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德海

作品数:20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斜视
  • 5篇屈光
  • 4篇儿童
  • 2篇眼科
  • 2篇弱视
  • 2篇手术缝合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屈光参差
  • 2篇屈光参差性
  • 2篇屈光参差性弱...
  • 2篇外斜
  • 2篇外斜视
  • 2篇下斜肌
  • 2篇斜肌
  • 2篇疗法
  • 2篇疗法治疗
  • 2篇夹持
  • 2篇巩膜
  • 2篇巩膜穿孔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胜利油田胜利...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朱德海
  • 8篇庞琳
  • 3篇曹奕雯
  • 2篇李璀胜
  • 2篇王丽红
  • 2篇刘嫚
  • 2篇李晓清
  • 1篇刘晓静
  • 1篇范芸
  • 1篇于璐

传媒

  • 8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科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其二者的夹持部具有:相互靠近的夹紧位置以及相互远离的打开位置;引线结...
朱德海
文献传递
手持电脑验光仪在儿童屈光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持电脑验光仪在自然状态下和散瞳情况下屈光测量结果与散瞳视网膜检影结果的一致性。评价其在儿童屈光筛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4例2~17岁儿童共248只眼分别进行自然状态下和散瞳后NIDEKAR-20手持电脑验光仪验光,同时行散瞳后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1)散瞳后NIDEK验光结果与视网膜检影结果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球镜值之间、柱镜值之间均高度相关(r=0.989,0.93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球镜差值绝对值≤0.50D的占80.2%,≤1.00D的累计94.8%,柱镜差值绝对值≤0.50D的占76.2%,≤1.00D的累计95;6%;(2)自然状态下NIDEK电脑验光结果与散瞳视网膜检影结果的球镜值之间、柱镜值之间均高度相关(r=0.904,0.92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球镜差值绝对值≤0.50D的占30.7%,≤1.00D的累计53.2%,柱镜差值绝对值≤0.50D的占77.0%,≤1.00D的累计95.6%。其中,低度近视、正视及远视者两值差异较中-高度近视者大。进一步按年龄分组分析,学龄前儿童自然状态下电脑验光球镜值与散瞳视网膜检影结果差异最大,两组学龄儿童的球镜值与散瞳视网膜检影结果差异相对较小。结论散瞳情况下,NIDEK手持电脑验光结果与散瞳视网膜检影结果一致性好;自然状态屈光筛查,学龄儿童球镜度≥±1.50D、柱镜度≥±1.00D,建议进一步散瞳验光确定屈光不正程度,对于学龄前儿童,则建议散瞳后再进行屈光筛查。NIDEK手持电脑验光仪具有操作容易、携带方便等优点,与人工检影结果有较高一致性,在儿童屈光筛查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范芸刘嫚刘晓静王丽红朱德海庞琳李晓清
关键词:视网膜检影屈光儿童
传统遮盖疗法治疗12~16岁屈光参差性弱视
朱德海
下斜肌手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下斜肌后徙或前转位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0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合并或不合并分离性垂直斜视的下斜肌功能亢进31例48只眼分别行下斜肌前转位或下斜肌后徙术。术前术后分别依据眼底照相测量眼球旋转度。平均随访6.67月。结果通过眼底照相,分别测量下斜肌后徙术与前转位术对眼球旋转的影响:下斜肌后徙术组36只眼,术前眼外旋平均(14.57±6.26)°,术后平均(9.50±5.45)°,术后较术前外旋改善平均(5.07±3.92)°。前转位术组12只眼,术前眼外旋平均(10.25±6.09)°,术后平均(5.75±4.73)°,术后较术前外旋改善平均(4.50±3.67)°。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术在同时矫正肌肉亢进和DVD的同时,对眼球外旋的改善与下斜肌后徙术相似。
庞琳朱德海曹奕雯
关键词:下斜肌前转位术
