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晶

作品数:137 被引量:1,696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9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9篇农产
  • 29篇农产品
  • 26篇粮食安全
  • 24篇农业
  • 14篇出口
  • 12篇实证
  • 10篇产品贸易
  • 9篇农产品贸易
  • 9篇大豆
  • 7篇农村
  • 7篇农民
  • 7篇比较优势
  • 6篇中国农产品
  • 6篇实证分析
  • 6篇竞争力
  • 5篇农产品出口
  • 4篇中国大豆
  • 4篇中国粮食安全
  • 4篇实证检验
  • 4篇粮食生产

机构

  • 132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南京理工大学
  • 6篇淮阴师范学院
  • 6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邢台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粮集团有限...
  • 1篇国务院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32篇朱晶
  • 18篇李天祥
  • 12篇林大燕
  • 9篇钟甫宁
  • 8篇吴国松
  • 8篇张兵兵
  • 7篇张庆萍
  • 6篇王军英
  • 4篇张玉娥
  • 4篇滕瑜
  • 3篇胡俊
  • 3篇曹历娟
  • 3篇刘华
  • 3篇王学君
  • 2篇陈晓艳
  • 2篇魏艳骄
  • 2篇张姝
  • 2篇李友生
  • 2篇李琳
  • 2篇王琳

传媒

  • 14篇农业经济问题
  • 14篇国际贸易问题
  • 10篇中国农村经济
  • 9篇世界农业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国际经济合作
  • 2篇现代经济探讨
  • 2篇人口学刊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世界经济研究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改革
  • 2篇国际经贸探索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农业经济与管...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市场厚度与中国外部粮源市场选择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小麦、玉米和稻米市场的厚度变化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机制,发现厚度更大的国际小麦市场,在面对市场价格波动时,无论是通过调整供给数量,还是通过调整需求数量以响应价格变化的能力都强于国际玉米和稻米市场,国际小麦市场贸易量的变化对小麦价格带来的冲击相对更小。因此,从市场厚度视角看,国际小麦市场可以成为中国未来进一步利用的、稳定性和可获程度都更高的外部国际粮源进口市场,中国未来应当适当增加小麦进口。
张庆萍朱晶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风险及其防范被引量:95
2021年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交汇之际,全球粮食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这不仅会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保障与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本文聚焦分析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领域双循环的战略定位和相互关系,并在研判国家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内外部主要风险点和压力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发展格局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在于畅通粮食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该进就得进"和"该保必须保"双目标的协调统一,推动双循环"内外统筹,协调互促"。围绕粮食安全领域连通国际循环中的可能"断点"、治理国内循环中的内在"压力点"、抵御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潜在"冲击点",增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定力可着重从五个方面发力:一要转型粮食安全保障既有思维,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动力;二要筑牢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能力基础,激发国内循环运行活力;三要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外部粮源供应体系,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四要升级既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化解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冲击压力;五要健全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治理能力。
朱晶臧星月李天祥
关键词:粮食安全全球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之路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时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之路。
朱晶
关键词:粮食安全和平发展道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中国利用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小麦市场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国际粮食资源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基于国内需求水平、国际市场供应水平和供给潜力分析,小麦是今后值得重点考虑的粮食品种选择。前苏联地区曾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市场,经过解体后10年的农业生产恢复,2002年重新进入世界粮食出口市场,小麦生产量和出口量不断扩大,在国际小麦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给国际粮食市场的贸易格局带来了新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利用前苏联地区的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小麦市场的潜力、利弊和前景,认为中国利用该地区的小麦市场利大于弊,未来应该将这3个国家纳入中国布局全球粮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框架当中。
朱晶张庆萍
关键词:小麦市场
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再估算——基于种类变动视角被引量:4
2017年
该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HS6位目数据,基于种类变动视角测度了2002-201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指数。结果显示:(1)考虑种类变动后,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平均改善2.47%,且与固定种类下的贸易条件相比,长期趋势并未呈现明显的恶化特征;(2)进一步地,进口种类变动对贸易条件的改善起了主要作用,相对贡献率达到69.30%,而出口种类变动的相对贡献则仅为30.70%。因此,考虑种类变动对贸易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进口的快速增长,无需过分担忧其对农产品贸易福利的负向影响;同时,提醒我们应更多关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升级调整,通过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获取农产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发展。
徐志远朱晶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条件进出口价格指数贸易福利
世界小麦出口市场格局变动对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进口是中国扩大粮食供给空间、有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黑海地区小麦出口国在世界小麦出口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带动世界小麦出口市场格局和贸易流向发生变化的同时,为小麦进口国调整进口来源结构,实现多元化提供了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小麦出口贸易格局变化过程中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在进口市场集中度、多样性、均匀性等方面的变化,认为当前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的供给脆弱性升高,安全性降低。为此,建议中国在未来小麦进口中应结合世界小麦出口动态变化,考虑适当增加从黑海地区新兴小麦出口国进口小麦,降低对传统小麦出口国的依赖,在实现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使中国小麦进口来源更具多元化,降低小麦进口风险。
张庆萍朱晶
迁移成本、工资上升与刘易斯转折点——一个对“刘易斯转折点”分析框架的再探讨被引量:21
2011年
本文从引起劳动供给条件变化的迁移成本角度对刘易斯转折点与工资上涨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具有刘易斯转折点意义的工资上升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是劳动力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任何非劳动力供求因素变化本身导致的工资上涨都不代表转折点的到来;(2)必须是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任何与劳动力转移无关的因素导致的工资上涨都不能作为判断转折点出现的标志。由迁移成本上升导致的"补偿工资上升"与具有刘易斯转折点意义的"工资上升"并不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在进行工资上涨与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的分析时,需要将这些引起迁移成本变化而与劳动力转移无关的因素加以分离,否则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有偏的。
朱晶李天祥李琳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民工荒刘易斯转折点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粮食贸易与合作:现状和障碍被引量:5
2017年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开展粮食贸易和合作的基础。但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粮食的规模小、连续性差,对哈萨克斯坦粮食市场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为此,本文在研究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消费、贸易以及中哈粮食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粮食贸易及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展开分析,并结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背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张庆萍朱晶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贸易
季节因素是否影响了我国大豆进口市场格局——基于拓展H-O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被引量:15
2014年
本文首先在传统的H-O模型中引入季节要素,从理论上论证了处于某种农作物生产季节的国家在该种农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并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季节对一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接着,利用中国1995年1月至2013年3月的大豆进口数据对上述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季节是影响我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进口市场转移是各大豆进口来源国比较优势动态发展的结果,顺应各国大豆比较优势的季节变化,充分利用南北半球在大豆生产上的季节互补性,做好大豆进口在各国之间的季节转换与衔接,才能使我国大豆进口利益获得最大化,保证我国持续利用国外市场保障国内大豆的稳定供给及长期粮食安全。
林大燕朱晶吴国松
关键词:比较优势大豆H-O模型
我国现行农民工住房公积金的运行症结与制度构建——基于农民工商品房购买行为的研究视角被引量:10
2015年
2007年我国首次将农民工纳入公积金住房保障体系,意图通过构建公积金制度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政策执行几年来,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工公积金制度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基于农民工商品房购买行为视角,运用实证数据分析农民工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住房公积金能增强农民工的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制度、雇主特征和农民工自身对住房公积金的存缴皆有显著影响。针对现行农民工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症结,从制度设计、企业存缴主体、农民工自身等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朱晶左楠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