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梁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性能研究
  • 2篇预硫化
  • 2篇器外预硫化
  • 2篇硫化
  • 2篇加氢
  • 2篇加氢催化
  • 2篇加氢催化剂
  • 2篇加氢脱硫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模拟
  • 2篇附和
  • 2篇Γ-AL2O...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丁基
  • 1篇氧化钙
  • 1篇中油
  • 1篇裂解
  • 1篇扩散
  • 1篇环己烷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李国梁
  • 2篇刘大鹏
  • 2篇陈小博
  • 2篇刘晨光
  • 2篇刘熠斌
  • 2篇柴永明
  • 2篇李彦鹏
  • 2篇闫昊
  • 1篇杨朝合
  • 1篇冯翔

传媒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十烷、蒽和对二丁基环己烷在氧化钙中的吸附和扩散特性
2024年
在823.15~923.15 K的温度范围内,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二十烷(C_(20)H_(42))、蒽(C_(14)H_(10))和对二丁基环己烷(C_(14)H_(28))在氧化钙5 nm的孔道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分析了3种分子在氧化钙孔道中的吸附等温线、分子扩散动力学、概率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吸附等温线的分析结果表明:C_(14)H_(10)在氧化钙孔道内的吸附量最大,923.15 K时C_(14)H_(28)吸附量最小,823.15 K时C_(20)H_(42)吸附量最小;C_(20)H_(42)和C_(14)H_(10)为多层吸附,C_(14)H_(28)为单层吸附。分子扩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_(20)H_(42)的扩散系数最大,C_(14)H_(28)次之,C_(14)H_(10)最小;扩散性能主要受温度和分子构型影响,根据扩散活化能可知,C_(14)H_(10)的扩散受温度影响最大,C_(14)H_(28)次之,C_(20)H_(42)最小。概率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分析结果表明:C_(14)H_(10)在距离孔道表面0.4,0.7,1.1 nm附近存在3个吸附层;C_(20)H_(42)和C_(14)H_(28)的吸附层在距离孔道表面0.5 nm附近的空间中。
孙立鹏鲁家荣姜海英赵德明李国梁岳远宁李金明辛德兴闫昊陈小博刘熠斌
关键词:氧化钙扩散分子模拟
多级孔ZSM-5分子筛中油酸甲酯催化裂解吸附和扩散行为模拟研究
2024年
多级孔ZSM-5分子筛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其独特的微-介复合孔道结构可显著促进油酸甲酯(OAME)等大分子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分子层面上的促进机制及构-效关系仍不明晰。本工作采用Monte Carlo模拟(MC)结合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OAME催化裂解反应中反应物和5种产物分子(丙烯、丁烯、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多级孔分子筛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通过分析吸附等温线、吸附密度图和反应物种的扩散系数,发现升温不利于OAME的吸附,从而抑制了反应的发生,这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直孔道和多级孔道这两种吸附位点在催化裂解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截然不同:直孔道提供芳构化反应活性中心,而多级孔道则主要促进BTX主产物分子的传质扩散。这种多孔道的协同催化作用使得多级孔分子筛相较于微孔分子筛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此外,发现多级孔ZSM-5分子筛能提高芳烃收率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够加速BTX向介孔的快速扩散。以上模拟结果不仅有助于从微观角度优化脂肪酸酯催化裂解反应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丰富了对多级孔分子筛能多产芳烃微观机制的理解。
秦晗淞李国梁闫昊冯翔刘熠斌陈小博杨朝合
关键词:分子模拟
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2005年
研究了器外预硫化型加氢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DBT)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制备条件下得到的不同配方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HDS活性较好,部分可以达到器内预硫化的效果,不过其加氢活性稍弱;DBT在两种预硫化催化剂上的HDS反应的历程类似,但是对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而言,DBT的加氢脱硫主要依赖于氢解历程.
李国梁李彦鹏柴永明刘大鹏刘晨光
关键词:器外预硫化加氢催化剂加氢脱硫
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研究了器外预硫化型加氢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DBT)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制备条件下得到的不同配方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HDS活性较好,部分可以达到器内预硫化的效果,不过其加氢活性稍弱;DBT...
李国梁李彦鹏柴永明刘大鹏刘晨光
关键词:器外预硫化加氢催化剂加氢脱硫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