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双月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急性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5篇早幼粒细胞
  • 5篇早幼粒细胞白...
  • 5篇粒细胞
  • 5篇粒细胞白血病
  • 4篇急性早幼粒
  • 4篇急性早幼粒细...
  • 4篇急性早幼粒细...
  • 4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基因
  • 2篇循环内皮细胞
  • 2篇抑制剂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髓系

机构

  • 14篇宁波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李双月
  • 13篇裴仁治
  • 12篇陈冬
  • 11篇刘旭辉
  • 11篇沙科娅
  • 11篇杜小红
  • 11篇曹俊杰
  • 10篇张丕胜
  • 7篇陈列光
  • 6篇陆滢
  • 6篇唐善浩
  • 6篇马俊霞
  • 5篇叶佩佩
  • 5篇林丽
  • 4篇张碧波
  • 3篇范峥
  • 3篇吴静怡
  • 3篇史晓薇
  • 1篇李空飞
  • 1篇周剑峰

传媒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蛋白H3K27甲基化抑制剂EPZ005687对U937细胞和正常骨髓CD34^+细胞凋亡、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组蛋白H3K27甲基化抑制剂新药EPZ005687对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和正常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EPZ005687作用于U937细胞,在不同时间点采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7-AAD流式细胞术检测法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化学法检测H3K27组蛋白甲基化活性。结果表明:EPZ005687显著诱导U937细胞的凋亡,在0.5、1、5和10μmol/L浓度下作用于U937细胞48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3.96%±0.79%、5.74%±0.73%、13.34%±1.77%和25.24%±2.55%,而EPZ005687对正常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影响较小;在0.5、1、5和10μmol/L浓度下CD3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4%±0.62%、4.28%±0.99%、6.18%±1.19%和7.56%±1.34%;0.5、1、5和10μmol/L浓度的EPZ005687分别作用于U937细胞12 h至96 h,作用CD34+细胞1至5 d,明显观察到EPZ005687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而对正常CD34+细胞的增殖抑制并不明显。细胞周期分析显示,1μmol/L EPZ005687作用72 h可使U937细胞明显阻滞于G1期(64.18%±13.27%vs 49.43%±12.54%),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低(9.67%±2.61%vs 15.26%±5.58%),而正常CD34+细胞因多数细胞位于G1期,S期细胞较少而不受其影响。进一步的H3K27组蛋白甲基化检测分析显示,EZP005687可明显地降低U937细胞的H3K27组蛋白甲基化,而不降低正常CD34+细胞的H3K27组蛋白甲基化。结论:组蛋白H3K27甲基化抑制剂EPZ005687明显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但对正常造血细胞CD34+影响较小,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血液肿瘤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唐善浩裴仁治马俊霞张丕胜刘旭辉杜小红陈冬沙科娅曹俊杰李双月
关键词:U937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患者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数量、表面抗原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结合三色流式细胞仪分选计数APL患者初诊及治疗后CECs的数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PL患者初诊及治疗后CECs表面CD146、CD31、CD144、VEGFR-2、CD45及CD133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CECs进行血管生成实验及细胞集落形成率的测定。结果:APL患者CECs在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及CD34阳性患者中数量明显增多(P〈0.05),高危、低危及中危3组患者的CECs数量也呈现明显的差异(P〈0.05)。32例APL患者诱导化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治疗后CECs数量及其表面CD133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治疗后APL患者CECs体外形成血管数目及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均明显减少(P〈0.05)。APL患者CECs数量治疗后/治疗前的比值与As_2O_3治疗1周后的尿砷浓度呈现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精确计数并深入了解CECs生物学特性可能有助于评价APL的预后及设计治疗策略。
裴仁治吴静怡张丕胜刘旭辉杜小红陈冬沙科娅李双月曹俊杰陈列光庄贤栩叶佩佩范峥林丽唐善浩张碧波史晓薇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循环内皮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4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以髓系干祖细胞分化阻滞及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成人最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中位发病年龄68岁[1]。老年AML患者化疗缓解率低(40%~50%),其中26%~36%患者1~2个月内死亡,中位生存仅4~6个月,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低于30%,5年OS低于11%[2]。
吴笛扬叶佩佩曹俊杰裴仁治陈冬李双月庄海慧陆滢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
MACOPB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观察MACOPB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难治复发性NHL患者应用MACOPB方案(MTX 400 mg/m2第2、6、10周静滴,24 h后四氢叶酸钙15 mg/m2,qh×6次解救,MIT 6 mg/m2第1、3、5、7、9、11周静滴,CTX 400 mg/m2第1、3、5、7、9、11周静滴,VCR 2 mg第2、4、6、8、10、12周静滴,DXM 10 mg qd×2周静滴后减量,BLM 10mg/m2第4、8、12周静滴)化疗,评定疗效。结果 2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8.6%(22/28),完全缓解(CR)率为60.7%(17/28),部分缓解(PR)率为17.9%(5/2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黏膜炎、胃肠道反应等。全组病例支持治疗下均能完成所有化疗,全组无致死性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MACOPB方案可用于治疗难治复发性NHL,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轻微,易于控制。为能够再次缓解的复发淋巴瘤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治疗机会。
