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炎亮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劳动力
  • 4篇劳动力流动
  • 3篇实证
  • 3篇出口
  • 2篇实证分析
  • 2篇通货
  • 2篇通货膨胀
  • 2篇面板数据
  • 2篇进出口
  • 2篇经济增长
  • 2篇分工
  • 2篇VAR模型
  • 2篇城市
  • 2篇出口贸易
  • 1篇地方工科
  • 1篇地方工科院校
  • 1篇地区收入差距
  • 1篇电信
  • 1篇电信产业
  • 1篇电子商务

机构

  • 12篇广东石油化工...
  • 7篇厦门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19篇朱炎亮
  • 2篇陈永志
  • 2篇万勇
  • 2篇张晖
  • 1篇唐少莲
  • 1篇单海鹏
  • 1篇谭亚川
  • 1篇芦丽静
  • 1篇徐颖婷
  • 1篇吴頔
  • 1篇吕妍

传媒

  • 2篇商业时代
  • 2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经济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开发研究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南方论刊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商论
  • 1篇全国高校社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间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
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包括劳动力空间流动、经济活动区域分布不平衡以及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等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整体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
朱炎亮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
文献传递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的研究综述——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2014年
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劳动力空间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有关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的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现象中存在着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朱炎亮万勇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地区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
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引发机制及治理对策被引量:4
2011年
通货膨胀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风险。本轮通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突出,引发因素是流动性过剩,表现在过多的流动性导致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结构性通胀爆发。当前我国结构性通胀的形成机理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部门发展的不协调及部门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而流动性过剩则对我国通胀的生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有效治理通胀,必须对症下药,采取加强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管理,把回收流动性和引导流动性结合起来,把治理通胀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陈永志朱炎亮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结构性通胀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经管实验室建设路径探究
2022年
新文科建设内涵为经管类人才培养提供重大机遇,同时对地方工科院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提出新的建设要求。为塑造地方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化优势,加强经管类实验中心建设势在必行。该文对地方工科院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求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并重点从顶层科学系统规划、管理体制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维度提出发展建议,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朱炎亮徐颖婷李驰垠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经管类实验室
热带农业产业链跃迁式升级的空间整合机制及路径被引量:1
2016年
热带农业产业链的升级面临着"内忧"和"外患"两大困境,需通过空间整合实现跃迁式升级。产业链跃迁式升级的空间整合机制主要包括2个方面:(1)产业组织空间的扩张,即延长产业链的长度、增加产业链的宽度和提升产业链的厚度;(2)地理空间的突破,即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产业链开放式发展。通过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拓展热带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地理空间;通过推动"互联网+农业"战略,扩张热带农业产业链的组织空间。这是实现热带农业产业链跃迁式升级的2条有效路径。
朱炎亮张晖
关键词:热带农业产业链
分工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以Yang and Borland(1991)的内生分工演进模型为基础,分析分工水平的发展路径以及专业化程度、交易成本、分工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间的影响关系。在分工水平演进的不同阶段,分工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具有不同的效果,而熟能生巧以及"干中学"所导致的专业化程度的演进则是不同地区分工水平演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影响分工水平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1952-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本文所得出的结论。
朱炎亮杨治国
关键词:经济增长分工面板数据
电子商务对中国外贸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讨电子商务对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影响,刻画不同情形下FDI、汇率与外贸进出口的脉冲响应关系,从而得出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增强了FDI和汇率等因素对外贸进出口的长期影响,并增加了FDI和汇率对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尤其是后者的贡献率。
朱炎亮吴頔
关键词:电子商务外贸进出口VAR模型
电信产业投资回报率规制模型研究
2008年
电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其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依赖政府的价格规制。本文研究了电信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规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存在的A-J效应。
张晖朱炎亮
关键词:价格规制A-J效应
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引发机制及治理对策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形成机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John Hicks,1972)对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研究,部门发展结构的不协调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而部门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程度则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陈永志朱炎亮
文献传递
劳动力流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通过引入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集聚的规模效应,并基于城乡分割的政治经济学机制,建立了一个"二元"经济两部门扩展模型,本模型对城市化、经济增长、城乡差距和城乡分治政策的内生变化过程进行了讨论。模型表明,如果城乡分治政策存在使得农村部门的劳动力流入城市部门受到限制,那么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就得不到最大化的结果。城乡分治政策内生变化过程是基于城市户籍居民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城乡分治政策的存在不仅扭曲了劳动力要素配置,导致城市化进程滞后,阻碍了经济结构转变和影响了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使整体经济效率受损,而且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朱炎亮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城市化城乡分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