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朝晖

作品数:138 被引量:489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6篇机械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7篇显像
  • 27篇肿瘤
  • 23篇正电子
  • 23篇正电子发射
  • 20篇正电子发射断...
  • 17篇断层显像
  • 17篇正电子发射断...
  • 17篇PET
  • 17篇PET/C
  • 17篇PET/CT
  • 15篇影像
  • 13篇分子
  • 11篇细胞
  • 10篇分子影像
  • 10篇成像
  • 9篇计算机断层
  • 8篇核素
  • 7篇蛋白
  • 7篇影像学
  • 7篇体层摄影

机构

  • 108篇北京协和医院
  • 1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4篇朱朝晖
  • 45篇李方
  • 17篇程午樱
  • 12篇冯逢
  • 12篇霍力
  • 11篇牛娜
  • 11篇曾甫清
  • 10篇高晶
  • 10篇鲁功成
  • 10篇石希敏
  • 9篇邢海群
  • 8篇崔瑞雪
  • 8篇巴建涛
  • 7篇程欣
  • 7篇党永红
  • 7篇侯波
  • 7篇景红丽
  • 6篇张学
  • 6篇周前
  • 6篇罗亚平

传媒

  • 14篇现代仪器
  • 9篇中华核医学杂...
  • 8篇协和医学杂志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核医学与...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癌症进展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第四届全国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1)In-octreotide和^(99)Tc^m-MIBI显像发现肿瘤异质性一例被引量:2
2000年
朱朝晖李方李龙芸周前
关键词:肿瘤^99TC^M-MIBI
激活棕色脂肪细胞对肥胖和糖尿病潜在治疗机制microPET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icro PET)成像技术来研究激活小鼠棕色脂肪(BAT)细胞的不同方法,并研究这些激活方法在肥胖及糖尿病模型小鼠减体质量及降糖作用的潜在价值。方法对正常小鼠(23只)给予温度刺激(冷刺激6只,冷刺激后热刺激6只)及交感神经系统相关药物(去甲肾上腺素3只,冷刺激后普萘洛尔3只)干预,对照组5只不行任何干预,行18F-FDG micro PET成像,计算BAT与肝脏18F-FDG的摄取比值(BAT/L)。在肥胖模型小鼠(14只)研究中,通过高脂饮食8周建立肥胖模型小鼠后,随机分成BRL37344干预组(6只)及肥胖对照组(8只)。肥胖BRL37344干预组通过腹腔给药每只2.5 mg/kg,每周3次共2周,肥胖对照组给以相同频率的0.9%氯化钠溶液。糖尿病模型小鼠(12只)研究中,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连续3 d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6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大于11.1 mmol/L者),随机分成BRL37344干预组(6只)及糖尿病对照组(6只),各组给药方法同肥胖模型小鼠。模型小鼠在建模前后、完成干预后行18F-FDG micro PET成像,计算BAT/L,并测定肥胖模型小鼠的体质量变化、肥胖模型及糖尿病模型小鼠尾静脉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BAT/L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小鼠mirco PET显像分析中,冷刺激和去甲肾上腺素刺激下BAT/L(5.70±0.75及5.77±0.5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小鼠BAT/L(3.63±0.79;P<0.05及P<0.01)。冷刺激后行热刺激、普萘洛尔小鼠的BAT/L(3.04±1.10及0.73±0.16)显著低于仅行冷刺激干预小鼠的BAT/L(5.70±0.75;P<0.01)。肥胖模型小鼠micro PET显像分析中,肥胖小鼠BAT/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3.15±1.67 vs 5.33±1.48;P<0.05),肥胖模型BRL37344干预组BAT/L明显高于肥胖对照组(6.64±1.97 vs 4.20±1.13;P<0.05)。糖尿病模型小鼠BAT/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97±0.68 vs 5.33±1.48;P<0.05),糖尿病模型BRL37344干
吴晨希程午樱朱朝晖龚凤英李方
关键词:棕色脂肪18F-FDGMICROPET肥胖糖尿病
PE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N分期的价值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lu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FDGPE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及肺门淋巴结癌转移方面的判定价值。方法:将术前作全身PET检查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癌切除及淋巴结清除后得到的病理结果,与术前PET检查结果相对照,从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方面得出结论。结果:PET对术前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癌转移的评估中,其敏感性约为85.7%,特异性约为93.7%,准确率约为91.9%;PET对术前NSCLC患者肺门淋巴结癌转移的评估中,其敏感性约为54.2%,特异性约为89.5%,准确率约为75.8%。结论:就无创性检查而言,在NSCLC患者术前的"N"分期中,PET检查是目前最好的辅助手段,对帮助临床医师术前评估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制定治疗策略有一定的价值。
