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佩兰

作品数:20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静脉
  • 6篇护理
  • 4篇导管
  • 3篇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导管
  • 3篇肿瘤
  • 3篇静脉导管
  • 2篇置管
  • 2篇输液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室
  • 2篇护理质量
  • 2篇化疗
  • 2篇监护
  • 2篇监护室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恶性
  • 2篇干预

机构

  • 11篇江门市新会区...
  • 4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江门市新会人...

作者

  • 19篇李佩兰
  • 6篇芦雅琳
  • 2篇王志敏
  • 2篇黄坚彤
  • 2篇李玉珠
  • 2篇陈永年
  • 1篇关云娇
  • 1篇彭爱清
  • 1篇周宏
  • 1篇赵莺柳
  • 1篇周素贞
  • 1篇刘冬玲
  • 1篇宋涛
  • 1篇丁自海
  • 1篇彭群英
  • 1篇罗光辉
  • 1篇罗光辉
  • 1篇邓秀云
  • 1篇陈凤琴
  • 1篇余启文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国外医学(护...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广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学、练、考”一体化模式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教、学、练、考”一体化模式在ICU中心静脉导管(CV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6月30日本院ICU工作的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1日~3月31日ICU纳入的132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给予传统CVC培训;将2021年4月1日~6月30日ICU纳入的129例患者作为实施后,实施“教、学、练、考”一体化模式培训。比较实施前后ICU护士对CV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核心胜任能力、CVC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实施率,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率、导管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施后,护士个案实操考核、理论考核、综合素质测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核心胜任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最大无菌屏障、置管组合及维护组合措施、每日评估和尽早拔管、预防CLABSI护理措施实施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CLABSI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导管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教、学、练、考”一体化模式可提升ICU护士对CVC相关知识掌握度、核心胜任力及预防CVC感染等护理措施的实施率,降低患者CLABSI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谭丽嫦李佩兰陈淑英谭秀华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
局部涂擦山莨菪碱对腹泻患儿静脉输液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山莨菪碱对提高腹泻患儿静脉输液质量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腹泻患者分为观察组154例和对照组146例,其中观察组在确定穿刺血管后,用棉签醮1%山莨菪碱注射液0.5 mL在血管上方局部皮肤涂擦,2 min后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在确定穿刺血管后,直接按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炎、液体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和液体渗漏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泻患儿静脉输液穿刺前局部涂擦山莨菪碱,能有效提高1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和液体渗漏的发生,提高腹泻患儿的静脉输液质量和护士工作效率。
李佩兰芦雅琳罗秋桃李艳群
关键词:患儿腹泻静脉输液山莨菪碱
注射型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注射型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实验组联合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为(40.02±7.84)分,疾病不确定感为(42.63±7.99)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注射型唑来膦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李佩兰王志敏辜建珠朱鸣翠罗敏斯彭爱清
关键词:唑来膦酸原发性骨质疏松护理健康教育
便携式输液泵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便携式输液泵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价值。总结14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便携式输液泵化疗的临床护理经验和疗效观察,包括介绍适用对象、泵内常用灌注药物、给药途径、操作程序和使用注意事项。通过采用便携式输液泵进行高浓度、恒速、持续灌注化疗,能有效的减轻全身不良反应,并且携带方便、安全、经济、效果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应用便携式输液泵化疗疗效好、安全、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李佩兰罗光辉
关键词:便携式输液泵恶性肿瘤化疗便携式输液泵胃肠道泵化疗持续灌注化疗全身不良反应
恶性血液病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观察及护理
2003年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确保DLI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5例恶性血液病非清髓性移植后形成混合性嵌合体(MC)状态后。逐渐增加输注供者的T细胞剂量方案进行DLI。首次于移植后4—5周进行第1次DLI,此后在无aGTHD情况下,每隔3—4周进行1次,分离血量4000—10000ml,观察输注时尿常规,患者的反应情况,输注后血象、骨髓象,嵌合体情况及GVHD发生情况。结果:输注过程仅有轻微血红蛋白尿;出现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骨髓抑制。结论:无论血型相合与否,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过程安全,GVHD和骨髓抑制为其主要两大并发症。
周素贞彭群英邓秀云江丽桃李佩兰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细胞输注并发症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252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观察置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或组织标本,血培养仪和微生物鉴定系统常规分离、培养、鉴定病原菌;统计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52例PICC置管患者中24例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占9.52%。感染发生于导管置入后12~53 d,平均时间(28.64±8.12)d。24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共检出12株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菌种。一次穿刺未成功、使用刺激性药物、白细胞计数偏低、导管留置时间≥30 d合并静脉炎、护理人员穿刺操作<60次均为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ICC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针对感染危险因素,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穿刺操作熟练度、降低刺激性药物使用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等护理干预对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赵翠兰李佩兰李玉珠关云娇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干预
改进的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罗光辉钟世镇苏兴桂丁自海黄锦联李忠华宋涛余启文陈永年周宏吴超斌李扬李佩兰
该研究通过对锁骨下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测量锁骨下静脉的行经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右锁骨下静脉的穿刺点因肥瘦体型而各有其特点和技巧。视肥瘦的体型决定,在消瘦或标准的体型患者;矮胖的体型患者,穿刺点...
关键词:
关键词: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解剖学
基于FMEA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ICU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FMEA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治疗结束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失效模式危急值(RPN)、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患者因素、导管因素、置管操作因素、冲、封管操作及置管后管理失效模式RPN分别为(83.86±8.35)分、(75.62±7.56)分、(75.06±7.62)分、(71.36±7.12)分、(67.26±6.54)分、(69.22±6.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47±13.62)分、(119.81±12.20)分、(134.32±13.58)分、(113.69±11.27)分、(98.84±9.91)分、(108.37±10.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379.43±37.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1.85±3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应用于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可提高护理质量,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谭丽嫦李佩兰梁霭媛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护理质量
33例消化道瘘患者的治疗配合与护理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我院33例消化道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配合与护理经验。方法:本组病例消化道瘘发生后治疗上采用营养支持、充分引流与腹腔感染控制、注重并发症的防治等。结果:护理上密切配合治疗,护理中我们加强营养支持护理、瘘口皮肤护理、基础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治愈率为96.77%,取得了满意效果。
李佩兰芦雅琳李扬
关键词:消化道瘘护理
粪便中正大麻受体相关作用蛋白1和α-突触核蛋白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粪便中正大麻受体相关作用蛋白1和α-突触核蛋白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癌前病变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50例的清晨粪便标本,分别作为结直肠癌组、癌前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做好标记后,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nMSP)技术对3组正大麻受体相关作用蛋白1(cannabinoid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1,CNRIPl)和α-突触核蛋白(synuclein-alpha,SNCA)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比较,并对比此种诊断方案和粪便隐血(feces occult blood test,FOBT)对结直肠癌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诊断准确度。[结果](1)结直肠癌组DNA的CNRIPl和SNC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74.0%和60.0%,癌前病变组分别为50.0%和40.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0%和4.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结直肠癌组50患者中,经粪便中CNRIPl和SNCA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确诊43例,灵敏度及诊断准确度均为86.0%,特异度为0;经FOBT确诊16例,灵敏度及诊断准确度均为32.0%,特异度为0。2种检查手段在直肠癌诊断中的灵敏度及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中CNRIPl和SNCA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作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理想方法,安全无创,应用价值高。
吴琼谢飚平丽王纯忠杨茂华李佩兰
关键词:粪便Α-突触核蛋白甲基化结直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