曹俊杰裴仁治马俊霞张丕胜刘旭辉杜小红陈冬沙科娅陈列光李双月吴静怡林丽范峥叶佩佩张碧波唐善浩史晓薇
关键词: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过程中继发弥漫性肺泡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具有独特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且90%以上的患者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其中t(15;17)易位可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
曹俊杰裴仁治刘旭辉杜小红陈冬沙科娅陈列光李双月庄贤栩乐静牧启田陆滢
关键词:弥漫性肺泡出血染色体易位维甲酸受体Α去甲氧柔红霉素
口服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以t(15;17)染色体易位和(或)PML::RARA融合基因为特征。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是APL的一线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延长生存期,但ATO需静脉滴注,仅住院使用。口服砷剂复方黄黛片(RIF)联合ATRA的口服化疗方案在成人和儿童APL患者中均取得显著疗效,安全性良好,且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次数和费用。本文就口服砷剂RIF治疗APL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蒋淑芳李双月
关键词:复方黄黛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IL-11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广泛的皮肤黏膜出血,也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内脏出血。随着针对1TP发病机制新药物的出现,治疗有了更多选择。近年,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及重组人IL-11(rhlL-11)单药治疗难治性ITP取得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仍无效,本研究拟报告两者联合治疗19例难治性ITP的疗效。
杜小红曹俊杰裴仁治张丕胜马俊霞刘旭辉陈冬沙科娅李双月林丽庄贤栩张碧波范铮
关键词: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利妥昔单抗IL-11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小剂量难治性ITP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2022年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高危亚型,预后较差,长期生存率低于20%。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显著改善了Ph+ALL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博纳吐单抗(Blina)、奥英妥珠单抗(InO)等药物及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疗法已被作为当前治疗Ph+ALL的新方向,这些药物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有望为Ph+ALL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案,现就Ph+ALL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毕丹霞李双月裴仁治
关键词:费城染色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CECs)与健康者CECs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与PML/RARα融合基因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结合三色流式细胞仪分选计数APL患者的CE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ECs表面CD31、CD144、VEGFR-2及CD133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绘制其生长曲线,并测定CECs的集落形成率。结果 APL患者的CECs的数量及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16例APL患者CECs中CD133阳性率及集落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D34+APL患者CECs表达CD133高达(50.3±9.2)%,其集落形成率是对照组的8倍。APL患者CECs数量及CD133阳性率均与PML/RARα融合基因呈正相关。结论精确计数并深入了解CECs可能有助于评价预后及设计治疗策略。
吴静怡周剑峰裴仁治张丕胜刘旭辉杜小红陈冬沙科娅李双月曹俊杰陈列光庄贤栩叶佩佩范峥林丽唐善浩张碧波史晓薇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循环内皮细胞
转位蛋白基因在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观察转位蛋白(TSPO)基因在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初发AML患者76例,其中伴有FLT3-ITD突变34例,伴有DNMT3A R882突变27例,伴有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15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19例。骨髓穿刺留取骨髓3 ml,常规提取RNA,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检测TSPO基因的表达量(使用2^(-ΔΔCT)法计算)。结果:FLT3-ITD单突变组和DNMT3A R882单突变组初诊时TSPO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02±1.04、1.85±0.76,均高于对照组的1.00±0.06,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P=0.821);双突变组初诊时TSPO基因表达量为3.98±1.07,明显高于FLT3-ITD单突变组和DNMT3A R882单突变组(P=0.032,P=0.021);双突变组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时的TSPO基因表达量为1.19±0.87,明显低于其初诊时的水平(P=0.011)。结论:TSPO基因或许可以作为评估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AML治疗疗效的一个指标。
唐善浩陆滢张丕胜陈冬刘旭辉杜小红曹俊杰李双月沙科娅陈列光庄贤栩叶佩佩林丽裴仁治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