亚分子水平进行了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研究。肯定了克感液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首次提出抗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机理和中药在抗病毒作用中的重要地位。证明了中药...
关键词:
关键词:克感利咽口服液抗病毒新药
清热暗疮片对兔耳痤疮模型抗角化作用及血流变的影响被引量:27
2004年
顾丽贞王彦云李多娇李理陈朝万素君施少斌郑荣波
关键词:血流变
唐草片对放化疗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唐草片对丝裂霉素和60Co照射所致小鼠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对荷瘤小鼠放疗后肿瘤生长的影响,初步确定唐草片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分别应用丝裂霉素腹腔注射和60Co射线照射造成正常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及荷...
黄世敬杨莉娅王彦云张颖李多娇潘菊华邵宝平郑军陈朝陈宇霞
关键词:放化疗免疫功能
通阳活血中药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阳活血中药强心复脉颗粒(Qiangxinfumai Granule,QG)对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IR)窦房结(SAN)电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兔右冠状动脉根部结扎/放松法制备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致病...
刘如秀谭双王彦云万素君李多娇陈朝郑军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中药窦房结功能
文献传递
克威利咽口服液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克感利咽口服液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临床验方研制而成的三类新药,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风热外侵、邪热内扰证候),疗效显著,本文报道该药的抗炎,免疫药效作用。
顾丽贞李多娇张百舜万素君李玲慧富杭育田甲丽周爱香郭淑兰
关键词:克感利咽口服液抗炎作用免疫作用药理
消喘巴布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2009年
目的研究消喘巴布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及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溶性高分子复合基质制备消喘巴布剂,进行黏着力试验,赋形性试验,含膏量试验,耐热、耐寒试验、毒性及药效初步试验。结果消喘巴布剂载药量大,贴敷性能好,无致敏性与刺激性,药效显著。结论实验所制巴布剂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透皮给药系统。
刘起华文谨王菲封立红李多娇
关键词:药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