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哲

作品数:13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东亚飞蝗
  • 4篇飞蝗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地统计
  • 3篇地统计学
  • 3篇信息系统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空间
  • 2篇土壤空间变异
  • 2篇棉铃
  • 2篇棉铃虫
  • 2篇昆虫
  • 2篇寄主
  • 1篇遥感监测
  • 1篇叶绿素A
  • 1篇营养盐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植物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重...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3篇李哲
  • 8篇谢宝瑜
  • 8篇李典谟
  • 7篇季荣
  • 2篇原惠
  • 2篇鲁伦慧
  • 2篇李哲
  • 1篇刘闯
  • 1篇夏军强
  • 1篇毕永红
  • 1篇孟冬丽
  • 1篇龚治
  • 1篇刘团结
  • 1篇张霞
  • 1篇刘德富

传媒

  • 3篇昆虫知识
  • 3篇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三峡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昆虫生态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综述了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应用于昆虫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进展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初步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以寄主植物同位素组成差异为前提 ,常用的同位素包括D ,1 3C ,1 5N和1 8O ,主要涉及确定食物来源 ,探寻寄主间转移规律及迁移路线、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食物网构建等方面。对长期保存标本与昆虫化石的同位素分析则扩展了研究的时间范围。同位素转化时间的确定、质量平衡方程和混合模型的应用则是验证相关生态问题的重要步骤 ;生态。
李哲谢宝瑜季荣李典谟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食物组成寄主转换食物网
沿海蝗区东亚飞蝗产卵选择的适应性被引量:5
2007年
以沿海蝗区南大港水库为研究区域,通过2年野外调查旨在掌握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产卵场所的选择。结果表明,飞蝗产卵适宜的植被覆盖度、土壤含盐量和土壤5cm含水量分别为0—30%、0.09%-1.99%和10.0%-20.0%,当植被覆盖度〉70%,土壤含水量〉30%或含盐量〉3%时,不再适合飞蝗产卵。土壤有机质和pH值不是影响飞蝗产卵选择的主要因素。与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结果相比,飞蝗产卵时对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耐受范围拓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季荣原惠谢宝瑜李哲李典谟
关键词:东亚飞蝗
编者按
2023年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是长江流域大保护与流域水安全保障的关键性枢纽工程。自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同时,水库建成后,重庆至宜昌600多km的自然河道变成了人为控制的大型河流型深水水库,不仅在库区形成了诸如消落带、干-支流往复交融的独特生境,而且由于下泄水流、泥沙、营养盐等水文及生物地球化学要素的时空变化.
许全喜刘德富夏军强毕永红李哲
关键词: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枢纽工程消落带长江流域
用MODIS遥感数据监测东亚飞蝗灾害——以河北省南大港为例被引量:32
2003年
东亚飞蝗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我国再度猖獗危害。本文选择国家一类蝗区河北省南大港农场水库为实验区 ,以2 0 0 2年东亚飞蝗 (夏蝗 )大发生为背景 ,测定了不同受害程度芦苇的光谱曲线 ,并用MODIS遥感数据分析蝗灾危害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 ,健康芦苇 (未受害 )呈现出典型植被光谱的“峰和谷”特征 ;而受害芦苇 ,其红光区处反射率增加 ,且受害程度越重 ,增加愈显著 ,近红外区的反射率则显著降低 ,且受害程度越重 ,反射率愈低。比较多时相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灾前后的变化 ,NDVI值增加表明未受蝗虫危害 ,而其下降则表明是受灾区域 ,结合地面数据 ,找出了不同危害程度的NDVI临界值 ;其次根据像元累计法 ,确定了不同受灾程度的面积。结果显示 ,NDVI小于 0 2 15 6和 0 2 389分别为严重受灾区和中等受灾区 ,其发生面积依次为 16 8 74hm2 和 337 4 8hm2 ,判对率分别为 72 97%和 6 8 35 %。MODIS遥感监测蝗灾发生面积 (中等受灾及严重受灾 )占实际发生面积的 82 76 %。研究结果为实时、快速、大面积监测蝗虫种群动态奠定了基础 ,并为合理。
季荣张霞谢宝瑜李哲刘团结刘闯李典谟