李单青黄诚刘洪生秦应之梁乃新朱朝晖
关键词:淋巴转移
分子影像技术活体追踪移植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干细胞具有分化、再生能力,通过体外扩增和体内移植,可以治疗各种组织坏损和退化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脑脊髓外伤和糖尿病等),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利用核素显像、磁共振成像和光成像等分子影像技术,通过体外直接标记、报告基因或功能显示等追踪策略,可以显示干细胞在活体内的分布和变化,明确其最终归宿和产生的功能。合理选择这些分子影像技术和追踪策略,或通过互补结合,将有助于阐明干细胞在活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干细胞治疗抉择和疗效评估。
朱朝晖
关键词:干细胞分子影像核素显像磁共振成像
临床科研方法培训实施与管理探索被引量:4
2017年
临床研究设计是临床研究的起点和重要基础,是转化医学研究的起始环节。为了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加快科研队伍能力建设,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医院引入临床研究设计在线培训课程,实施全流程基于课程研究方案的问题导向式课程管理。本课程培训效果受到学员认可,也在科研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本文旨在分享课程培训开展的管理经验,希望为临床研究培训及中青年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魏怡真郭丹黄辉陈恔刘玉霞马小军朱朝晖张烜张抒扬
血尿待查:肾嗜酸细胞瘤,合并前列腺癌
病史 患者,男,85岁.2013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尿频尿痛.尿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发现tPSA 108.4(正常值0~4)ng/ml,fPSA 8.55(正常值0~0.93)ng/ml.
吴晨希乔真朱朝晖
垂体腺瘤的规范化诊治和垂体功能重建
王任直姚勇朱惠娟郁琦冯逢朱朝晖马瑾幸兵连欣卢琳邓成艳钟定荣邓侃冯铭马文斌
该项目属神经外科领域。垂体腺瘤是神经内分泌常见肿瘤,人群发现率高达20%。既往全国各地治疗效果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规范化诊治的标准、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完整性及垂体功能重建问题认识不足。课题组从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关键词:垂体腺瘤肿瘤治疗
慢性胃炎的固体胃排空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与正常人之间胃排空有否差异.方法同时用硫化锝胶体标记的核素法和13CO2又-辛酸呼气试验法检测固体胃排空.结果10名正常人核素法:半排空时间(T1/2)为56.8min±19.8min,延迟相(Lagphase)为32min,排空速率(EGC)为3.25.呼气法:胃半排空指数(T1/2B)为164±17.8,LagphaseB为39.6分,EGC为3.97.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2例核素法T1/2为88.2min±33.2min,Lagphase为28min,EGC为2.84,呼气法:T1/2B为193±35.3,LagphaseB为38.9分,EGC为2.96.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胃炎11例核素法T1/2为85±37.4分,LagphaseB为29.2,EGC为3.04.呼气法T1/2B:194±26.9,LagphaseB:37.6分,EGC:3.28.两种检测方法显著相关(r=0.793),两种方法均显示胃固体排空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13-C-辛酸呼气试验与流代锡胶体标记的核素法检测胃排空有显著相关性.②慢性胃炎的胃排空较正常人的胃排空明显延长.③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影响慢性胃炎的胃排空,
关晓辉贝濂江骥胡蓓李晓明李方朱朝晖张锦
关键词:胃炎胃排空螺杆菌感染慢性病
分子影像技术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转化医学是当前医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旨在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直接通路,建立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分子影像技术能够通过特殊的成像手段与条件,反映机体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的代谢和功能状态的变化,不仅是疾病早期诊断的利器,在新药研发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还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导工具。因此,分子影像技术将是转化医学得以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将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挑战。
吴晨希朱朝晖
关键词:分子影像
中国核医学影像后处理及存储技术基本指导标准被引量:3
2019年
核医学科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系统数据标准及集成、系统软件构成、硬件系统、配置分类选择等四个方面对核医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系统介绍,旨在为其他引进该系统的单位提供参考,提高医学信息管理及图像后处理质量,规范和完善核医学科质量管理体系。
杨国仁石洪成赵军李林赵长久朱朝晖兰晓莉徐浩魏龙晓张国旭卢洁卢婷婷李亚明
关键词:核医学医院信息系统影像后处理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