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可云

作品数:47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12篇心肌
  • 10篇衰竭
  • 9篇心肌梗死
  • 9篇梗死
  • 8篇心病
  • 8篇心力衰竭
  • 8篇冠心病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血压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心衰
  • 5篇慢性
  • 5篇介入
  • 5篇高血压
  • 5篇冠脉
  • 4篇心律
  • 4篇型心
  • 4篇养心

机构

  • 27篇江门市新会区...
  • 14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江门市新会人...
  • 2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惠州市中医医...

作者

  • 47篇朱可云
  • 28篇梁转合
  • 21篇陈华发
  • 16篇陶卫国
  • 10篇罗翊芝
  • 9篇谭晓晖
  • 6篇刘杰强
  • 3篇陶卫国
  • 3篇陈晓云
  • 3篇周荣辉
  • 2篇肖日央
  • 2篇李志樑
  • 2篇陶卫国
  • 2篇陈影霞
  • 2篇关秀兰
  • 2篇周荣辉
  • 1篇陈晓于
  • 1篇王晓波
  • 1篇赵艳媚
  • 1篇傅强

传媒

  • 7篇中国医学创新
  • 6篇中国基层医药
  • 4篇当代医学
  • 4篇吉林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蛋白(IMA)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急诊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71例急性胸痛患者,其发病时间均〈3 h、心电图未见ST段抬高,于胸痛发作3、6、12 h采血检测H-FABP、IMA、肌钙蛋白T(c Tn T)。根据最终诊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共18例,设为对照组,NSTEMI共53例,设为NSTEMI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胸痛3 h时,NSTEMI组患者H-FABP、IM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痛6 h时,NSTEMI组患者H-FABP、IMA、c Tn T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痛3 h时,H-FABP、IMA诊断NSTEMI的敏感度均高于c Tn T(P〈0.01),两者联合监测的敏感度更高(P〈0.05)。结论 H-FABP联合IMA检测可提高c Tn T未升高的NSTEMI患者的早期诊断效率。
罗翊芝谭晓晖伍伟铭朱可云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蛋白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效果。方法6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前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7 d,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
陶卫国梁转合陈华发朱可云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冠心病室性早搏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发性闭塞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后再发性闭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2018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经初始静脉溶栓成功后再发性闭塞的STEMI患者36例,明确再发性闭塞后立即行PCI术。比较PIC术前、术后24 h TIMI血流分级,PCI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7 d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观察PCI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PCI术后7 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24 h TIMI血流分级优于术前(P<0.01)。PCI术后24 h IRA血管再通率高于术前(P<0.01)。PCI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7 d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术后24 h、术后7 d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术后2 h(P<0.01)。PCI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为11.11%,PCI术后7 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结论PCI术在STEMI静脉溶栓后再发性闭塞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恢复再发性闭塞血管血流灌注,降低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且MACE及不良反应可控。
刘德晓朱可云梁转合周荣辉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溶栓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患者,其中心功能正常患者100例(对照组),CHF患者100例(CHF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CHF患者分为Ⅱ、Ⅲ、Ⅳ级组。比较分析非CHF患者及CHF患者Hcy、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的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Hcy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6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55,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Hcy升高,Hcy水平有可能作为CHF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罗翊芝谭晓晖伍伟铭朱可云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同型半胱氨酸左室射血分数
奥美沙坦对伴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对伴有左室肥厚(LVH)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伴LVH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观察组42例,口服奥美沙坦20 mg/d治疗;常规治疗组48例,口服缬沙坦80 mg/d治疗。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测量患者血压、心率、LVH相关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和左室后壁厚度(PWT)。根据公式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ELISA法测定三组血清IL-18水平。分析LVH指标与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及血清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IL-18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VS、PWT、LVMI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及IVS、PWT、LVMI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血清IL-18水平与IVS、PWT和LVMI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87、0.631、0.498,P均<0.05)。结论奥美沙坦用于伴LVH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明显,能减轻左室肥厚,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清IL-18水平。
陈晓云朱可云
关键词:白介素-18奥美沙坦高血压左室肥厚
江门市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多中心调查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及趋势。方法:对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次入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0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总人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及治疗方式、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结果:Standford A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15例;Standford B型患者中男42例,女11例;所有患者的年龄26~92岁,平均(59.3±33.1)岁,其中83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Standford A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40例;Standford B中有高血压病史43例。Stanford A型患者中死亡16例,转诊16例,好转出院21例,放弃治疗2例。Stanford B型患者中死亡2例,转诊18例,好转出院3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年龄多在50~72岁;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率,结合有效的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死亡率并给外科及介入手术争取时间。
关海林林新宇叶顺庆崔俊达赵艳媚朱可云谭光长张利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回顾性分析流行病学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效果.方法:6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前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7d,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
陶卫国梁转合陈华发朱可云
关键词:冠心病室性早搏参松养心胶囊中药治疗药理作用
家庭监测体重在门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监测体重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1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每天在清晨起床没有进食前进行体重监测并记录,发现体重在2d内有明显变化给予及时治疗。结果随访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因心衰加重后住院率低(P<0.01)、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监测体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肖日央朱可云梁转合
关键词:家庭监测心力衰竭体重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施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2002 年1月至2004年1月,对82例急诊收治的ST段抬高性AMI患者,其中42例行急诊PCI,对照组40 例只给予常规抗凝或抗血栓治疗。结果 42例PCI,成功率100%。(1)6 h内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 h内ST段恢复率显著高于非PCI组。住院心力衰竭、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6 个月行心脏彩超检查,EF、LV、LA显著优于对照组,E/A<1的例数少于对照组。(3)6 个月内冠脉事件(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明显少于非PCI组。结论 AMI后行急诊PCI对近期和后期都有重要保护意义,同样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梁转合朱可云陈华发陶卫国陈影霞黄惠玲
关键词:急诊PCI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EF
频发单形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频发单形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对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19例采取激动标测及起搏标测相结合,以起搏时与室性早搏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18例即刻成功,1例无效,无并发症。术后2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随诊6个月至2年,17例无复发或早搏无增多,1例出现另一形态室性早搏。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单形室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陈华发朱可云梁转合陶卫国
关键词:室性早搏射频消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