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哲

作品数:14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起搏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肺癌
  • 3篇衰竭
  • 2篇心尖
  • 2篇心尖部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右室
  • 2篇左心
  • 2篇联合放化疗
  • 2篇慢性
  • 2篇抗原
  • 2篇化疗
  • 2篇尖部
  • 2篇放化疗
  • 1篇电图
  • 1篇调强

机构

  • 14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黄骅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李哲
  • 5篇于靖
  • 4篇郑晔
  • 4篇曹绪芬
  • 4篇赵磊
  • 4篇李永生
  • 4篇韩佳
  • 3篇赵瑾
  • 3篇回志
  • 3篇赵荣诚
  • 3篇高敬华
  • 3篇李永星
  • 2篇颜利求
  • 2篇李华蕊
  • 2篇苗晓云
  • 2篇郭楠
  • 2篇柳志宝
  • 2篇吴媛媛
  • 2篇刘峰
  • 1篇田文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SP)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将103例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RVAP组51例和RVSP组52例。RVAP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RVSP组行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分别记录QRS波群宽度、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左室射血分数(LVEF)、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RVSP组QRS波群宽度明显小于RVAP组,且2组术后3个月LRVPE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起搏阈值、LVEF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P电极导线相对容易到位,长期随访导线参数稳定,无脱位及起搏感知不良等事件发生,是较为良好的起搏位点。
郑晔李永星李哲赵磊于靖韩佳曹绪芬
26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26例确诊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双下肢深静脉超声及螺旋CT增强扫描等相关检查。结果:P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能提供重要线索;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双下肢深静脉超声及肺动脉CTA均能够为PTE早期确诊提供有力的证据;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结论:提高PTE的早期诊断率、尽早溶栓及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郑晔韩立宪曹绪芬王刚赵荣诚韩佳于靖赵磊李哲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溶栓抗凝
脑钠肽测定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测定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入选研究对象100例,均为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测定其脑钠肽水平,同时测定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逐渐升高,各组水平差异显著(P<0.05);EDV≤88.50mL/m2、ESV≤36.50mL/m2、LVEF≥50%水平正常组的BNP水平明显高于EDV、ESV、LVEF水平异常组(P<0.05);BNP>110pg/mL患者进入终末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NP<110pg/ml患者(P<0.05)。结论脑钠肽(BNP)测定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李哲回志苗晓云刘峰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
非小细胞肺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与联合放化疗的疗效比较及对患者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及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遵循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接受阿帕替尼同期联合放、化疗,对照组接受阿帕替尼同期联合化疗。分别于治疗前及1个完整疗程后(不同个体间存在时间差异,以医嘱内容为准)进行生物采样,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患者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患者接受1个完整疗程后,实验组共发生转移3例,对照组共发生转移10例,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7,P=0.001)。治疗后实验组NSCLC患者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中未发生转移的NSCLC患者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均低于发生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未转移组、实验组治疗后转移组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均呈统计学正相关(P均<0.05)。结论与阿帕替尼同期联合化疗相比,阿帕替尼同期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肯定,可更加显著地降低患者血清CEA及Cyfra21-1水平。
李哲高敬华李永生赵瑾宋丽娜孙震
关键词:化疗非小细胞肺癌CEACYFRA21-1
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不能切除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不能切除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能切除SCLC患者63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予以阿帕替尼抗血管联合放化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放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病死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cORR)15例(48.39%)、临床控制率(DCR)27例(87.1%)高于对照组6例(18.75%)、22例(68.75%)(P<0.05)。治疗前,两组VEGF、MMP-9、CEA、CYFRA2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MMP-9、CEA、CYFRA21-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4例(45.16%),Ⅰ级13例,Ⅱ级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7例(53.13%),Ⅰ级14例,Ⅱ级3例;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0,P=0.527)。观察组PFS、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复发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不能切除SCLC具有临床意义。
李哲高敬华李永生赵瑾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不能切除同步放化疗
基于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比较右室中位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室中位间隔起搏(MRVS)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植入患者103例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2组,分别行右室心尖部起搏(51例)及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52例),于术后12个月通过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左右室射血时间差值(LRVPE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超声多普勒Tei指数和脑钠肽(BNP)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术后12个月,MRVS组LRV-PEI、Tei指数、BNP水平,均明显低于RVA组(P<0.05,P<0.01),而2组间LVED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VS对双室同步性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明显低于RVA。
郑晔李永星李哲赵磊于靖韩佳赵荣诚颜利求郭楠廉铮曹绪芬
关键词:右室心尖部起搏
起搏器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起搏器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缓慢性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首次植入永久起搏器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组(A组,20例)和无房性心律失常组(B组,10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心脏超声结果的变化、心室起搏比例、起搏部位、起搏模式、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术后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120例患者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发生起搏器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20例,占16.67%;A组LA增加值更为明显(P<0.05),A组LA为(4.2±2.5)mm,B组LA为(2.2±1.5)mm;A组LVEF为(0.02±0.03),B组LVEF为(0.07±0.05),A组与B组比较LVEDD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A组心室起搏百分比(VP%)较B组明显增高(P<0.05),A组VP%为(85.3±15.1)%,B组VP%为(35.3±1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心室起搏比例、心尖部位起搏、VVI起搏模式均为起搏器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起搏器术后有一定数量的患者会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引起起搏器术后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起搏模式、心室起搏百分比和起搏部位。
李哲
关键词:起搏器发生率起搏模式起搏部位
阿帕替尼用于小细胞肺癌多线治疗后的挽救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用于小细胞肺癌多线治疗后的挽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018年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接受放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帕替尼同期联合放化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对比中,观察组ORR(55.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DCR中,观察组DCR率为75.00%,对照组DCR率为55.5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在对不同组别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对比中发现,本次研究中,在对不同组别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对比中发现,观察组患者(23.33%)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26.67%)接近。结论在对小细胞肺癌多线患者治疗后,通过阿帕替尼治疗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中的耐受性,虽然阿帕替尼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靶向药物,其近期效果相对明显,但是,最终的治疗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李哲李永生吴媛媛李华蕊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诊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B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Boston心力衰竭评分、血气分析(pH、HCO_3^-、PaO_2、SaO_2)、肾功能(SCr、UBN)以及心功能指标(SV、CO、LVEF)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x^2=12.31,P<0.05);2组患者治疗前BR、HR、MAP、APACHEⅡ评分、Boston心力衰竭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R、HR、MAP、APACHEⅡ评分、Boston心力衰竭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以及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SV、CO、LVEF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回志李哲苗晓云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心功能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肌酶、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心肌酶、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5例为观察组,选取通气慢性肾功能衰竭未合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水平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肌酶与肌钙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水平会明显升高,且预后效果并不理想.
刘峰李哲回志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血清糖类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