婴幼儿期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及远期疗效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发病的外斜视手术时机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3岁以内发病,外斜视术后随访2年以上的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结果的因素,包括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术前远、近立体视功能,术后眼位.结果 卡方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间歇恒定分组与术后远期眼位有关(χ2=4.125,P<0.05);间歇恒定分组(χ2=3.951,P<0.05)及术后眼位(χ2=4.269,P<0.05)与术后远立体视重建有关;间歇恒定分组与术后近立体视功能重建有关(χ2=6.988,P<0.01).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间歇恒定分组与术后远期眼位有关(OR=0.445,P<0.05);术前远立体视功能是影响术后远立体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OR=10.500,P<0.01);术前近立体视、间歇恒定分组与术后近立体视功能重建有关(OR=11.480、0.175,P<0.05).结论 婴幼儿期发病的外斜视应在双眼视功能破坏前尽早手术矫正.术前远、近立体视功能的损害和斜视融合控制能力的减弱可以作为判断手术时机的参考指标.
于璐李晓清朱德海庞琳王丽红刘嫚
关键词:斜视手术外斜视手术时机双眼
眼科缝合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缝合器,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其二者的夹持部具有:相互靠近的夹紧位置以及相互远离的打开位置;引线结构,包括...
朱德海
文献传递
小角度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小角度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取28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看远斜视角:正位—-10^△,看近斜视角:-15^△—-30^△,以看近斜视角为依据行单根内直肌缩短术,定期随访术后眼位。结果术后正位率,出院时100%,3个月时92.8%,6个月时89.2%,1年时84.2%,2年以后81.8%。术后轻度过矫者,远期发生外斜的比例小且欠矫斜视角度小。结论单根内直肌缩短术矫正小角度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可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朱德海李璀胜
关键词:外斜视
分离性垂直斜视的再手术原因分析
2013年
目的观察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verticaldeviation,DVD)手术的远期效果及探讨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对施行DVD矫正术病例进行分析,比较和评定患者性别、年龄、不同手术方式等因素与再手术的关系。结果280例初次手术,年龄10个月至37岁,中位数6.5岁。学龄前儿童为145例(51.79%);12岁以下总计236例。初次手术中226/280例(80.71%)为单眼手术。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上直肌后徙术(89/280例)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191/280例)。35例做了第二次手术35/280(12.50%),年龄3-18岁,中位数6.5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67个月,平均20.5个月。学龄前组再手术(28/145例)比例明显高于学龄患者(7/135例),占二次手术者的80.O%,无成年人。行上直肌手术者再手术原因最多见为继发对侧眼下斜肌亢进;行下斜肌手术者,再手术原因最多见为对侧眼的DVD合并下斜肌亢进。结论合理的手术设计可降低DVD再次手术率。
朱德海庞琳
关键词:分离性垂直斜视再手术上直肌下斜肌
儿童早期白内障手术后的屈光发育
2017年
目的探讨一岁内发现白内障并接受手术的无晶体眼儿童的屈光发育规律,为临床无晶体眼的屈光矫正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8例108眼(单眼8例)一岁内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体眼儿童,3岁前的阶段性屈光检测结果。其中男性45例83眼,女性14例26眼。平均手术年龄(5.28±3.07)月。屈光检测时段为生后3月、6月、9月、12月、18月、24月、30月、36月。结果在以上时段检测的患儿无晶体眼的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显示,3年里等效球镜度平均降低5.007D;其中第一年平均降低2.550D,第二年平均降低1.654D,第三年降低0.873D。患儿第12个月,第24个月以及第36个月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晶体眼儿童屈光度在生后第一年降低最大,前三年降低幅度呈平稳趋势。较正常儿童明显增大。1岁半前需至少每3个月重新进行屈光度检查。1岁半后至少每6个月重新进行屈光度检查。
曹奕雯朱德海庞琳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无晶状体眼屈光度
代偿头位的检查及其诊断价值
朱德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