关键词:东亚飞蝗蝗灾遥感监测光谱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三峡库区重庆主城段水体浮游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三峡水库建成以来,水生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水库浮游微生物在关键生源要素循环中发挥关键驱动作用。为了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浮游微生物的功能及多样性,于2015年5月对三峡库区重庆主城段(北碚、朱沱、木洞)表层水环境总DNA样本进行了提取。调查水域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总氮(total nitrogen,TN)已分别达到IV、V类水标准,水体污染主要是由TN,TP造成的,各调查水域均处于中营养至重富营养状态。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在Illumina HiSeq 4000平台上对总的浮游微生物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了重庆主城段水环境浮游微生物的物种以及功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朱沱和木洞点位水体优势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北碚点位水体优势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在属水平上,颤藻属(Oscillatoria)和微鞘藻属(Microcoleus)只出现在北碚点位的嘉陵江表层水体,其余两处几乎没有。在对3组样本一共99 472条基因进行通路分析时,有54 340条有功能注释结果。由直系同源聚类(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COG)注释结果得知,浮游微生物物种基因的主要功能为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合成、氨基酸转运和代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水温(T)、总碳(total carbon,TC)、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浮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
罗芳鲁伦慧李哲李哲李哲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三峡库区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Lepidoptera:Noctuidae)寄主一致性的稳定性同位素评估与交配选择研究
本研究以棉铃虫抗性管理的生态学措施为背景,以棉铃虫寄主一致性和交配选择为研究主线,以生殖资源分配和成虫取食质量对其繁殖的影响研究为基础,以碳稳定性同位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行为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棉铃虫取食花蜜和产卵的寄...
李哲
关键词:棉铃虫抗性表达种群动态
文献传递
体重与寄主植物对棉铃虫同类相残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的同类相残进行行为学观测,以分析体重在胜负中作用,以及不同寄主植物情况下,同类相残导致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棉铃虫同类相残包括试探性攻击、反击、追击、嘶咬、缠绕、取食等过程,其中能否成功缠绕对方是成功的关键。体重在同类相残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一龄期,体重大的个体获胜可能性显著大于体重较小的个体。寄主植物的营养状况对同类相残有着显著影响,不适宜寄主植物环境下,同类相残在低龄期即可降低种群数量。
李哲李典谟龚治谢宝瑜
关键词:同类相残棉铃虫体重寄主植物
论昆虫空间生态学研究被引量:40
2004年
空间特征是昆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意义。该文从理论、尺度、时空动态模型、技术手段及研究热点几个方面概述近期昆虫空间生态学研究进展。主要理论包括概率及统计模型、地学统计学、景观生态学、集合种群生态学 ;研究技术涉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计算机辅助分析等。简要论述研究的空间尺度问题 ,介绍空间分子生态、进化生态等新研究热点在昆虫空间生态领域的发展 ,并分析昆虫空间生态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李哲季荣谢宝瑜李典谟
关键词:昆虫空间生态学
拟南芥全基因组重复基因表达分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基因重复广泛存在于生物各大类群和进化的不同阶段,是一种持续发生的进化现象,为进化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全基因组重复(又称多倍化)可以同时产生大量重复基因,是重要进化事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特别是被子植物进化过程。研究表明,...
李哲
关键词:拟南芥
基于沿海蝗区飞蝗卵块分布格局的土壤空间异质性被引量:9
2007年
以沿海蝗区南大港水库为研究区域,通过连续2a野外450m,50m规则栅格取样,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GIS平台下,分析东亚飞蝗卵块分布格局与土壤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飞蝗卵块呈斑块、聚集分布,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自相关范围为390m,且主要分布在南大港水库的中部和东部,少数分布在南部,而在西部和北部地块几乎没有卵的分布。(2)研究区域内土壤含盐量和5cm含水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分别占总空间异质性的76.15%、78.04%,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594m,621m,土壤有机质和pH值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分别为61.85%和57.19%,空间变异尺度分别为1014m,1368m。(3)研究区域内卵块主要集中在土壤含盐量较低(〈1.9%)、含水量适中(10.1%~29.9%)的中部和东部地块,而在土壤含水量较高(〉30%)的西部和盐分过重(〉3%)的北部几乎没有卵块的分布。即在一定程度上,蝗区土壤理化特性的空间异质决定了飞蝗卵块的空间分布特点。(4)卵块和土壤理化特性的空间格局图不仅为野外抽样调查、蝗灾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蝗区环境改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季荣李典谟谢宝瑜李哲原惠
关键词:土壤空间变异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